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2018-01-02 21:31柯彩屏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培美曲塞激酶

柯彩屏

(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00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柯彩屏

(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000)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进行EGFR基因检测,筛选出首次确诊EGFR突变型晚期(Ⅲ~Ⅳ期)NSCLC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EGFR-TKI靶向治疗方法,先实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每两个周期评估一次疗效,共6个周期,病情进展(PD)及不能耐受毒副作用时进行EGFR-TKI靶向治疗。对照组始终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化疗,直至出现PD及不能耐受毒副作用时终止试验。观察两组化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76.9%)高于对照组(46.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6年7月,随访率100.0%,无失访。观察组一年PFS和OS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颅高压以及肝肾功能损害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后序贯EGFR-TKI靶向治疗是晚期NSCLC的有效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易于接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非小细胞肺癌

许多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可以有效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EGFR-TKI靶向治疗以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代表,可以在取得明显效果的同时避免伤害患者正常细胞[1,2],因此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有多组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是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有效预测因子[3],因此,EGFR基因突变状态对于是否采用EGFR-TKI靶向治疗具有很大影响。本文对EGFR突变型患者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EGFR-TKI靶向治疗和单纯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的效果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NSCLC患者共52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测确诊,且符合NSCLC诊断标准要求[4]。纳入标准:年龄18~75岁;经组织学诊断为肺癌并EGFR敏感突变(18/19/21位点突变)患者;有可评估病灶;PS0~1分者,预计生存期大于6个月;无严重心肺内科疾病;满足下列条件:ANC≥1.5×109/L,PLT≥70×109/L;肝肾功能各指标均为正常值上限的2倍。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6.3±4.1)岁;临床分期:Ⅲ期 30例,Ⅳ期22例;组织学类型:均为腺癌。

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EGFR-TKI靶向治疗的化疗方案。具体过程如下:第1天给予培美曲塞,静脉滴注,在30 min内滴完加入100 ml生理盐水的500 mg/m2的培美曲塞,治疗第1~3天给予顺铂75 mg/m2(总量),每两个周期评估一次疗效,共治疗6个周期,病情进展(PD)及不能耐受毒副作用时进行EGFR-TKI靶向治疗。6个周期后采用EGFR-TKI的代表药物吉非替尼治疗(250 mg,口服,1次/日),直至疗程结束。

对照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与观察组前6个周期的化疗方案相同。每两个周期评估一次疗效,出现PD及不能耐受毒副作用时终止治疗。

化疗开始后,要求患者定时做相应检查,包括尿、血常规,每隔3天查一次,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如骨髓抑制、呕吐、恶心等,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止吐、护肝等。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每两个周期进行一次评价,了解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主要终点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指标为客观缓解率(ORR)和总生存期(OS)[5]。

1.4 效果评估

肿瘤的治疗效果可以分为4种,即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以及进展(PD)[6]。无进展生存期(PFS)是指从化疗开始到疾病进展的时间,总生存期(OS)指从化疗开始到患者死亡或患者接受末次随访的时间。客观缓解率(ORR)=CR+PR[7]。对于不良反应则需要按照WHO相关分级标准,评估严重程度[8]。

1.5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76.9%,对照组为46.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n)

2.2 远期疗效

两组均随访至2016年7月,随访率100.0%,无失访。观察组一年 OS为 61.5%(16/26),对照组为 30.8%(8/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952,P=0.026);观察组一年PFS为53.8%(14/26),对照组为19.2%(5/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6.718,P=0.010);对照组总生存时间为(9.8±2.1)个月,观察组为(11.4±3.2)个月,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2.132,P=0.024);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2±2.5)个月,观察组为(5.3±2.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颅高压以及肝肾功能损害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 2)。

3 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有针对性地杀死肿瘤细胞的化疗方法更受人们青睐,因此,针对NSCLC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为代表(代表药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是阿糖胞苷类似物,主要作用于NSCLC肿瘤细胞的DNA合成期,因其具有在细胞内浓度自增强及掩蔽链终止的特点,故抗癌作用突出。培美曲塞也是经过许多试验研究证明比紫杉醇等传统化疗药物效果更佳的一线化疗药物。研究显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效果较好,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9]。本研究将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与EGFR-TKI治疗结合在一起,结果显示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较少,表明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EGFR-TKI靶向治疗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更易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EGFR-TKI靶向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说明在达到同样预期目标的情况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EGFR-TKI靶向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且对改善预后具有明显作用。作为能够预测吉非替尼疗效的重要因素,EGFR基因突变率可能因不同人种对吉非替尼的反应有明显差异,多数研究认为敏感性突变与吉非替尼疗效相关[10]。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总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后序贯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1]林宝钗,洪卫,张沂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晚期 NSCLC 的耐药机制及治疗对策[J].中国药学杂志,2013,48(7):501-504.

[2]孙宇,秦海峰,郭瑞,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获益后出现缓慢进展33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4(11):29-31.

[3]Zeng Y D,Zhang L,Liao H,et a1.Gefltinib alone or with concomitant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is from nonsmall-cell lung eancer:a retrospective study[J].Asian Pac J Cancer Prey,2012(13):909-914.

[4]邴雪,高卫,李明燕.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J].山东医药,2013,53(21):62-64.

[5]王春兰,王明华,刘明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5,36(2):55-62.

[6]刘哲峰,焦顺昌.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辅助治疗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7):751-754.

[7]林晓明,段林建,胡伶清,等.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肺腺癌临床疗效的 Meta 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0):13-15.

[8]胡云峰,张鸿毅,雷侠,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自噬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12):3011-3014.

[9]张雪艳,韩宝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处方药,2013(1):45-48.

[10]王大志,袁琳卉,郭成业,等.老年人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预测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5):48-51.

R734.2

B

1671-1246(2018)01-0156-02

猜你喜欢
培美曲塞激酶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在老年晚期肺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培美曲塞与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临床观察
培美曲塞单药全身化疗加局部放疗治疗老年晚期进展期泌尿系统肿瘤的疗效分析
黏着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着斑合成代谢中的作用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肺腺癌疗效的关系
Doublecortin样激酶-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