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超文本阅读教学分析

2018-01-02 08:42肖志军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超文本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肖志军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阅读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阅读由过去的纯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阅读方式的转变,使得语文教学也要在课外阅读教学上进行转型,不仅仅是阅读内容、教学手段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阅读观念、阅读结构的深刻变革。本文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贯彻超文本阅读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立足文本,从纵向探究,横向拓展等方面鼓励学生超越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超文本;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54-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1.超文本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1.1 新课标的呼唤。"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迎接新世纪对未来人才的挑战。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的责任。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前言"部分着重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超文本阅读教学"正是着眼于学习方式的改变,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超文本"的阅读来开拓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1.2 渐变的阅读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运,导致阅读方式的不断刷新。阅读材料不仅有以纸张为介质的各种文本,而且有了以屏幕为介质的光盘、网络等。阅读渠道除了传统文本外,大量的来自信息网络等现代传媒。学生正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多元化的熏陶,对此加以积极的引导,这是阅读教学的责任所在。"超文本阅读教学"正是为了提高21世纪学生的阅读能力。

1.3 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作为教材的文本,无疑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但也有其客观的局限,正如叶圣陶所说的那样,"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建构主义理论把知识看作是绝对真理,认为知识是一种假说,科学知识包含着真理,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即使是经典知识,它的正确性也是有一条件或范围的。知识在学生理解和接受前,对他们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因而学生对知识不能被动吸收,而应主动建构。超文本阅读教学正是要提供给学生一个鲜活的生动的大阅读"文本",构筑属于他们自己的为新世纪社会成员所需要的知识框架。

1.4 阅读的本体规律。过去,人们习惯于从单向和单纯的视角,认为阅读只是读者纯粹的"吸收"。这种"单程阅读论"违背了阅读活动的本体特征和自身规律。阅读体现的应当是读者和文本内外互动的"双重转化论"。即阅读不只是读物信息由外到内向读者的输入,它同时也是读者主体意识由内到外向"文本"的输出。"超文本"正是这种"输入"和"输出"双重转化的客观要求。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超越文本的过程。

2.超文本阅读教学方法与手段

2.1 自主学习法。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资源。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变老师的"讲堂"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学堂"。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主对课文信息进行处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书本和老师的思考,目的是产生自己的思考,个性张扬使自己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2.2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创设想象的情境,对于语文课来说非常重要。比如在《黄鹤楼送别》教学时,让学生回忆黄鹤楼边美丽的暮春三月的景象,接着让学生按照课文中对李白和孟浩然的动作描写进行模仿,让学生边朗读边通过动作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让学生走近离别的情境帮助学生获得对课文的情感体验。笔者抓住文本描写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孟浩然到了扬州之后会怎么样呢?李白看着孟浩然的船消失在长江的尽头,他的脑海里会怎么想呢?两位大诗人如果以后见面了,会怎么对话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文所描写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文的情感,品味古诗的意蕴。

2.3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是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情境,让一些学生担任角色,并出场表演。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的一种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模仿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上"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通过两种看体会诗人"有情在心口难开"的情感。在之后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模仿大诗人之间的对话,并配以相应的动作。入情入境感受二者依依惜别的情感。在学习完整篇课文之后,请全体学生站立,想象自己仿佛是大诗人李白,站在浩浩荡荡的长江边吟出膾炙人口的名诗。

2.4 诵读教学法。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千百年来,诵读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产物。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语文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但是母语教育传统中的"诵读教学"仍是我们当代语文课堂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鲁朝艺. 小学语文教学超文本理念大阅读策略[J]. 教育:文摘版, 2016(9):00265-00265.

[2] 杨洪. 小学语文古诗"超文本"阅读教学初探[J]. 中华少年, 2015(21).

[3] 傅晓艺, 周泽武. 小语阅读教学中的"超文本"艺术[J]. 科学咨询, 2016(35):88-89.endprint

猜你喜欢
超文本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应用超文本建构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组织能力
超文本阅读认知负荷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