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运用信息技术对突破高中地理教学重难点的作用

2017-12-31 10:19王慧颖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信息重难点信息技术

王慧颖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所以高中地理课程首先必须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经典性和继承性,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其次,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还要体现先进性、时代性和一定的超前性,要反映当前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体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强调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所以,教师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实施者,更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创新者,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技能、新的教学辅助手段、新的教学探究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合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不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还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教师将地理教学信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与学生构成一组地理教学交互系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教学信息以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形式按一定的结构方式在计算机中呈现,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给出的提示识记教学信息,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尤其对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有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

地理教学中,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尤其是一些自然规律,所跨空间大,学生想象起来有困难;还有,图形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包括各类地图、坐标图(两维、三维、多维)、等值线图、光照图、景观图、模式图、联系图等,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都需要学生掌握读图、析图能力,而只靠一支笔一张嘴一本地图册,是难以完成的;还有地理教学空间的广阔性,也是小小的教室容纳不下的,所以地理教学中会有野外考察、实地观测等,而这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条件实现;教学中强调要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是千篇一律的,要因人而异,要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就需要准备多种教学方式,并且还要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学要有学习评价,课堂练习、各种检测题的呈现,在传统的课堂上靠嘴说笔抄也有局限性。总之,地理教学中的这些重难点的解决,信息化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多媒体技术能大量、高速地传递地理教学中庞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视频、音频数据,模拟地理规律,演示地理动画。多媒体地理教学能够分解复杂的教学信息,使学生认知过程由难变易。地理教学难点多在自然地理部分,如“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等一些知识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有許多自然地理现象和规律远离学生生活的实际环境,学生理解起来很吃力,且容易遗忘。这些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以视频图像、动画演示出来后,复杂的地理知识就变成了形象具体、生动有趣的东西,因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正确而有效地运用好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是培养地理智能型、开拓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图形,尤其是各类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之母。就高中课本来讲,大小图形就有288幅,另外还有高中地图册和与之配套的一些图形。换句话说,如何掌握好这些图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高中地理知识的关键。如果用一般教学手段展示图的内容,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电教手段,就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地理教学中,利用GIS软件对地图的操作、简单查询和分析,可以辅助讲授特定的教学内容。如通过地图图层(主题)的操作、能直观地显示地理信息,描述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状态、要素间的因果关系等,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对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完成得好坏,是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1991年国家颁布《中小学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纲要》,目的就是要加强地理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要使德育教育融入地理知识的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有独到之处。例如在讲到环境问题一节内容时,把目前我国环境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视频音频展示出来,并与无污染的美好景观作对比,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爱国情感,保护环境的热情也会油然而生。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多媒体地理教学软件的教学信息不是单向线性流动,而是形成分支、链条式的网状流动结构。这有利于与地理学科相关和交叉学科知识的呈现,人机交互中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转跳信息模块,完成学习过程。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以往信息加工、获取和传递速度慢、容量小、方式单一的落后教学格局,以立体、交叉、高速、便捷和美观自然等优点而迅速受到各个领域的欢迎。把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地理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去完成中学地理教学任务,是教学中的一次改革,它能给地理教学带来生机、带来活力,能有效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形式。

猜你喜欢
教学信息重难点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融合HTML5技术实现智能化教学的运用研究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数据结构课堂上教学信息反馈机制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