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心理素质研究现状及对我军启示

2017-12-31 13:45陈玲丽陈瑞芬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我军战场心理素质

陈玲丽,陈瑞芬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4)

美军心理素质研究现状及对我军启示

陈玲丽,陈瑞芬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4)

综述了美军心理素质的研究进展,梳理了心理素质研究从平时到战时、应激控制到心理训练的脉络转向,引入了美军心理应战能力概念,针对我军目前心理素质研究现状探讨其对我军的启示,为我军面向实战、聚焦打赢育人才开展军事训练、加强军人战时心理素质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心理素质;美军;心理应战能力

外军军人心理素质的研究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悠久。美军对心理素质的关注重点,从军人选拔所需的心理素质,到作战人员的心理特质,到通过心理训练进行主动的战场心理准备,最后落脚到具有进攻意味的心理应战能力研究。我国军事心理学起步晚,基础相对薄弱。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军事心理学研究者才开始在军人群体中开展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本文介绍美军的军人心理素质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军事心理学开展联合作战军官的核心心理素质研究提供借鉴,为我军面向实战、着眼打赢育人才提供参考。

1 美军心理素质研究现状

1.1针对军人一般心理素质的选拔研究历史悠久

军事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所需要的军人心理素质与一般职业不同。军事人员的选拔可以追溯到一战,主要是征兵和选拔军官,使用的工具有认知能力测验和非认知能力测验两大类。研究发现,“适应良好的公民”(例如高自信和情绪稳定)以及“有男性爱好的人”(例如运动、驾驶、打猎)会成为“好的战士”[1]。目前美国陆军启动了一项称之为21世纪军人的研究项目,研究发现:除了军事职业倾向能力外,同级领导力、认知灵活性、自尊心等非认知特征也格外值得关注。

1.2由平时军人心理素质向战时心理素质转向明显

军人作战时(执行高风险军事行动时)会面对许多未知或不可控的因素,军人个体需要在保全生命的前提下高效完成任务,因此需要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并要求有核心的、可确认的心理素质。为高风险军事作业和特殊任务选拔和评估军事人员是心理学家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虽然所有的军事作业或训练都有高危险性,但Picano等认为,在火线交锋或进行战斗时,区别高危军事行动人员和普通军人是重要的,那些特别适合高风险军事行动的人员应该具备一系列特定的心理素质,而不管他们的具体任务或工作是什么,这些心理素质是高风险军事行动取得成功的关键[2],如抗压能力对于所有高风险军事行动人员成功完成任务都非常重要。Picano等研究了为数不多的已发表文献和未发表的从不同的评估和选拔项目中收集的有关心理素质的资料,确认了成功执行各种高风险军事行动的6个属性维度:性格沉稳、适应性强、团队合作能力、体能耐力、良好的判断和决策、内在动力;报道了结构式访谈在选拔高风险军事行动人员中的应用,主要评估动机、职业适合性、训练能力、心理稳定和性人格能力5个领域,其中心理稳定性包括:家庭稳定、个人和社会责任感、判断力、可信赖感;人格能力包括承受压力的能力、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正直和诚实、控制冲动的能力[3]。

1.3面向实战化的心理训练成为研究重点

当前心理训练的研究趋向于实战化,针对某一心理素质的战场心理训练成为研究热点和重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战场应激控制一直是研究焦点,但是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变化和军事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战场应激控制研究从“有病再医”的被动防护模式向构筑“主动反应全方位心理防护体系”的积极预防模式转变。Thompson和McCreary认为有关战场应激控制的心理学研究,最终落脚到提高战场心理准备(mental readiness)的训练计划上来[4]。对某一心理素质的战场心理训练研究逐渐兴起:如美军各军兵种开发的一系列针对心理韧性的训练计划、战斗行动压力控制计划、战场适应性训练、战场自信心与自豪感训练、战场团队协作以及战场勇气训练。美军认为,预防心身疾病、增强军队抗压能力,和事后心身疾病治疗及照顾相比,事前心理训练更为经济和有效,因此美国军方积极开展心理训练方案研究。2009年美军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军人心理韧性训练课程,2011年美军与哈佛大学合作,耗资3亿美元研究军人幸福课程教育训练体系[5]。

1.4趋于实战的心理应战能力的提出

纵观美军历年心理服务工作的重点:20世纪40年代前为救治,60年代为归队率,80年代为发病率,2000年以后为心理应战能力(Psychological coping to combat),美军较早提出“心理应战能力”[6],但是美军对外的说法一直很隐晦。心理应战能力是指参战或军事作业时发挥技战水平的心智行为的优化整合能力。其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要素、适应战争需要的人格特质、较强的自主调控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脑与行为协调能力、心理韧性、决策能力等。美军提出了提高心理应战能力的“4Cs”原则,即自信心(confidence)、注意力(concentration)、坚韧性(commitment)、调控(control)。美国本土有22个心理应战能力研究机构。

2 对我军的启示

我军心理素质研究相对薄弱,美军研究给我们如下启示:

2.1迫切需要从军人平时心理素质转向战时心理素质研究

在研究内容上,我军研究还停留在军人平时心理素质的层面,着重关注军事人员的心理选拔。以某军校心理学教研室为主要力量,针对飞行员、驾驶员、潜艇指挥员、初级军官、军校学员、雷达员的一般能力、职业特殊能力、个性特征、心身健康状况、职业适应性进行研究。我军关于军人一般心理素质研究逐步成型,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军开始军人一般心理素质相关研究,从不同的理论背景、侧重点和测量方法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军人心理素质理论和实践体系,但是,我军对战时心理素质的关注较少,仅见于几篇报道和两篇硕士论文[7—8]。随着战场环境和作战形态的变化,在实战化训练背景下,需要加强战时军人心理素质问题研究,探讨战场环境下所需的核心心理素质。

2.2大力加强对心理训练客体的研究

我军对心理训练具体方法的研究较多,但对训练客体(即训练哪些核心心理素质)的把握尚待加强。目前我军在军人心理素质测评方法、训练体系、训练内容、训练目标、训练手段和保障体系等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关于训练客体的探讨还不够,一些文献对训练客体的探讨还比较单一,缺乏对战场心理训练客体的深入探讨。呼吁在实战化训练背景下,加强对心理训练客体的研究,把握战场心理训练客体这一关键要素。

2.3亟待加强我军心理应战能力的开创性研究

目前我军尚未见到相关的心理应战能力的研究报道。全军在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的基础上,明确了实战化军事训练的内涵要求,进一步掀起实战化军事训练热潮。战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未来战争要求军人必须具备超强的体能、娴熟的技能、过硬的心理素质。推动实战化向纵深发展,必须全军上下合力,聚焦打赢育人才,大力培养和磨砺“能打仗、打胜仗”的联合作战人才。未来研究需要逐步趋向实战开展军人心理素质研究,聚焦打赢探讨联合作战军官的军人心理应战能力内涵结构。构建联合作战军官的心理应战能力指标体系,为实战化练兵提供重要抓手,为增强部队实战化军事训练效果提供助推剂作用,为落实实战化练兵提供实践路径。把联合作战军官的心理应战能力分为优、良、中、次、差若干个等级,以此作为评价标准,为实战化练兵立起刚性标准。扭住联合作战军官的心理应战能力这一关键环节,将大大提高官兵应对信息化战场的心力水平,掌握心理主动权以促进作战效能的最大化发挥。

[1] Janice H. Laurence,Michael D. Matthews.牛津军事心理学[M].杨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Picano JJ, Roland, RR, Rollins, KD, Williams, T. J. Sentence completion test verbal defensiveness as a predictor of success in military personnel selection[J]. Military Psychology, 2006 (18):207—218.

[3] Picano JJ, Roland, RR, Via, J., & Williams, TJ. Psychological suitability for high-risk military assignment[C]. Midwinter Meeting for the Society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San Jose, CA,2010.

[4] Thompson, MM, McCreary, DR. Enhancing mental readiness in military personnel[M]. Westport: Military life: The psychology of serving in peace and combat,2006:54-80.

[5] C. H. 肯尼迪, E. A. 左尔莫.军事心理学:临场与作战中的应用[M].贺岭峰,高旭辰,田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严进.全军“十三五”规划课题招标指南[C]. 上海:第三届强心论坛.健康军营中的心理服务会议手册,2016.

[7] 杜德章.军人战场心理素质及其训练初探[D]. 南京:南京政治学院,2009.

[8] 蔡轶.装甲兵战场心理适应性训练研究[D]. 南京:南京陆军指挥学院,2014.

TheProgressofPsychologicalQualityResearchinAmericanArmyanditsEnlightenment

CHEN Ling-li,CHEN Rui-fe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4,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in American army by reviewing these researches from peacetime to wartime and from stress control to mental training, and introduced the new concept of “psychological coping to combat”. It aims to explore the enlightenment to our army for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esent military training and the study of developing the soldier′s wartime psychological quality.

psychological quality; american army; psychological coping to combat

国防科技大学预研项目“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突发群体性事件危机管控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S16-03-21);国防科技大学学校教育教学课题“军校学员新训阶段心理适应状况变化及促进对策研究”(2014)

2017-02-17

陈玲丽(1978—),女,浙江温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军事训练心理学。

G804.8

:A

:1671-1300(2017)02-0071-03

猜你喜欢
我军战场心理素质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从我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联合作战卫勤动员准备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C-130:战场多面手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