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一课时)

2017-12-31 10:19张萍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分母板书物体

张萍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教科书45~48页,练习十一部分练习。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使学生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4.培养学生的抽象、慨括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若干,米尺一把。

教学过程

(一)教学分数的产生.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一位同学的身高,说一说用“米”作单位,测量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体会 分数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2.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人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请看课本第60页上面的插图(教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3.不单是测量物体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能用整数表示吗?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呢?

4.小结: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在进行测量、分物和计算的时候,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分数。

(二)教学分数的意义

1.以前,我们已经对分数进行过一些初步的认识,认识了几分之一,你能举例说出几个具体的分数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要掌握的内容是:(板书)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分数的意义。

(2)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出示教学图片,说说。每个图下面的 分别是

(1)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2)平均分成了几份?

(3)表示这样的几份的数?

3.如果把 改成 ,请在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板书:

(图片出示圆(饼)、线段)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是 ,三份是 。

出示长方形没平分图片,强调“平均分”。

(出示图片)一捆小棒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根是这捆小棒的 ,三份是 。

小组合作完成(每组拿到画有8个小圆圈的图)

请各小组拿出发的教具创造性地用阴影部分表示一个新分数,并说出表示的意义。

要求:(1)每小组找出新分数后相互说一说表示的意义,结束后我从每小组中抽出一人说说你们分的过程及你们得到的新分数的意义。

(2)时间为3分钟。

请每组汇报表演。

4.慨括

看来我们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拿来平均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拿来平均分,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同时板书单位“1”。

单位“1”与自然数1的区别(小组讨论,教师小结)

那么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分数,谁能说一说究竟什么叫分数?

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5.认识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

(1)你能在黑板这些分数中任意选一个分数,指出他的分子、分母,并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

板书:

6.巩固练习(略 )

(2)分数单位

回顧以前学过的自然数的单位,自然数的单位是几;7里面有几个1,26呢?

引出分数也有单位,像 其中的1份,即 ,就是它的分数单位。

小结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7.巩固练习

请说出下列分数的单位,并说出它含有几个分数单位。

8.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难的题都难不了大家,学习了这节课后,给你的朋友写封信,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同学们想一想,他该怎样写,小组合作。

完成后,请一至二小组同学上去念。

板书:

猜你喜欢
分母板书物体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找回“丢弃”的分母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多种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