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狄的语文课

2017-12-27 14:58丛智芳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佐藤交流小说

丛智芳

编者按:2017年8月,在赤峰市教育局基教二科科长刘学民的牵线搭桥和诚恳邀请下,佐藤学教授著作的翻译者之一陈静静和来自上海大学附中的郑艳红老师在赤峰市林西和喀喇沁旗进行了四天的学术活动,以宣传、示范“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模式。本期特刊出赤峰市教育局两位组织者、参与者的观察、记录与思考,供全区教师参考。

郑艳红老师在喀喇沁旗锦山中学高二年级上了一节语文课。她是佐藤学教授“学习共同体”思想的积极实践者。她对听课教师的要求是:聚焦一名学生,清晰记录此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的变化;学生的主要观点、表情、动作,同伴之间的互动等,了解学生学习是否顺畅、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等。我作为观察员很愉快地走马上任。我坐在一个女孩儿身边,她告诉我,她的名字叫“马文狄”,并亲笔写给我看是哪几个字。

◎故事一:马文狄是怎样读书的?

郑艳红老师先请学生四人一组面对面就坐,然后发给学生一篇小说让学生阅读,这篇小说是范小青的《准点到达》节选部分,题目没有出现。文章长达一万多字,密密麻麻的五号字。任务单上只是一个要求:研读文本,思考罗建林在遇到老大老二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后面跟随要学生记录的是:一是“我的观点”;二是“伙伴的观点”。

马文狄认真听老师提要求,面带微笑,似乎很感兴趣的样子。拿到任务单后,很快阅读完毕,进入了小说的阅读。她一边读,一边勾画句子,“连个白眼也没翻……”“似乎……似乎……”,更多的是描述罗建林的细节,比如“闭着眼”一句。她默读的速度,我计算了一下,大约是一分钟600字左右,非常专注,像做考试题一样心无旁骛。

读完一遍后,她开始回读,重点阅读第一遍勾画的句子,在空白处写下批注,聚焦在罗建林这个人物身上,采用对比的方式:原:……;今:……。我仔细看了看她写的句子,无非是简单罗列罗建林前后的不同,明显是小说中信息的提取和概括,没有自己的推论。

读完第二遍,开始在任务单上写“我的观点”,把阅读时写的内容更简单地搬运到任务单上,还有一些简单提示,比如标示出在哪一页,中途停下标自然段,也许是便于查找交流吧。

我的发现和思考:

马文狄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根据阅读目的,把阅读重点聚焦在与罗建林相关的段落上,提取相关信息,目标始终引领着她的阅读方向。她的思维也很有条理,从她用对比方式来批注和逐条列举中都能感受到。阅读速度适中,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尤其是特别认真地听老师的要求,感觉是个比较自觉能主动学习的孩子。

我们知道,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般分为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

①关注并提取信息的能力;

②直接推论的能力;

③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的能力;

④判断与评价的能力。

从马文狄的阅读中我发现,这个学了十年语文的孩子,自主阅读中表现出的阅读能力,还是不自觉地停留在较低层次,只是关注并提取信息,有简单的推论,没有整合观点和信息。马文狄前半段的独立阅读,还处于“浅阅读”阶段。

◎故事二:马文狄是怎样交流的?

自主阅读之后,马文狄主动跟旁边的女同学交流,记录同学的观点。没有碰撞,也没有讨论。小组交流开始,马文狄主动负责记录。其他三个同学逐个说,她倾听后稍微总结一下。他们四个人对罗建林变化的描述大同小异,没有个人发现。接着她的小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为什么用“逃”字(“那个坐在地上的妇女为什么头也不回地逃走了”)?

老大为什么扇自己的嘴巴?

羅建林最后为什么“笑”,“笑”背后的意味是什么?

第三个疑问是马文狄提出的。前两个疑问她听了后,还尝试着做了回答,小组同学不置可否,没有明确表态。

马文狄的任务单上关于同伴观点部分的记录基本空着。待老师组织全班交流后,她匆忙地把小组其他成员的记录单粘贴过来。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果然,小组交流时,他们小组没有率先举手。有两组交流完毕后,马文狄却有点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郑老师注意到了她,请她回答。她显然很用心倾听了前两组的发言,首先对前两组发言进行了评价,她结合文中鲜见的议论文字“只有少数有条件的中国人,到欧洲或其他什么地方看了看,才会感叹,人家那慢悠悠的日子才叫日子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罗建林思考的是,生活如何高效又轻松,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如这句话:慢悠悠的日子,才是日子啊。文中并不是歧视嫌弃农村人,而是城乡人生活方式不同……

郑老师着着实实地赞许了她,能在大片的记叙句中,发现这句议论句,并有自己的看法。马文狄显然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当更多的学生还在议论小说歧视并有意丑化农村人的时候,我在旁边嘀咕一句:整个把小说和生活混淆了,小说是虚构的嘛。她看了看我,立即站起来发表看法:“我受旁边这位老师的启发,说说我的观点。小说是虚构的,它选取的是这样两个农民工形象,聚焦在他们身上,来表达农民进城对城市的恐惧和无措,并不是有意丑化农民,城里人到农村,也是会因为不适应而慌乱的。

真赞!我暗暗竖起了大拇指。好多同学自发鼓掌,他们也觉得这样的交流很过瘾。

我的发现和思考:

突然之间,我感受到倾听的魅力了。马文狄的活力四射,完全是思维碰撞的结果。我情不自禁地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些话:

1.一个平常无奇指向内容的话题,怎么就走向文章的主旨了呢?在交流中,碰撞中,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主旨恰是在碰撞交流中、似是而非中水落石出。学生的认识都放在交流的筛子里,正确的、偏颇的、误会的,在倾听中不停地到文中寻找文字背后的意思,否定,否定,最后变成肯定;筛选,筛选,最后终于发现文章真的内核。马文狄就是这样被交流吸引,走向阅读的深处的。

2.发现自己是如此快乐之事。最快乐的学习,是知道自己被人倾听,并在倾听中发现自己如此有想法。endprint

3.如果按照之前的目标,显然会停留在浅阅读中,停留在任务阅读中。而交流,是真正的学习体验,超越目标走向了生命的互动。那种活力,不亲历者是无法体会的。正像读小说的体悟一样:日子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算计的。学习也是,学习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量化的。你说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一节课激活了他们表达自己倾听别人的热情,这是无法评价的,生命成长是无法即时评价的。

4.这篇小说,我几乎看轻了它。罗建林是小说中的旁观者,他看到老大老二活灵活现的城市经历,那么用力地、混乱地、滑稽地生活,使出生命原始的力量,像投射到他心湖的石头,扑通一声,溅起了心底的人情温暖。我蓦然想到了《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也是这个样子吧?她的粗俗、滑稽、贫贱、机智,就像一块大石头,把个大观园一湖静水搅出了几许涟漪,开始有人鄙夷,有人嘲笑,有人嫌弃,终究击起了人性温情,成了大观园一抹温暖的亮色。可惜学生终究受主旨及学习习惯的限制,思维不能突破重围。

5.同一篇小说,有人会读得更深,比如学民。他是在用哲学读文学。他说:日子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算计的;人是目的性存在,还是工具性存在?真实的人是农民工,设计的人是罗建林;人是动物性活着,还是工具性活着?应该是无目的的和目的性活动的相容,所谓“中道”也。这些道理,岁月和阅读,也许可以让今天的学生们在未来的某一天触摸到。

◎故事三:马文狄的续写

郑老师跟学生讲,今天阅读的小说是《准点到达》的一部分,小说还没有完,能不能简单地续写一个结尾?时间很仓促了,学生没有很多时间来深度思考,马文狄还是思考起来了。他们小组尝试着补充一个结尾:比如关于罗建林接下来怎么做,做了什么。

我自言自语说:不一定有具体的细节吧?心底的感悟也可以呀。

马文狄侧耳倾听,似有所悟,没说什么。然后她开始写了,并且读给大家听:

很快就到了第二天清晨,天才微亮,罗建林慢步来到普通车厢的过道,轻拍老大老二的肩头,将他们带到豪华车厢,待火车进站,罗建林引着老大老二来到车站,为他们买好车票,目送他们背着大而沉重的蛇皮包,拥搡着走进驰往海州的火车:“老师,谢谢你们啊,谢谢!”

罗建林不自觉地招招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突然明白自己为什么自说自话地笑了。

一天的忙碌后,罗建林打开尘封已久的日记本,提笔写道:“愿计划中的小意外依旧美好!”

一片掌声!赞叹声!马文狄笑盈盈的,有点难为情,脸红了。

我的发现和思考:

我发现相比于读佐藤学教授的《静悄悄的革命》《教师的挑战》《学校见闻录》等书,这堂课使我更深地理解了佐藤学的教育思想。

佐藤学教授在《教师的挑战》这本书中,反复重复“倾听—串联—反刍”三个关键词,揭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活动的核心。整个课堂,郑老师全程倾听,只是适时地串联,引导学生停下来反刍。写一个结尾正是反刍的过程,学生要反复咀嚼自己和通过别人在文中获得的映像,形成的想法,然后给它一个合乎情理的尾巴。当时有老师说:课上到这里就可以了,反正时间也到了嘛。郑老师还是完成了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梳理自己反思收获的环节。所以才有马文狄这样精彩的結尾吧。她完成了一次比较愉快的阅读思考之旅,别的孩子也同样。

当倾听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时,即使是观课者的我的只言片语,都能进入到马文狄的耳朵,从而变成她向前学习的一种提示,或者思维的一种补充,那一刻,我领略了倾听的巨大力量。这个匆匆写就的小说结尾,它是马文狄写的,也有我的功劳:她倾听到了我的想法,捕捉到了一种灵感,变成了自己的心思,才有了这么一个画龙点睛的小尾巴吧。

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中,也竭力劝说学校打开教室的门,那是学校转变的第一步,关键一步。他认为每个教师至少应该上一次公开课,无一例外,这有助于建设优秀的教师文化,也就是让教师面对真实的课堂、真实的自己,强化教师的团结合作意识,形成研究共同体。我熟知的一所学校,难能可贵地把教室都打开了,教师们轮流上公开课,无一例外,教师们对课堂还是不敢评头品足,这就是打开教室的目的吗?透过郑老师的课,我清晰了打开教室的秘密:听课教师是课堂的观察员,观察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具体的、描述性的、叙事性的语言,讲课堂上发生的故事。尽量避免评价任课教师,基于课堂事实阐明自己的收获、发现与见解,特别是自己从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

简单一句话,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是打开教室的真实目的。我观察马文狄的时候,几乎忘记了上课的郑老师。学习真的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我也不停地想着写下来自己的这些心思。

学习共同体,真是美妙的协奏曲!感谢郑艳红老师,她用生命的课堂,对佐藤学教授的书做了精彩的注释。

同行的陈静静博士在介绍佐藤学教授的学习共同体之前,用了一半还要多的时间讲述自己在北方小城的学习成长经历,讲到自己因为“优秀”独享了那么多资源,讲到自己的同伴因为学习成绩落后不断被甩掉甩掉,热泪盈眶。此时我想这不是自作多情,而是她不断看到学习共同体课堂上学生的生命状态时,不断反刍自己的学习生涯,面对那些曾经生动充满活力的生命黯然失色,作为好学生的她,不忍对课堂以及老师说恨,但是也很难启齿说爱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佐藤交流小说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佐藤海山的诗
中日两国合作学习理论的比较研究——以王坦与佐藤学为例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