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2017-12-28 09:22晓,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全胃根治性脏器

吴 晓, 夏 浩, 吴 健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 湖北 石首, 434400)

复发性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吴 晓, 夏 浩, 吴 健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 湖北 石首, 434400)

复发性胃癌; 脏器切除; 根治效果; C反应蛋白

近年来胃癌发病率仍在升高,同时由于人们的忽视,一般确诊多为进展期,常表现为疼痛不适、吞咽困难、体质量减轻以及乏力等,癌变部位决定其临床体征,病情较为严重,且治疗后复发率很高[1-2]。复发性胃癌通常为患者经过治疗后,由于刺激癌变因素依旧存在,5年内再次发病,该病常采用根治性手术方案诊治,如开腹、腹腔镜等,由于再次复发情况较为严重,常伴随胰腺、脾等邻近器官转移[3-4]。本研究对178例患者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脏器切除手段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本院临床确诊后进行治疗的1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并将单双号分成两组,每组89例。试验组中男65例,女24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为(60.39±2.07)岁; 病程为2~28个月,平均病程为(14.31±1.39)个月; 胰腺转移复发28例,脾转移复发15例,肝脏转移复发17例,血液复发15例,其他14例。对照组中男64例,女25例; 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为(61.34±2.75)岁; 病程为3~29个月,平均病程为(15.36±1.43)个月; 胰腺转移复发27例,脾转移复发16例,肝脏转移复发18例,血液复发17例,其他11例。本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晓实验细节,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配合度较好。所有病患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 ① 经X线、胃镜确诊并进行治疗后5年内复发的胃癌病患; ② 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精神状态正常; ③ 其他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排除标准: ① 严重过敏体质者或对药物不能耐受者; ② 心、肝功能严重损害; ③ 系统性、代谢性病变等其他并发疾病; ④ 不愿参加本研究者。

1.2 方法

试验组手术方法为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方案: 患者全身麻醉后取截石位,建立气腹,将腹腔镜沿脐部进入腹腔,观察肿瘤病灶情况及位置,同时检查腹膜腔淋巴结转移情况,采用超声刀分离转移部位附近组织,切开并断离血管根部,使淋巴结得以清除,之后在食管距贲门6 cm处做荷包,行全胃切除后,做断端吻合。上述操作完成后,开始探查附近脏器淋巴组织浸润情况,分离该脏器附近血管、韧带等,切除脏器并吻合临近血管。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操作同试验组。2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监测,同时进行营养支持,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2组一般生命体征,术后监测患者各项体征恢复情况,根据患者状态给予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

1.3 评价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外周血CEA、CRP、CA199变化程度、治疗效果、1年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复发率。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4]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生活质量评分: 包括躯体及精神健康评分,由医务人员制作调查问卷对病患进行调查评估并记录,每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来比较组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患者血清CEA、CRP、CA199变化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试验组复发情况、1年内生存率以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试验组躯体健康评分以及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外周血CEA、CRP、CA199变化值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复发情况、1年内生存率以及治疗效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者躯体健康评分以及心理健康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复发性胃癌是指由一些刺激因素作用诱导癌变部位再次出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于饮食习惯及生活方面关注度开始降低,因为工作应酬及各种压力,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不可避免,以上种种均是其复发的诱因[5]。病情发展具有进展性特点,癌变病灶常转移至临近组织及脏器,根据侵袭部位不同,病患体征较个性化,可蔓延食管、脾等重要部位,导致病患吞咽困难、食欲下降、乏力等表现,对其精神及心理均造成很大负担,影响其生活质量[6-7]。目前临床对其治疗手段主要采取腹腔镜下全胃根治性切除,然而对远端转移淋巴结清除不彻底,疗效欠佳[8]。

本研究探讨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转移脏器切除治疗复发性胃癌疗效。该种治疗方案是在内镜技术与设备的不断革新之下发展起来的,是一项微创技术[9]。该种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疗效更优,费用更低。中国采用腹腔镜下治疗胃癌病患技术已逐渐成熟,其具有操作简单等特点,近年来已逐步取代传统开腹手术[10]。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手术在脐下做切口,手术切口小,减少了暴露的部位,降低切口感染可能性,术后切口愈合较快; 腹腔镜下视野更清晰,更加广泛,有助于细微技术操作,肿瘤切除更加完整彻底,使手术进行更加顺利,可降低术中危急情况发生[11]; 超声刀具有止血功效,减少病患术中失血量,整个手术过程更加精细,减少对病患身体损害,使其术后各项机能恢复较快,减少住院费用; 同时腹腔镜下手术操作简单,减少手术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手术风险[12]。

以往癌症病患远端器官转移均进行姑息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控制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命,但其治疗效果不明显,未来存活率较低[13]。脏器切除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癌变病灶清除的更加彻底,切断其侵袭路径,减少复发性胃癌病患再次复发,改善其生活质量[14]; 对临床疗效也有很大提高,由于生活习惯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中国胃癌发病患者年龄逐渐减小,患者长期存活率提高尤为重要,因此复发性胃癌病患更加需要进行癌变病灶清除更加彻底的方案[15]。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外周血CEA、CRP、CA199变化程度、治疗效果、1年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明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累及临近脏器切除方式治疗复发性胃癌病患,疗效有显著提升,患者存活率较好,且复发相对较少。血清CRP是衡量病患机体感染主要指标,患者复发时其数值较高,手术清除肿瘤病灶后,开始下降,说明该治疗方案有效减少炎症因子入侵,降低其对组织损伤,有助于病患恢复[16-17]。CEA因其具有较高敏感性,属广谱性标志物,根据国外研究[18]报道, CEA浓度对肿瘤分期及复发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病情发展有很好的监测作用。CA199可监测癌变是否转移至腹膜腔,其变化程度改善明显说明腹腔脏器内癌变病灶清除较彻底; 同时联合治疗效果比单一疗法有所提高,说明两种治疗手段有协同促进作用,改善生活质量。

[1] 叶颖江, 申占龙. 胃癌联合脏器切除问题[J]. 临床外科杂志, 2013, 21(10): 756, 758.

[2] Mita K, Ito H, Fukumoto M, et al. Surgical outcomes and survival after extended multiorgan resection for T4 gastric cancer[J]. Am J Surg, 2012, 203(1): 107-111.

[3] 左朝晖, 张理, 欧阳永忠, 等. 局部进展期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的临床分析(附93例报告)[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3, 5(1): 61, 64.

[4] 林卫华, 吉峰, 顾学洲. 老年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防治策略[J]. 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10): 1018-1019, 1027.

[5] 田景中. 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对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3, 28(4): 379-381.

[6] Bickenbach K, Strong V E. Comparisons of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s: east vs. west[J]. J Gastric Cancer, 2012, 12(2): 55-62.

[7] 何裕隆. 胃癌联合脏器切除规范化实施若干问题[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 34(7): 624, 627.

[8] 黄术胜. 探究腹腔镜下辅助全胃切除及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1): 25, 27.

[9] 蔡丽生, 蔡铭智, 陈秋贤, 等. 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185例报告[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5, 15(9): 789-792.

[10] Kim T H, Kim J J, Kim S H, et al. Diagnostic value of clinical T staging assessed by endoscopy and stomach protoco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gastric cancer: the experience of a low-volume institute[J]. J Gastric Cancer, 2012, 12(4): 223-231.

[11] 胡林, 李昌荣, 李红浪. 胃全系膜切除在胃癌根治性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5, 14(3): 250-252.

[12] 徐广飞, 吕文成, 龚全. 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的疗效观察[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2(12): 1661-1663.

[13] Fujita J, Kurokawa Y, Sugimoto T, et al. Survival benefit of bursectomy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 interim analysis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Gastric Cancer, 2012, 15(1): 42-48.

[14] 周军, 侯军丽, 李剑辉, 等. 根治性联合脏器切除在复发性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6, 19(3): 292-295.

[15] 胡建昆, 陈心足, 陈小龙, 等. 胃肠道肿瘤联合脏器切除及相关并发症[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3, 33(4): 289-292.

[16] 吴晖, 徐建波 张信华, 等. 不同治疗小组胃癌术前病理特征评估、外科治疗及预后的差异分析[J]. 消化肿瘤杂志: 电子版, 2014, 6(4): 190, 196.

[17] Ito H, Inoue H, Odaka N, et al. Prognostic impact of prophylactic splenectomy for upper-third gastric cancer: a cohort study[J]. Anticancer Re, 2013, 33(1): 277-282.

[18] 黄智清, 李国新, 王国荣, 等.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联合脏器切除的临床分析[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5, 18(1): 75, 77.

R 735.2

A

1672-2353(2017)23-149-02

10.7619/jcmp.201723057

2017-06-25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科研项目(EK14371)

猜你喜欢
全胃根治性脏器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对比分析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及优越性研究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肠梗阻的防治策略
腹腔镜下全胃和近侧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