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7-12-28 17:00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51期
关键词:执行局护工业主

重建爱的庇护所

我们经常在讲教师专业化成长,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知识技能的成长,却忽视他们内心的培养,忽视其内隐的信念系统会影响与支配着教师的全部教育行为。而内隐的信念系统受制于诸多因素,包括成长背景、工作环境影响、缺乏成就感和社会归属感,以及缺乏监管制度等。当我们不停转发声讨的时候,不妨想一想,为改变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我们能实实在在地做些什么呢?这期周刊给我们提供了风波之后的冷静分析。

(@小豆子)

幼儿园老师的短缺其实可以通过整合类似于家庭全职妈妈的力量,这些妈妈都是有过育儿经验的,对孩子会比幼师刚刚毕业的学生更有爱心,有育儿经验和理念,比刚毕业的幼师有见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实习期,是可以上岗的。

(@高伟)

京城冬日寻房记

作为大龄北漂单身女青年,毕业租房至今已有六个年头,好在一直在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研究生同学一起合租,分担房租压力的同时彼此也算有个照应。

2015年因工作,我们从三环外搬到了二环里,房子也从正规一居变成了中介口中的“团结户”:一个门内两家住户两个房本,各有各的房间、厕所、厨房和水电气系统,唯独过道共享,去自家的厨房或者卫生间都要经过。

“团结户”带来的不良体验主要来自于邻居,一个宁可损己不愿利人的邋遢女人。过道共享不代表灯光共享,过道之内两条线路两盏灯,各亮各的。晚上加班回来赶上她开灯做饭,听到我进门后她会立马熄火关灯,不惜撞到柜子上也要飞快进屋,再重重甩上房门,留下黑暗中一脸茫然的我。邻居还有一个尚未离婚的男友,时不时会来过夜,夏天早起会撞见他全身只穿一条内裤出来上厕所,平日里也常常听见他在房间里拿手机录唱自嗨。

如此种种,让我和室友深感再在这逼仄的“团结户”里住下去已经关系到居住尊严的问题,毅然决定换房,寻找一方独立的小净土。地点定位牛街,范围辐射西南二环,预算由现在的3200元自觉提升至6000元,目标正规二居室。

刚好我有个小学同学在北京最大房屋中介就职,已经做到了商圈经理,工作范围就在牛街,于是找他安排了一个中介带我们奔赴漫漫找房路。

接连看了十几套房子的过程略过不提,我们终于看上了牛街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顶层复式,二层的卫生间被业主改成次卧,一层有着一个4平方米左右的南向露台,昼可沐浴冬日阳光,夜可俯瞰万家灯火。房子装修老旧但用的都是当年的顶配,次卧虽小但复式结构方便招待朋友又隔离出私人空间,离单位的直线距离也再次拉近了1公里,所以它不是最好的,却似乎是最合适的。思虑一夜之后我们决定租下这个房子,于是第二天我联系中介砍价,按套路挑了房子的诸多不足,自夸了一下我们俩名校毕业、央企工作、稳定收入、干净卫生的优势之后,便一心等待好消息。

过了很久中介才回话,说跟业主打了半个多小时的电话,业主死活不同意租给我们两个姑娘,只肯租给一家人。原因是怕我俩不正经,带男人回家过夜。我的那位小学同学也亲自出马,现身说法般介绍了我的个人情况并附赠了人格担保,但也终究没能打动这位铁了心的业主。

比起拒租,“不正经,带男人”的论断无异于让我俩遭受了单身歧视加性别歧视的双重打击。

几天之后,该小区又上了新房源,精装修正规两居室,报价7000元,半年付不议价。前车之鉴下,我让中介先去确认业主对租客是否有特殊要求,并骄傲地告诉她咱也可以提高预算了。结果回复竟依然是,只租给一家人,不考虑合租,麻烦。

事情发展到后来业主拒绝已不再是新鲜事,甚至业主一开门看到中介领着我们两个姑娘就文质彬彬地对中介说:“对不起你们可能没有沟通好,我之前跟你们同事说过我只租给一家人,不考虑合租。”转身要走前,我把自己拉回平静,告诉业主,我和我的室友是同学,研究生毕业后就一直一起租房。如果他有这方面的顾虑,那我们就不打扰了。

这些天来,群租屋简易房里蜗居的外来务工人员纷纷选择返乡,同样作为外来务工人员的我,也常常在冬日寒风中骑着“小黄车”跟在中介电动车后面找房,想要再努把力,给自己一个安心留下来的机会,给自己一个不灰溜溜回老家的理由。可是谁能告诉我,在房子到期之前,有没有人愿意给两个大龄单身女青年一个堂堂正正合租的机会呢?(北京 枪枪)

雇护工照应老人

在盐城市大丰区人民医药住院部门口,每天总有很多介绍护工的中介人转来转去,只要看到有人办理住院手续,就紧紧跟在后面,“要找护工吗?我介绍的护工能吃苦,工价低,保满意”。这些中介人每介绍一个护工,向护工、需方各收费100元,就算完事。

在街市上,有不少挂牌的家政服务中介公司,租用一间门面房,摆放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门前放着一块戗牌,上面写着中介服务内容。这些家政公司介绍护工也只管收费,不提供护工身份、健康状况信息,不保证护工服务质量,收了介绍费就了事。中介收费没有统一标准,随便开价。有些人拎只皮包,整天在街上和医院门口转悠,也搞起了家政养老中介,他们也是只顾收费,不承担任何责任。

护工素质令人担忧。我母亲今年85岁,患高血压、脑梗,小便失禁,几乎瘫痪,生活不能自理。2016年,我还没有退休,妻子在家操劳家务,还要接送孙女上幼儿园,整天忙忙碌碌。母亲不能离人,为了照护好母亲,我通过家政公司中介雇了一位护工,每月工资2000元,包吃包住,有假期。她家住农村,67岁,离异,抽烟,有时喝点酒。她说家里有3亩多地,全部长的小麦,收割后就不再种地了,转租给村里人种植,专心做护工。她来我家不到一个月就发生了三件令人烦恼的事。一次,她把自来水流到洗衣机接线插座上,引发一声巨响,差点引起触电事故和火灾;另一次中午在做饭时,她在厨房外抽烟,忘了關闭煤气灶,锅内肉汤烧干了,锅底烧破,厨房烟雾弥漫,灶头喷着火光,差点引起煤气罐爆炸和火灾;前些天的一个傍晚,她搀我母亲到淋浴房洗澡,热水倒在盆里,由于她离开,我母亲滑倒,手、腿、脚被开水严重烫伤,住院治疗用去医药费近4000元,她为了赶回家收麦子,还冒充家属签字,把我母亲骗了出院。

本来想雇个护工把母亲照护好,减轻妻子负担,谁知事与愿违,花钱雇护工却增添了好多麻烦和烦恼,差点引发灾难。后来我在医院了解到,其他家庭雇护工,也发生过此类问题,护工素质差是普遍现象。护工大都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因不能承受种地等重体力劳动,来城里做护工。他们有的不识字,有的丧偶、离异,家庭条件较差,把到城里做护工当作一种谋生、赚钱的手段,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薄弱,护理能力、家务能力和心理素质都很差。特别是在被照护人不配合和家人有意见的时候,有些护工有情绪,就在暗中侵害老年人的权益,有的甚至使用暴力,打骂失能、失智老人。

據我所知,还有的女护工以照护丧偶老人为名,与老人做假夫妻,索要金项链、金戒指,骗取老人钱财。家政养老,社会有需求,是老龄事业和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家政养老仍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江苏盐城 戴文华)

在法院见习期间

大一结束的暑假,我去了县法院见习,在办公室里,一切听林姐安排。

由于是在执行局,整日电话铃声不断。电话不能不接,但执行局的法官们都最怕接电话,他们说有的当事人太难缠,一天打好几个电话来催,局里就这么几个人,声音都听熟了,一问着你便不肯放。于是,那个月所有的电话都归我接。少数询问案情的,我问清楚后转述,更多是催促立案和执行。这类就不需要问,只以些套话回之,“最近案子太多,得按顺序来”“我们会尽快的”“有进展会通知您”,诸如此类,每天都会重复十几遍。一次,电话那头是个老人,一听还未执行,就急了,道:“你们要是还这么拖着,我就把两个孩子都带去法院,你们养着好了,什么时候钱下来,我什么时候把孩子带走。”他们见我不大能应对,就拿过电话,凶了几句等老人挂断后叹了口气。其实他们虽然觉得心里烦,可也明白这钱对人家有多重要。某天早上,有个女人打了三次电话,均是刚接通就开始骂人,骂完说些寻死的话,后又上法院闹了几天,高高兴兴地拿着钱走了。

除了接听电话,我还负责去大厅接收当事人交来的申请书。从大门到二楼,一道安检,一道门禁,见习时间短,法院不会带去录指纹,每次收完资料要上楼,都让警卫大叔帮忙开门。林姐说,这主要是怕当事人闹到办公室,常有当事人认为只要法院判下来,直接去拿钱就成,并且你必须给我。实际法院哪有这些钱,对方没资金,法院就无法执行,可当事人不知道,他们只认准了法院,领不到钱就会三天两头去闹,带着一帮人去闹。

我接触的当事人大部分是农村背景的中老年人。许多没念过几年书,连字也不大识,更别提法律意识。资料准备、内容格式等都要一点一点地说,对“标的”“执行内容”等术语也不懂得。有个老人家,八个子女,无一愿意赡养她,她以前交了申请书,之后又来找执行局好几趟。判决书中让她的子女轮流赡养,却没人肯。执行局没辙,因为没有执行标的,总不能把人押着去。老人家听不懂,未改申请书,来了一次又一次。

早晨到办公室,常看到装满了一碗的烟头烟灰,几个法官总在加班,有时到晚上一两点,周末也加班。如果出车,好几天是见不到他们的。执行局十几个人,只有两个是女的一一她们通常不出车。大家都夜以继日地做事,案子仍积压了许多。工作,似乎怎么也做不完,可积压了那么多,似乎也是无大碍的。(重庆 六出)

猜你喜欢
执行局护工业主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上海市护工行业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模范护工
英国执行局模式评析
业主社区的兴起及其自主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