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大势,日益消弭的东西方艺术隔阂

2017-12-29 07:05雨田
收藏·拍卖 2017年7期
关键词:铜锣湾沃霍尔安迪

雨田

不知不觉间,本刊封面已变得日益抽象化,这也许是我们对于封面定义的次转变。从以往反复斟酌,选取具体的物像,到如今从艺术符号中甄选出局部的元素,或重组再现,或抽象变化表达。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我们如今更倾向于向读者传达范围更为广阔的收藏理念、潮流趋势或是市场信号,带给读者更多的认知延伸和自我思辨,而非仅仅推荐器物的美好与价值。

本期封面主体是艘插满旌旗的船只,注定与在众多期封面中显得尤为另类。这是一艘怎样的船?与背景的香港城市风景有何联系?

它是香港已经消逝的一道风景,这艘船是全球唯的船体天后庙,经常泊在铜锣湾避风塘供渔民膜拜。香港当地渔民出海前,有先拜天后保佑平安的习俗,香港自古是渔港,沿海岸天后庙有200多座,但此庙以船为庙,方便渔民上香者,只此问。随着近年铜锣湾避风塘填海工程的启动,此船庙已被拖走不复存在,并在岸上另觅地址重建新庙。为了保存这份记忆,一位艺术家用画笔将这座船庙记录了下来,就是这幅出自香港艺术家司徒乃钟之手的——《铜锣湾天后庙船》,当时应香港海事博物馆之邀而作,并被该馆收藏。

香港,立于当代艺术市场的十字路口

就如同铜锣湾船庙改造那样,在香港这座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传统与现代不断碰撞,并逐渐向后者转化的事例,正在不断上演。也许若干年后,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还需从千千万万的摄影和艺术作品中寻觅。而香港这座城市自身的不断变化更是我们所密切关注的,这个当年的小渔村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成国际大都会,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再到自1997年回归祖国后的20年间,她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直以来,香港作为中国大陆与世界联通的桥梁,同时也是外国透视中国的一扇窗,经贸繁盛带来的中西方文化碰撞造就了这座港口城市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性格。而随着近十年来中国艺术市场的极速发展,香港又次成为中西方交汇的十字路口,从早年苏富比、佳土得、巴塞尔拥抱中国市场,到近年中国内地拍卖诸强的国际化扩张,无不选择香港做为重要的桥头堡,新时期的“中西融合”在这里再次上演。

从今年香港佳土得春拍“融艺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中,似乎已见这样的大势,特别呈现的11幅战后及当代艺术作品,共成交10幅,有30%40%亚洲买家参与了西方艺术品的竞投。从纽约拍卖会到中国香港,中国藏家对西方艺术品的购藏路径又顺畅了很多。

有评论人士指出:中国香港艺术品市场更加国际化,与欧美市场的差别日益缩小。不仅东方藏家在接触和认知西方艺术家的作品,西方藏家也在重新理解中国当代艺术以及中国传统书画,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艺术品市场中探索自己的收藏体系。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东西方文化大交流、大碰撞,令原有的文化隔阂已无法再阻挡双方相互认知和融合的步伐,不仅艺术体系不再要相对望,艺术门类、表现手法、思想传达在边界上也不断被打破,相互交叉。于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公共艺术、影像艺术、多媒体艺术等诸多形式将使艺术门类的概念愈加模糊,取而代之是多样手段在艺术作品中的植入,消弭东西方彼此之问的距离。因而在弘扬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同时,我们也积极为读者解读各类新的艺术形式,欣赏国粹美好的同时,不妨将视野放之四海,也许又是一片新的收藏天地。自然,中西合璧、赏古鉴今也必会是未来的收藏大势。

争辩,谁能代表香港

回到本期封面的设计,基于上述艺术发展大势及收藏理念,我们选取司徒乃钟先生的国画作品《铜锣湾天后庙船》为元素,以船只局部作为画面主体,圆形轮廓除了平衡画面以外,更多是想表达以此透视香港这座城市发展的意味。无论从讨论过程到最终的画面呈现,此期的封面都充满了激烈的争论。最初的方案选取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的一张黑白照片作为主体,背后以维港风景为衬托,安迪沃霍尔曾在20世纪80年代到访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初方案正是选自这些当时拍摄的照片,而这些珍贵的照片5月在香港展场也引发不少关注。安迪·沃霍尔是在香港回归前到访香港的,30多年后的今天早已是另一番景象,我们是想以影像的方式唤起读者对香港回归20周年的关注。而最后确定的方案与前者不同,后者认为,安迪沃霍尔并不能代表香港,封面应该有香港本土艺术家的发声。而司徒乃钟先生不仅是香港著名的艺术家,其自身也正好是1997年从海外回到香港,并在回归后的20年中创作多幅带有香港风情的作品,而继承岭南画派一脉的他,在艺术上依旧保持“折贯中西、开创包容”的艺术理念,无论从个人阅历,还是作品风格,司徒乃钟的作品无疑更切合本期的专题和香港这座城市的文化面貌。

也许这种组合的艺术图式更能确切地表达我们的想法,“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都不过是为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其图像本身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從它背后,是否有进一步、更深入的关注思考。

(编辑/李木子)endprint

猜你喜欢
铜锣湾沃霍尔安迪
安迪·沃霍尔:超新星
安迪·沃霍尔的个人艺术史“成为安迪·沃霍尔”
“打小人”
Jay-Z的沃霍尔情怀
香港铜锣湾利园
机器人安迪
看电影
手机不通
第一次,在中国端详安迪·沃霍尔
陈智 重出江湖 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