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一年级的日子

2017-12-27 00:02邢雅慧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严师朱永新长者

邢雅慧

带着对2016年暑假生活的美好回忆,怀着对新学期新同学的无限向往,迎来了2016级的一年级新生。所不同的是,由我接任一年级五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参加工作十年以来,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其实我一直很排斥当班主任,总觉得班主任工作烦琐而复杂,会占用我钻研教学的时间。但假期得知带班主任的消息后,我知道已不可推脱。于是我开始思考:六年中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什么样的孩子?我能带给孩子们什么?怎样为孩子们创造出最大的发展空间?怎样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这些问题困扰着我,我要从书中寻找答案。于是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朱永新的《新教育》等 。通过阅读,我明白了师爱不仅仅是嘴上说出来的,而是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爱。你爱孩子,孩子会加倍爱你。我现在尽自己所能地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比如我给孩子们分粥,我会看着某个同学微笑,或逗他们一句,学生们打上粥都高高兴兴吃早点去了。哪怕一个眼神也能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眼里有他,能感觉到被关注,感觉到温暖,我也会拍他们的肩膀或摸他们的脑袋。教育没有纯方法、技巧。方法与技巧的背后有一个“情”在支撑。

校长给我一间教室,我要还孩子们一份沉甸甸的幸福,我要让这间教室变成完美的家。因为完美教室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让每一个生命在教室里绽放出独一无二的美丽,这是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行动的最高使命。如果老师和学生的生命都得到丰富的滋养和最美的体现,那教室的幸福之泉就会喷涌。

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我认为“严”要严在学习要求上。面无表情,凶神恶煞的“严师”会出蠢徒。我觉得班级不是冷冰冰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峙,不是驯狮师与狮子们的对立,更不是制度与训斥。教室应是参与生命成长,让孩子学会爱的圣地。

现在的我,没有被累倒,也没有抱怨,每天开开心心、乐呵呵地围着孩子们转,与他们聊天,接受他们的亲昵与撒娇。突然发现他们不是上天用来考验我的脾气的,而是馈赠我的礼物。那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摸着他们胖乎乎的小手,心里的母爱泛滥成灾。在我弯腰捡东西的时候,李运禾为引起我的注意摇着我的头和我说很难听得懂的话(他咬字不清,还特爱聊天),我没觉得有失师道尊严,反而觉得好玩好笑。王佳祺总爱为班级做事,给她分了一个“门长”的官,她会天天中午放学关门窗、锁门后追上路队。她总会钻到我的怀里,用嘴在我身上蹭,说喜欢我的味道。在校园里玩耍时,只要看到我,孩子们会成群结队,蜂拥而上,争先恐后地扑向我,往我怀里挤着撒娇。好几次都突破不了重重包围,险些摔倒。伴着吵闹声、嬉笑聲,他们根本听不到我让他们松开我的喊声。孩子是最不会伪装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木然。这仅仅是缔造完美教室的第一步。喜欢我,也喜欢我的课。我也喜欢他们,让我看到他们天真的笑脸。那么机灵、那么懂事。自从开学,天天一两句《弟子规》并进行简单的讲解,就成了微型经典课,哪知孩子们会学以致用。当解释“长者先,幼者后”时,我举例说:“比如上完课,应该让老师先出教室的门,你们再出,因为老师是长者。”下课后,几个孩子正要冲出教室,高轲突然说:“长者先,幼者后”,并做了个拱手相让的动作。身边几个孩子立刻效仿,给我让出一条路。我心里美滋滋地走出了教室,心想这就是“润物细无声”吧。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就看老师在这张白纸上画什么。泼上自信的黄色,孩子就会阳光;泼上抱怨的黑灰色,孩子就沮丧;涂上红色,孩子就热情奔放。老师内心是蓬勃向上的绿色,孩子就会生活在幸福的田野上。

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让幸福互相传递、感染、流淌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读完朱永新老师的书,我知道了自己的教育追求这么可感、可触,它已成竹于胸。怪不得说读书就是一种修行,在读书的过程中会有灵感、有共鸣、有碰撞,读书带来的收获令人欣喜不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高尚的人谈话,会让人忘记纷扰,内心明净。

猜你喜欢
严师朱永新长者
剪掉重复多余的
卖关子,真有趣
“能见大义”的杨明义
话重要,放前面
大象“长者”会把生态知识传给下一代
本期话题:你还敢当严师吗?
——长者的期盼">"老博会"剪影
——长者的期盼
“久久艳阳”长者福音
为“严师”正名
一代儒将的长者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