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粮食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探析

2018-01-02 00:42甘光生
关键词:粮食高职专业

甘光生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中,就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提出了明确要求。社会和学校也已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责无旁贷的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粮食专业应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养成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以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为平台,采用多种途径,培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1 高职粮食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1.1 创新创业意愿不高

民以食为天。粮食以及粮食的安全,是我国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粮食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其安全、质量、储备、加工等重要性毋容置疑,其职业岗位对人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粮食行业是我国传统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就业面窄。因此,学生普遍认为该行业创新创业空间有限,也没有创新的必要,从而导致创新创业意愿不高。

1.2 创新创业能力不强

高职粮食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还是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技能操作机会少。而学生本来知识基础就不够扎实,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并不高,更谈不上通过理论学习去思考、研究、发现问题,创新式地解决问题。由于技能操作机会和时间有限,学生也失去了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显现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强。

1.3 创新创业成功率低

粮食专业学生普遍在行业内就业,受传统质量意识和行业风气影响,仅满足于一般质量的生产经营活动,既缺少创新意识,又缺少创新行动,更不可能出现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可粮食行业虽然是传统产业,但现在也都是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和经营,作为刚毕业或毕业几年的学生,无论是专业技术、创业经验、创业资金、创业团队等创业资源都非常缺乏,因此,很难创业成功。

2 高职粮食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2.1 创业背景与路径

安徽省蒙城县恒瑞面粉有限公司是伴随着国家粮食体制改革而诞生的,是由一帮粮食专业学生在经历了从国营粮食企业下岗的阵痛后,面临生存的危机,而于2004年注册成立的。公司创办之初,既无厂房设备,又无资金支撑,创业困难可想而知。无奈之下,这帮粮食专业学生,通过租赁一家已经停产的面粉加工点,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在国营企业练就的技术,亲自动手,将已经锈迹斑斑的生产设备修复运转,开始生产、销售,并注册“漆园”牌面粉商标,他们的初始创业终于成功了。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公司生产规模也在逐年翻翻,由最初的12t/d扩大到300t/d,由租赁别人企业到自己新建企业,创业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

2.2 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的创新,包括营销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经营思路创新,只有创新才是企业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2016年,在创业成功后,公司主动创新,将原有生产线创新升级,既是扩大生产规模,更是创新工艺、技术和产品,由原来加工通用粉,升级为生产系列专用粉和多种特色挂面。加强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目前,企业已经获得IS9001质量体系认证,产品已经获得“中国好粮油”品牌称号。创新升级后,已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增收利润,社会增加就业,同时还带动农民增收。

2.3 创新创业启示

恒瑞面粉有限公司创新创业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如下:①要科学组织和充分利用创业要素。② 坚持团队创业。公司股东全为粮食专业学生。③ 角色明晰,精诚团结。从董事长到部门经理均为股东和同学,但大家角色定位明晰,服从与合作意识强。自公司成立至今,同学们始终坚守在各自岗位,精诚团结。④ 不忘初心,坚守创业信念。全体创业成员至今不离不弃,无一撤资离职,誓与公司事业发展共存亡。 ⑤ 既要创业更要创新。创业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3 提升高职粮食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路径

3.1 转变认知观念,树立创新创业理念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特别是一些具有专业技术的科技人才。粮食行业虽然属于传统产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粮食产品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并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趋势。粮食产业紧跟时代步伐,也在转型升级,正朝着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急需一大批掌握粮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精湛,信息化水平较高,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粮食专业学生应敏锐地感知到时代和粮食行业的变化,转变对粮食行业的传统认知观念,牢固树立创新创业理念,把握时代赐予的创新创业机遇,实现创新创业理想。

3.2 丰富知识储备,奠定创新创业基础

创新创业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知识储备基础之上的,它是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但要掌握粮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知识,还要选学粮食产业上游的农业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学习粮食产业下游的食品专业知识。另外,随着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粮食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学生需要熟悉信息化、大数据在粮食工业中的应用。只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为创新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3.3 瞄准人才定位,突出实践技能培养

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已经非常明确,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学生不能通过科学研究创新,只能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创业。粮食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学校应该合理安排教学,突出实践技能培养,提供足够的实验实训设施,保障实践教学时数。妥善安排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让学生有足够的技能训练机会。学生在实践技能训练中,应独立操作,勤于思考,发现问题,用创新思维去解决问题,达到创新目的。

3.4 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创新创业目标

粮食专业本身具有高等工科专业的显著特征,粮食工程的生产技术与理论来源于生产实践,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创新、提高与发展。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必须到粮食生产一线接受检验。因此,学校与恒瑞面粉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实现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一方面,聘请公司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到校为学生授课,传授生产技术和创新创业经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另一方面,将公司作为校外实习基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独立操作,独自完成生产任务。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生通过对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工艺参数等存在的问题,总结分析,提出创新性改进意见,并进行技术革新,从而实现创新创业目标。

4 结束语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粮食产业紧跟时代步伐,正在转型升级。粮食专业院校理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要把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树立创新创业理念,打牢专业基础,涉猎关联学科知识,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在专业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创新,从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翟爱华,李丹,刘远洋. 粮食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J]. 农产品加工, 2015,(7):82-83.

[2] 李良.提升粮食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135-136.

[3] 何建秋.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探索路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8):59.

[4] 关二旗,卞科. 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3):146.

猜你喜欢
粮食高职专业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