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对多模态教学的再认识

2017-12-28 19:13刘俊妮郭鸿雁
考试周刊 2017年38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感官多媒体教学

刘俊妮+郭鸿雁

摘要:由于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等的促进,多模态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势不可挡。本文通过观察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多模态课程的设计教学以及学生的多模态读写能力,揭示目前教学领域对于多模态教学存在的几点误区,旨在正确认识并充分,合理利用多模态教学模式教学及学习,发挥多模态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

一、 引言

随着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交际的多模态化现象日益凸显,这也促进了超越文字的多模态话语的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对不同模态话语的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代树兰,2011)。西方研究者们在1972年Harris 提出的话语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如动作、肢体、表情、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等符号系统)统统纳入此理论框架,形成一种全新的话语分析方法-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近几年,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国内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方面,形成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多模态教学。

多模态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多种模态参与教学,在意义构建中,各模态之间相互补充、彼此强化。多模态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过程,是教学主体之间的互动,教育客体之间的互动,以及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等。中小学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尽可能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学习并且培养学生使用多种资源学习的能力。Lim(2004)说,意义存在于各种资源符号,当我们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在意义构建上的使用是完全不够的,因为没有一种独立存在的符号可被人们完全理解。

二、 多模态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虽然多模态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但通过笔者观察和访谈发现,部分老师和学生对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常见误区有以下几点:

(一) 多模态教学并非多媒体教学

媒体是传递信息的手段,包括物理媒介和逻辑媒介。物理媒介指装载内容或信息的物理介质,如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硬盘等。而逻辑媒介指在物理媒介上装载内容或信息的编码手段,如文字、模拟音频流、数字音频流、图像、视频流等。是否是多媒体材料取决于是否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逻辑媒介参与信息编码。单逻辑媒介也叫单媒体,双逻辑媒介也叫双媒体,当然多逻辑媒介即为多媒体。

模态其实即为“感官”,用一种感官互动叫做单模态,用两种感官互动叫做双模态,用多个感官(视、听、触)进行交际则为多模态。顾曰国(2007)认为通过全方位的亲身经历而接触到的信息和多种感觉器官来获得的信息是可以强化记忆的。此处需要进一步解释多模态符号系统,它包括课堂中的一切教学资源,包括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颜色、布局、表情、肢体动作、音量、声调等。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的手段,而多模态教学则是一种侧重于互动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多模态教学的方式之一,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一定呈现的教学内容为多媒体,在实际课堂中,多媒体设备可能单纯地体现文字讲义,这时我们称之为单媒体内容。

(二) 多模态教学设计时并非模态的任意拼凑

选择好学模态设计教学过程时,一方面依赖于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对教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因为是否选择某个模态还取决于是否有效和在多大程度上有效的问题。

多模态选择遵循的原则是最优化原则、有效原则、适配原则、经济原则,其中最优化原则是首选原则。最优化原则是指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充分表达讲话者的意义,取得最佳效果。有效原则表示选择任何一个模态都要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前提,避免无效使用某个模态,或者其产生的负效应抵消或大于其正效应。适配原则表示在选择不同的模态时,需要考虑不同模态之间的配合,以获得最佳搭配效果。经济原则表示要以最小的代价为基础再选择模态的效果。此处简单介绍了模态选择需要遵循的原则,但是在实际教学和学习中,老师和学生们需要更进一步理解并加强练习提高模态选择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和学生或多或少地对多模态教学中模态的选择存在误解或认识片面。部分人们会认为教学选择模态时尽可能花哨、或者种类多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实质是人们对多模态的“多”理解误区,在模态选择时认为只要多则可实现多模态教学。正确理解多模态教学是合理及充分使用多模态教学的基础。

(三) 多模态教学是教学过程并非目的

多模態教学是多个感官与外界环境互动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同程度上强调视、听两个感官的互动,而忽略了“触”感的互动。此处的触觉即为让学习者全方位的接触感知学习内容和材料,进一步为记忆和理解打下基础。与此相反,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设计各种模态组合只是为了达到多模态教学的目的。只有对多模态教学具有全面的理解,才可以使得我们的课堂高效,并且创造价值。

三、 总结

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外语教学中,语言仍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占据统治地位,而其他模态知识在不同程度上起着辅助、衬托、强化和补充的作用。即使如此,单从语言角度设计课堂也是有缺陷的,必须将其他模态和语言组合来设计课堂的意义构建过程。正确认知多模态是使用多模态教学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了解其本质属性,清楚其独具一格之处,力争发挥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代树兰.关注多模态话语教学 提高学生交际能力[J].山东外语教学,2011,(3):45-46.

[2]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感官多媒体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感官训练纸模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