体育的偏见

2017-12-27 20:34子宜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六艺体魄应试

子宜

“体育”这个词语据说是由日语借用而来。但体育作为一个学科,并作为一种育人的手段,则始于西式教育的引进,简言之,现代意义的“体育”同样是“西学东渐”的结果。

大约二十年前,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在一次学术报告中不无调侃地说:要想足球走向世界,把它加入高考科目不就行了?发人深省!

近些年,为了纠正体育被冷落、被忽视的偏颇,行政部门年年敦促“开足开齐课程”,天天喊实施什么“阳光大课间”等,不仅中考添加了体育科目,且权重有增加之势;行政力量的加压,有识之士的呼吁,并未使体育教学发生根本性的扭转——体育课程被应试科目挤占,体育器械被取消,体育项目被减免(有的学校为了所谓的安全,把单杠双杠切割掉,游泳、跳箱、山羊、标枪、铁饼等项目已经退出体育课),体育课堂教育质量少有人评价,几乎看不到全国体育名师到内蒙古“走穴”;学校的操场更标准了,体育场馆更洋气了,但爱运动的孩子并没有增加。体育,虽然勉强地挤进了中考的应试项目中,但落实素质教育居然需要借力于应试,想起来便感到荒谬和悲哀。

体育及体育教师,常常成为人们一种调侃的对象:“你的语文是体育教师教的?”当然,这里的“语文”可以代入任何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乃至音乐、美术及其他。

体育教学地位的滑落,其原因是多元的,既有应试教育的左右,也有民族文化的遗传。

“考什么,学什么”是应试教育的最明显特征,固然无须赘述。但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必然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性格、行為标准、价值观等。

中国文化传统是否原本就漠视体育呢?从先秦到清末,从孔子到王阳明、张百熙,历朝历代的教育家们成系统地论述过体育教学吗?答案是否定的。假如“射箭和驾驶马车”也算体育的话,那么,周朝官学要求贵族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还勉强算给体育一点地位。至春秋,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司马相如蔺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此“六艺”非彼“六艺”,已经演变成了《易》《书》《诗》《礼》《乐》《春秋》。你能在《论语》中找到孔子对“体育”的片言只语吗?

这与被同称为“轴心时代”的古希腊相距多远?

教育目的决定教育内容。因古希腊城邦间征伐不已,所以斯巴达形成了以体育和军事训练为特征的教育制度。雅典教育则是“体德智”的排列顺序,其目的是培养 “身心既美且善”的人。二者相比,斯巴达教育重武,雅典教育则武文兼顾,有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意思。当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奋斗中学,由傅作义题写校训 “体德智兼修,教学做合一”,前半句就是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启示,后半句则为陶行知的教育主张。

1917年,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上发表了他对体育的认识:“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可见,体魄与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基于此,我们还不该抛弃对体育的偏见吗?endprint

猜你喜欢
六艺体魄应试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十二生肖·牛
论马一浮对六艺论儒学经典体系的重建*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长沙市六艺天骄星城园学生作品展示
好体魄 跑出来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是打破应试体制的第一步
马一浮“新《六艺》论”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