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人家“三口缸”

2017-12-27 22:00张帮俊
食品与健康 2017年12期
关键词:酱缸卤水苋菜

张帮俊

来到绍兴,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少人家的院子里都摆放着三口缸,便饶有兴趣地问当地的朋友小吴:“这三口缸是做什么用的?”小吴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卖起关子让我猜猜看。我只好试着用自己的理解来回答:“一个用来盛水,一个是用来腌菜,至于最后一个,估计是酒缸。”

听完我的回答,小吴笑道:“答对了三分之二,绍兴人家的三口缸指的是臭缸、酱缸和醉缸。”说完,小吴领着我来到他家院里的一口缸前,打开了缸盖子。顿时,一股臭气扑面而来,熏得我捏住鼻子道:“太臭了!”小吴边说边用勺子搅动缸里的黑水,说:“这就是臭缸。这黑水其实是卤水,是用苋菜做成的卤汁。我们绍兴人爱吃‘臭的东西,比如臭豆腐。将豆腐放在卤水中浸泡三十分钟做成臭豆腐,味道一绝。另外,将冬瓜、南瓜、西瓜皮放入卤水中泡上一段时间,就可制成超级下饭的小菜。这些食物虽闻着臭,可吃起来却香得很!过去,臭缸是绍兴人家厨房里的必备之物。不过,味确实是难闻,特别是到了夏天,即便是我们绍兴本地人也很难接受。主人一般将其安放在柴房或者杂物间里。臭缸是有使用期限的,到了秋天霉苋菜梗上市,人们便很少吃臭腌菜了。”

由于绍兴气候潮湿,食物保质期短。臭卤水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食材泡入其中,一年也不会坏。以前生活艰苦,人们把臭腌菜当作生活必需品,渐渐地就形成一种独特的口味。不过,虽然小吴一个劲地夸臭卤水好,可我天生不爱吃臭味道的食物,只能与这“扑鼻闻其臭,入口生其香”的臭味美食无缘了。

在绍兴有句谚语,“绍酒行天下,酱园遍全国。”这里说的便是绍兴人家里的另外两口缸:醉缸与酱缸。绍兴出好酒,尤其是黄酒。绍兴酒的相关文字记载可追溯到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绍兴,很多人家都会自己酿酒。在绍兴有个古老的传统,凡是生女儿的人家,在女儿出生当日,父亲便把一坛新酿的黄酒埋藏在院子里,直到女孩子长大出嫁的那天,才把这坛酒拿出来。这酒便是“女儿红”。随着时代变迁,这种传统习俗也有了变化,没那么讲究了。更多的人用醉缸来藏酒。

绍兴人也爱吃酱制品,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过介绍。比如,酱鸭、酱鹅、酱爪、酱萝卜。可以说,只要是能酱的东西,绍兴人都要酱一酱再吃。绍兴人吃的酱,是“以豆合面而为之”的谷物酱。夏天结束后,绍兴人就开始用酱缸制作酱货。泡好后的酱货需要晾干才能食用。因此,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院子里的“晒酱货”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晒酱货需要时间,更需要陽光。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验的是耐心。只有晒到位,才能晒出好酱货。据说,绍兴酱缸文化的起源能追溯到六千年以前。可以说,酱伴随着绍兴人一路走来,早已融入了绍兴人的生活。

绍兴当地人家的三口缸,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而由这三口缸衍生出来的“臭”“霉”“酱”“醉”等绍兴饮食文化特色,更是别具一格。这些独特的味道成就了绍兴人平凡而美好的生活。

猜你喜欢
酱缸卤水苋菜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苋菜食谱两款
“苋菜红”来自苋菜吗
火星表面“卤水”存在或更稳定常见
母亲做酱
下酱家什
烹饪技法解密之卤水正要
从《武媚娘》看酱缸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
足坛“酱缸”里的杨一民
情义生死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