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灵动的课堂,着力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2017-12-27 02:51庄小红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6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培养思维

【摘要】学科素养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它直接取决于学生的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是教师教学的目标。本文着重从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意识、阅读理解及抽象思维等能力,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方式、方法,以契合学生的实际,让提升学科素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课堂 思维 能力 培养 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7)46-0074-02

关于历史学科素养的谈论已成为当下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热议的话题。它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却成为现在教学的流行语。课标指出:高中历史课程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其中素养是指知识、能力、意识及情感价值观的综合构成与体现,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课堂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在有限的时空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呢?

一、鼓励质疑,培养学生思维意识

高中生已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比较有独到的见解,而教材编排以专题、主题的形式出现,缺乏通史时序感;前后专题联系不强,中西方情况跳跃性太大,学生总会有一些疑惑的地方。他们提出一些问题,对教材进行一定的批判,这也是顺理成章的。此时,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现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宋代海外贸易发达,产品远销欧、亚、非等地”。一位学生提出,这是否体现了宋代对外贸易融入世界市场,学生提出的质疑具有挑战性。对这一问题,我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先给学生解释“世界市场”的概念,强调世界市场的主导性和整体性,然后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世界市场存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形成对这一问题的共同认识,教师在倾听中适时给予点拨和总结。虽然这个内容超出了教材的范围,但学生表现出的学科思维并不会受影响。学生通过讨论形成多种观点和认识,相互间的想法与观点也得以碰撞和融合,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在思考交流中提高。

学生课堂上的“意外”质疑,虽然会打破教学的节奏,但由疑而思带来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这样的课堂散发的是一种开放的、灵动的文化氛围,给学生以绵绵不绝的学科熏陶和感悟。鲜活的课堂要多让“意外”发生,让学生产生不断探究的欲望,鼓励他们去思考,发现问题,让“意外”装点课堂,带来新意。

二、运用史料,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历史是用史料说话,材料的引用可以考证、解释历史现象。学生理解材料的关键在于抓住有效信息,也就是中心词,关键句,把它们串连起来,而后去领悟材料的主旨。因此抓住关键字眼就成为问题解决的重点和关键,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敏感性和观察力。如必修二中有关于草市的一则史料:“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自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通过阅读,学生抓住了草市形成的地点(农村)、形成的原因(方便农民经济文化生活),材料既点明了草市的特征,又能使人认识草市的影响。

当然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史料,指导学生学会从课本标题的字眼中找到学习的核心内容,同时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来全面把握知识结构。如必修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这一标题中,“手工业”是核心,它作为经济的一大结构,如何经营呢?政府在当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主要生产部门有哪些?丝路怎么形成的?为何丝绸在汉代畅销海外?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形成问题品质。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中,学生能把手工业的知识结构理清。这样课堂上不再是教师独占鳌头,而是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来面对教学。从表面的感性寻找,再到深入的理性思考,这一过程学生解读了课文主旨,获取了知识,抓住了线索,习得了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加强训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方法和能力,提升学科素养。历史借助史料来演绎和再现,因此史料的阅读和理解很重要。学生最怕接触洋文和古文类型的材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历史教师要将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引入课堂,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理解、分层划段,概括主旨,还要设计具有思维广度与深度的问题,逐渐引导学生剖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如必修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中“重农抑商”政策:为什么历朝历代要打击商业来发展农业?二者可以共存吗?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政策的内涵,我引用了一段史料:“剹力本业(农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史记·商君列传》

解读材料过程中,指导学生了解材料文字表述的实际含义:奖励耕织,打击商贾;联系具体的史实:商鞅变法的农业措施;再对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进而形成对这一政策的认识。阅读史料,学生能直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它的真实,因而也就能最接近历史的真相。阅读时教师不要替代,注意彼此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展示,让课堂更加生动。要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发散、发展,学生只有读通、读懂史料,才会渐变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个体展示、师生互动能形成良性循环,教师也能借机调整课堂,对不完整、错误的认识加以指正,对精彩的、有见的的看法给予肯定,不同类型的个体都能在这一环节中有所收获。

四、注重教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比较、归纳、分析能力是历史学科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属于抽象思维能力,这也是历史学科素养的必备素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法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比较意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将古今中外类似的事件、概念、现象等进行纵横联系,把握共性和个性之处,达到深化认识的目的。如明清之际中西经济发展情况对比。中国迎来了近代的曙光,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新的经济因素被压抑,发展缓慢。而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并快速进入到工场手工业阶段。中西方几乎同时出现新的生产方式,但发展却截然不同,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以不同领域的视角去分析对比总结不同结果的原因。如此,教学呈现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收获的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自然、鲜明的课堂格调。

为了更直观的对比分析历史概念,可以运用图示法,“它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它具有比文字更形象、更直接、更可感、更易记和更有启发性等特点,”[2]如在学习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时,呈现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结构图,指导学生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先给学生进行思维点拨,从表面上看,它们的运作都遵循一定的原则,也就是形式上都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但实际上二者却有着天壤之别。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再做总结分析,并指出二者的本质区别:一个维护君主专制,一个维护民主政治。由此,学生对这两大制度的认识上升到一个高度:民主与专制的模式,其实体现的是不同国情下的不同选择,体现了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通过启发引导、分析对比,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以加强。

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是历史素养的重要部分,学科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历史素养程度的高低。历史素养的培养植根于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力求打造灵动的课堂,培养历史学科能力。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会以更好的姿态参与课堂,用他们的理解和认识去解读历史,用他们的心灵和行动去体悟历史,学科素养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如影随形。

参考文献:

[1]王柱昆.《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2)

[2]卢建新.《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06页

作者简介:

庄小红,女,1974年生,大学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龙岩市第一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培养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