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探讨

2017-12-27 02:52王雪柯
商情 2017年44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

王雪柯

[摘要]钢琴是表现力最强的乐器之一,发源于18世纪初的欧洲,由于其出色的音乐表现力很快风靡欧洲各国。基于此,本文试分析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并给出强化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的方式,旨在通过分析明晰相关内容,并未后续钢琴演奏的触键效果、音色效果提升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钢琴演奏 触键技巧 音色效果

钢琴音域范围从A2(27.5Hz)至c5(4186Hz),几乎囊括了乐音体系中的全部乐音,是除了管风琴以外音域最广的乐器。钢琴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练音乐十分方便。演奏者通过按下键盘上的琴键,牵动钢琴里面包着绒毡的小木槌,继而敲击钢丝弦发出声音。在进行钢琴演奏时,需要注意触键技巧,才能更好的把握音色效果,提升演奏的质量。

一、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的内在联系

通常来说,钢琴有至少88个按键(少数小型钢琴除外),高、中、低声部从低到高排列,在演奏时,人员可以在低声部弹奏和弦,在中高声部弹奏单弦,实现混合音,而想实现这种混合音的和谐、有序,强调的就是触键技巧。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存在基本的内在相关联系。不同的触键方触键力度、角度、速度都会影响音色效果。观看钢琴演奏,观众在倾听乐曲时,也可以根据演奏者的演奏情况感觉到这种力度、速度方面的变化。整个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一方面要具备基础的演奏技巧,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演奏需求随时调整触键技巧,如饫鹅湖》的钢琴部分,如果演奏者采用快节奏、大力度的演奏方式,整个乐曲将意境全无,而如果曲目为《悲怆奏鸣曲》,演奏的节奏必须较快,否则旋律的变化不足也会导致乐曲乐感丧失。理论上讲,每一部乐章都有不同的演奏方式,其差别体现在声部的高低方面,不过声部高低同样会影响总体效果,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其开头部分采用的是渐强式演奏方法,乐感随着声部越来越强,如果选用同一个声部持续演奏,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也对触键技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目前看来,大部分演奏需要通过手指,之后向手掌、小臂、整个手臂借力,因此几乎所有正常的训练都是从手指入手,之后再涉及到乐理、乐章演奏。

二、钢琴演奏中常见的触键技巧

钢琴的表现力较强,这也导致其演奏方式的多样化,常见的方式包括锤式触键法、压力触键法、重量弹奏法等,重量弹奏法是钢琴演奏中最重要的演奏方式。在重量彈奏法的运用中,人员通过对重力的科学应用,可以在演奏时以更加放松的姿态投入到钢琴演奏中,不断提高演奏效果。然而在钢琴演奏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演奏者往往会依照自己的喜好不断变更钢琴演奏技巧,这就使得钢琴触键的方法也存在很多种。钢琴触键主要是依靠人的身体、胳臂、手腕、手掌以及手指的协调配合传统的触键方法认为钢琴触键中主要是依赖于人的肌肉力量这就导致出现了很多滥用手指的现象因为在钢琴触键中仅仅依靠手指上的力量是难以较好驾驭钢琴演奏的。为此,在新的钢琴触键方法中以重力为主要特征的触键方法逐渐被演奏者所接受。目前最常见的包括高抬指弹奏法、不抬指弹奏法、单一高抬指练习法三种。

(一)高抬指弹奏法的触键技巧

高抬指弹奏法主要应用在抒情类的钢琴曲中高起高落最大限度地抬起手指,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中应该尽量坐直让手臂自然下垂到手腕手指抬起并放松,右手的手指在指弹的时候其他手指也应该一起抬起脂关节处也应该带有弧度在下键时必须注意将第一指关节有弧度的弹在琴键上。高抬指弹奏法的工作幅度相对较大不能快速弹奏,可以帮助演奏者放松手指的紧张感但是还必须注意手腕的平稳用手腕移动带动手指和手掌放松肩膀,切忌不可出现手腕上下起伏、肩膀抽抬等问题对此演奏者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可以在手腕上放一个可以参照的物体。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师郎朗非常善于高抬指弹奏法,在观看郎朗的演奏时,观众会发觉,当演奏进入大起落阶段时,朗朗不止手臂手指快速移动,整个躯干也随着音调的抑扬不断变化,看上去好像“抽筋”了一样,这也是高抬指弹奏法的特征之一,为了保证钢琴发生纯亮,郎朗需要保证手指下落后抬起的高度完全脱离按键,并避免在移动时碰触其他按键,与此同时,这种较大幅度的手掌活动也不能带动手臂动作的过多变化,以免影响演奏感觉,因此才会造成“抽筋似的身体活动。

(二)不抬指弹奏法的触键技巧

不抬指弹奏法是钢琴演奏中最常见的弹奏方式之一。与高抬指弹奏法相对,不抬指弹奏法一般用于节奏较为舒缓的曲目演奏中,前一个音符的余音尚未消散,下一个音符的起音已经出现,整个演奏因此呈现出绵绵不绝的态势,很好的实现舒缓节奏的表现,比如著名钢琴曲佧农》,卡农表现的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一名德国孤儿极具钢琴天赋,他生活在一个镇子的教堂中,镇上一位女孩喜欢钢琴师,但羞于启齿,遂拜钢琴师为师,但愚钝的钢琴师认为女孩没有学习钢琴的天赋,不愿意教她,不久后,钢琴师服兵役离开家乡,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上,钢琴师理解了女孩的情意,遂创作了流传后世的《卡农》,但在他返回家乡准备和女孩重续前缘时,得知女孩已经在他此前弹奏钢琴的教堂中自杀了,钢琴师在所有人面前含泪演奏《卡农》,此曲遂得以流芳后世。一般进行《卡农》(未变奏的钢琴版)或者类似乐曲时,都要大量采用不抬指弹奏法保证效果,以绵绵不休的乐感表达曲目中的感情。钢琴大师以及初学者都会在钢琴演奏中不自觉的用到,比如在演奏较为舒缓的曲目时弹奏的手指会完全放松即这一弹奏方式的采用。不抬指弹奏法中还可以有手指的自然反弹,即使在一些较快的钢琴曲的演奏中也可以通过熟练的不抬指弹奏通过手指的自然反弹实现音与音之间的转换。在不抬指弹奏弹琴时必须注意弹奏着的手指要自然地落在琴键上并利用自然重力放下通过多次联系和控制稳定手指的力度熟练进行力量的转换。

(三)单一高抬指练习法的触键技巧

所谓单一高抬指练习法是在高抬者弹奏的基础上的演奏者将某一个弹奏的手指抬高其他手指不离开钢琴键启然的放在键面上,以培养手指的独立性以及整只手的协调性,这种弹奏方式大都只用在钢琴练习的演奏中,比如单弦练习等。一般来说,钢琴演奏时复音越多演奏的感染力越强,乐感越好,因此单一高抬指练习法不可能应用于正是的演奏中,其可以使练习的效果得到提升,但在演奏时必然由于手指运用的缺失导致发音不畅,影响发音的整体效果。

(四)其他触键技巧

钢琴演奏具有多样化的触键技巧,除了上文所述的高抬指弹奏法、不抬指彈奏法、单一高抬指练习法外,还有琶音、跳跃、八度、和弦、音阶、轮指等。

(1)琶音。琶音由24个大小调琶音庄组成,一般用于练习。由于钢琴演奏对演奏者的手指能力要求高,琶音练习可以通过不断的手指扩张和伸缩强化对应能力,使手指的控制能力逐步提升,弹奏好三度以外的音。尽管琶音不会直接应用于钢琴演奏,但其是提升演奏者基本功的重要方式,必须勤加练习。

(2)跳跃。跳跃在钢琴演奏中非常常见,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演奏的肌肉记忆非常重要,如果其反复练习一个曲目,在后续的演奏中,手指可以相对熟练的自然跳跃到对应的按键上,也即通常所说的“熟能生巧”。跳跃的重要性在演奏中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技巧是反复进行单一高抬指练习、琶音练习,并熟练掌握曲目。

(3)八度。八度分为和弦走向八度和旋律走向八度。所谓的和弦走向八度也即通常钢琴演奏中低音部的辅助背景音,旋律走向八度则是主旋律。在弹奏时,八度有两种弹奏方式,一种需借助手腕技巧,另一种结合手腕与手臂的力量共同弹奏,在大型长乐章演奏中,后一种方式较为常见。

(4)和弦。和弦的基本特色是旋律、节奏变化存在明显的规律,无论三和弦还是七和弦、跨度有多大,都必须保证旋律和节奏的游戏变化。在进行钢琴弹奏时,首先要联系和弦,只有充分掌握和弦,才能在演奏时熟练的运用双手在不同声部展示单线和和弦的联合演奏效果。触键技巧方面,也需反复进行单一高抬指练习、琶音练习,并注重曲目情况,选取合适的力度、速度。

(5)音阶。音节的练习和掌握是进行钢琴演奏的基础。比如陶笛曲目《故乡的原风景》的钢琴版,在相同旋律的多次重复中,存在明显的强度变化,这就是音阶。一般来说,同一段旋律中的音阶变化是固定的,不能在低声部的演奏中突然出现过强的高声部旋律,反之亦然。触键技巧方面,需要加强曲目练习,牢固掌握变化规律,确保音阶变化的有序、合理。

(6)轮指。轮指是指对常用手指的练习。即便较为简单的钢琴曲,也至少要使用3-4个手指,要通过勤奋的练习保持手指的灵活度,确保演奏时可以得心应手的变化,并依靠肌肉记忆作为辅助实现表现力的加强。

三、钢琴演奏的音色效果

音色可以直接的理解为声音的特色,如日常生活中不同人说话的声音存在明显的不同,抛去高低因素,分辨的主要依据即是音色。对音色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踏板使用率和钢琴演奏者对曲目的熟悉程度。

(一)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对钢琴演奏者的影响十分抽象,无法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表达,也无法明确给出影响的程度和类型,但在对钢琴演奏者的交流中,这一影响却得到了广泛的证实。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如在大规模的演奏现场,演奏者如果受到影响,可能导致紧张,而紧张情绪很可能进一步导致力量运用不当、节奏把控失误等,而能够驾驭大场面、心理素质良好的演奏者则能够更好的进行演奏。协调能力方面,面对各类突发情况,人员应能够自如应对,才能更好的进行演奏,各类突发变化比如室外演奏的天气变化等,人员心理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演奏效果变差,音色由于力度不足、节奏失序而变得不纯正,人员也需具备对应的心理协调能力才能有效把控。

(二)踏板使用率

钢琴的踏板对音色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钢琴都有左右两个踏板左边的为柔音踏板右边的是延音踏板延音踏板的作用是钥匙共鸣音色加果踏板没有踩够就会出现作品音色的断断续续降低演奏效果相反加果踏板踩的过多池会使音色变得不明显给整个演奏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对于不同的钢琴曲目踏板的使用也会有很大区别,比如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包含有很多踏板标记而莫扎特的钢琴曲目中则较少使用踏板还有一些钢琴曲目的延长音踏板会较长,演奏者应该注意只踩,以使整个音色饱满。

(三)钢琴演奏者对曲目的熟悉程度

一般来说,每一首钢琴曲的演奏方式都不尽相同,这意味着演奏者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并对曲目足够熟悉。基本功属于演奏的基础,本节不再赘述,以对曲目的熟悉程度为例。如名曲《卡农》,卡农的旋律多年来一直是固定的,虽然多有画蛇添足的变奏等处理,但都不能取代传统钢琴曲目的地位,在进行演奏时,首先要求人员足够熟悉各类旋律的基本变化,并掌握高低音部、和弦与单弦的搭配,掌握上述内容后,人员还应了解卡农的创作背景,并在练习时融入对故事的理解、自身的感受,提升个人演奏的境界,从演奏钢琴上升到演奏感情、感悟音乐的高度,实现自我升华,才能用心演奏好钢琴,实现音色效果的提升。

四、总结

通过分析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了解了相关基本内容。目前来看,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包括高抬指弹奏法、不抬指弹奏法、单一高抬指练习法外,还有琶音、跳跃、八度、和弦、音阶、轮指等,均需勤加练习才能有效把控。音色效果方面,影响因素包括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踏板使用率和钢琴演奏者对曲目的熟悉程度等。后续演奏中,注意上述问题,应用对应理论有助于提升演奏者对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的把控。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探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文化修养对钢琴演奏者素质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浅述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
刍议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及策略
钢琴演奏中肢体语言的艺术性探讨
钢琴演奏理论传播对钢琴演奏训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