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7-12-28 09:22王永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氟尿嘧啶奥沙利类药物

王永青, 樊 雯

(陕西省康复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王永青, 樊 雯

(陕西省康复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目的观察和对比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进行化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2组患者疗效分布及临床有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OS和FPS的中位数估计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应用多西他赛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方案和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患者预后基本相当,不良反应种类有所有差异,均为晚期胃癌化疗的有效备选方案。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类药物; 晚期胃癌; 生存分析

有50%的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丧失了最佳手术时机,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被公认为针对晚期胃癌的最佳治疗方案[1]。然而,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化疗方案的效果一般是较为有限的,而且目前还缺乏标准的方案[2-3]。本研究针对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应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 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晚期胃癌, TNM分期为Ⅲb期或Ⅳ期,入组1个月内未接受过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抗肿瘤治疗,入院后均为一线化疗,预计生存期均超过3个月, KPS评分均大于70分,患者至少有一个病灶可进行疗效评价。排除具有化疗禁忌及对本研究应用药物过敏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理类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表1 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组后均给予20 mg苯海拉明肌肉注射和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静脉推注,对照组患者于用药前1 d给予口服地塞米松,连续口服3 d, 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进行化疗,主要治疗方案为两种: ① 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方案,静脉滴注多西他赛,用量为60~75 mg/m2, 静脉滴注1 h, 每3周给药1次。口服卡培他滨,用量为每日2.5 g/m2, 分2次于早晚饭后0.5 h服用,连续服用2周后间隔1周后继续给药。② 多西他赛+5-氟尿嘧啶,静脉滴注多西他赛,用量为60~75 mg/m2, 静脉滴注1 h, 每3周给药1次。静脉滴注亚叶酸钙200 mg/m2, 静脉滴注2 h, 第1~2天。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400 mg/m2, 静脉推注30 min, 然后静脉泵注600 mg/m2, 持续静脉泵入22 h, 第1~5天。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方案,奥沙利铂用量为130 mg/m2, 静脉滴注2 h, 其他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以上化疗均以3周为1个化疗周期。于每个化疗周期前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检查,对治疗不良反应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评价依据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RECIST 1.1), 疗效级别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 以疗效为CR或PR的病例数计算临床有效率。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方式为登门随访和电话随访相结合,对2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进行观察和分析。对2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

2 结 果

2组患者近期疗效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5.0%和60.0%, 2组患者疗效分布及临床有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近期疗效的比较[n(%)]

2组患者生存期的比较: 2组患者的OS和PFS的中位数估计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存期的比较 月

2组患者治疗副反应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 2组患者其他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应用多西他赛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方案和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患者生存期均基本相当,这提示了应用紫杉类或铂类与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化疗可使晚期胃癌患者获得相似的疗效和预后,两种方案的应用效果基本一致。尚官敏等[4]的研究分别对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卡培他滨、氟尿嘧啶在晚期胃癌中的疗效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结果中的生存期数据与上述报道相似,但临床有效率略低。张倩等[5]的研究对于多西他赛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在晚期胃癌中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案在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方面的差异较小,毒副反应虽然有差异但均属可耐受,均可作为临床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的良好选择,这些研究结论与本研究基本一致。值得指出的是,在近年来针对晚期胃癌的化疗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应用了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的三联化疗方案,在刘昊等[6]的研究中,研究者对三联用药的疗效进行了评价,说明了这一化疗方案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抑制胃癌组织血管新生及癌细胞侵袭的效果均强于DCF方案,这也应该是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应用多西他赛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方案在白细胞减少方面的不良反应较为多见,而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方案在外周神经毒性方面的不良反应较为多见。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研究者观察到的多西他赛所致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等[7]。沙红玉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多西他赛所致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及骨髓抑制是为常见。杨月明等[9]针对多西他赛与紫杉醇所致严重不良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了,多西他赛所致过敏性休克比例较低、安全性较高[10]。此外,祝伟伟等[11]的研究结果显示,多西他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与遗传因素有关。奥沙利铂具有不良反应轻的特点,但由外周神经毒性反应比较常见,有报道[12]称,而且一旦发生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易导致患者出现化疗时间推迟、化疗强度降低,甚至使患者的病死率提升,因而应给予有效的预防。

[1] 王鑫, 金晶. 局部晚期胃癌的术前同期放化疗研究进展[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5, 29(4): 413-416.

[2] 王芳, 柳江, 罗健. 晚期胃癌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医师杂志, 2016, 21(1): 18-21.

[3] 王文娜, 罗健. 晚期胃癌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医刊, 2014, 64(9): 25-28.

[4] 尚官敏, 李海金. DS方案化疗联合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 浙江实用医学, 2015, 22(6): 416-418.

[5] 张倩, 卢辉. 多西他赛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对比研究[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6, 26(3): 206-209.

[6] 刘昊, 黄建灵, 戴建兰, 等. 多西他赛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胃癌进展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28): 98-100.

[7] 赵向通, 邝先奎, 李明蔚, 等. 多西他赛所致少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 现代肿瘤医学, 2016, 24(9): 1480-1482.

[8] 沙红玉, 郑文文, 郭晨煜, 等. 多西他赛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6): 536-539.

[9] 杨月明, 王瑜歆, 王立刚. 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致严重不良反应对比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 2014, 11(5): 295-296.

[10] 郭晨煜, 孙永旭, 祝伟伟, 等. 多西他赛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3, 24(48): 4598-4602.

[11] 祝伟伟, 郭晨煜, 张雷, 等. CYP3A5(6986A〉G)基因多态性与多西他赛不良反应的相关性[J]. 中国药房, 2016, 27(14): 1929-1931.

[12] 张学兰, 张侠. 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病变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6, 18(2): 132-136.

Clinicalcomparativestudyofdocetaxeloroxaliplatincombinedwithfluorouracildrugsinthetreatmentofadvancedgastriccancer

WANGYongqing,FANWen

(ShaanxiRehabilitationHospital,Xi′an,Shaanxi, 710065)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ocetaxel or oxaliplatin combined with fluorouracil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Methods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per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ocetaxel combined with fluorouracil drugs for chemotherapy,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xaliplatin combined with fluorouracil drugs for chemotherapy. The clinical outcomes, the overall survival (OS), the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 and the adverse advents during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stimated median values of OS and PF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ncidence of white blood cell declining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while the incidence of peripheral neurotoxic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he application of docetaxel combined with fluorouracil drugs for chemotherapy or oxaliplatin combined with fluorouracil drugs for chemotherapy can achieve basically equal therapeutic effects,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adverse advents. Both of them are the effective alternative in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docetaxel; oxaliplatin; fluorouracil drugs;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survival analysis

2017-06-15

陕西省自然科学计划项目(2014JM4132)

R 735.2

A

1672-2353(2017)23-050-03

10.7619/jcmp.201723015

猜你喜欢
氟尿嘧啶奥沙利类药物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蔷薇红核植物抑菌液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