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接触的心理收益与心理代价

2018-01-02 11:18鲍秀琴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

【摘 要】 文章叙述了跨文化接触的心理收益:文化框架的转换,行为策略的灵活性,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分析了跨文化接触的心理代价:刻板印象的威胁,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机制。探讨如何减弱刻板印象的威胁:尽量减少容易使个体唤起刻板印象的因素;修正刻板印象;建立认同安全环境。认为了解跨文化接触的心理收益与心理代价,把其应用到跨文化交流过程中,避开那些产生代价的因素从而畅享跨文化接触所带来的收益。

【关键词】 跨文化;心理收益;心理代价

一、引言

近年来,各国的交换生与留学生逐渐增多,他们在接受本国文化的同时也学习当地的文化并且进行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存在“大杂居,小聚居”,在小聚居之中又有“交错杂居”的特点。在这样的地域特征之下,各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频繁发生。因此,我国的跨文化接触不但具有大世界背景的特征,还具有多元民族文化的特色。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逐渐融合成一整体,这样的多元文化社会对人们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与挑战,个体需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才足以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跨文化研究给以说明。

我国的跨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际心理学研究新形势的影响下,中国心理学界自觉与国际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接轨,从跨文化的视角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较多成果。对于研究结果所存在的一些差异,在研究者之间也存在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这种差异并不存在种族的优劣之分,而是用文化之间的差异来解释研究结果所存在的差异;而有的解释则明显地持有我族中心主义的观点。对这些差异的解释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也得到了学者的关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随着全球联系的日益紧密和全球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生活已被放到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在跨文化接触日益频繁的今天,研究其带来的收益及代价具有极大的实际效用。

二、跨文化接触的心理收益

1、文化框架的转换

文化框架转换(CFS)最初是由Hong(2009)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文化构念受情境线索的驱动,对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认知与行为反应进行指导与调节。个体并不完全依赖某种文化构念,在特定情境下,人们仅利用了他们非常熟悉的部分来回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双文化者比单一文化者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强,因为他们可以根据环境所提供的线索做出不同的反应,当然这得归因于其自身对两种文化的了解,学会以不同的文化透镜来解释事件。环境中的文化线索能激活与其相对应的文化知识与经验,只有当下的情境与该激活的文化知识相适应时,双文化个体才会使用这种知识。可见,多文化个体会对线索做出有区别的反应。

许多研究表明,接触第二文化能够提高认知复杂性,促使人们在文化系统之间快速转换。而当双文化个体不断地进行文化框架转换时,这一经历将会触使这些个体积累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

2、行为策略的灵活性

双文化者除了能够转换框架外,相应的还能在转换文化框架下进行行为策略的灵活转换,以此来回应不断变化的文化情境线索。在跨文化接触过程中,双文化者会根据其所面对的对象选择自己的行為策略来适应对象的文化习惯。东亚文化是一个高语境的文化,它强调社会环境以及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而西方文化则是突出个性,强调自我。当一个熟悉这两种文化的个体在面对来自这两种文化中的人时,他会用与其文化相应的行为策略跟其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可以说,个体的这种行为灵活性能使其顺利地与另一个文化群体中的成员进行交流。

3、创造性与经验开放性

当人们反复地使用某一文化透镜来解释事件时,这样这一文化的长时可及性就得到了提高,当我们在进行创造性练习时,就很难摆脱这一长时可及性高的文化的影响。所以说传统文化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限制因素。人们要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就要去了解其他文化。因为某一知识在这一文化中是传统的,并不代表其在其他文化中也是传统的。

双文化个体可以根据环境提供的文化线索,自由转换文化构念与行为策略,由此积累丰富的多元文化经验。多元文化经验可以增强个体觉察、加工与组织文化信息的能力,摆脱单一、传统文化对创造性思维的束缚,从而提高个体的创造性(杨晓莉,刘力,张笑笑,2010)。

4、人际交往能力提升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地区在地域、经济、文化上的特殊性,造就了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不同的物质生活环境。这种外部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状况。研究发现,具有较强人际关系能力的个体在发展中将会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而较低人际关系能力的个体较难融入社会,成为更容易受攻击的对象(王连峰,2005)。人际关系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更有交往意愿,积极主动参与交往,并且表现出有效和适宜的交往行为,从而使自身与他人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的能力(王英春,2005)。在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做了这样一项研究(杨玲,曹莉莉,安花花,2012),选取分别来自多民族混合学校、单一少数民族学校以及一所普通中学的学生作为研究的被试,分别接受心理地位量表和中学生人际关系能力问卷的测试,结果发现混合学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分高于单一民族学校的学生,但与普通中学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多民族混合的背景创造了各民族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能够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积极态度与他人相处。

三、跨文化接触的心理代价

多元文化经验具有很大的积极价值,同时也具有潜在的消极效应,它可能会带来文化认同混乱和文化适应等问题。了解其带来的问题及其因素,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规避能带来潜在效应的因素,从而使人们都能在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受益。

1、刻板印象的威胁

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在人们头脑中存有的有关某一类人或群体成员的相对固定、简单化的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它常指导着人们的社会行为与认知。当两个人或者两种文化相遇后就会产生社会比较的可能性,随之群体差异也就产生了,这种群体差异可能会被具体化、夸大、固化为文化的刻板印象(赵志裕,康萤仪,2010)。刻板印象不一定有十足的科学依据,仅仅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关于某些群体的固定看法、偏见。它在提供给人们方便快捷地认识事物的同时,也带来了认识不够全面、客观、公正、以偏概全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endprint

刻板印象所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负面影响是刻板印象威胁。当个体感受到消极刻板印象的存在时,个体会担心自己的表现印证了这一消极印象从而损害个体在该领域的表现,这一现象称为刻板印象威胁(阮小林,张庆林等,2009)。研究者已经在众多的领域中发现了刻板印象威胁,有研究发现刻板印象威胁下非裔美国人的语文测验绩效低于欧裔美国人;在以汉族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环境中,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语言、文化等方面与汉族学生相比处于弱势地位,教育中存在着民族差异(滕星,马效义,2005);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刻板印象威胁存在于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文化中。

2、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机制

(1)刻板印象威胁唤起个体的动机水平。个体对于群体的认同程度越高,越害怕自己的表现会印证刻板印象,那么想摆脱这种威胁的期望值也就越高,动机的唤醒水平也随之增高。根据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Dodson,1908)的研究,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更高的动机水平会使工作效率的下降,也是刻板印象威胁形成的重要原因。

(2)降低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个体在完成某项任务时需要工作记忆的帮助,而工作记忆容量的减少将直接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因此当个体将一部分注意放在对于刻板印象的关注上时,则会减少放在工作记忆上的资源,这样也就促使了刻板印象威胁的产生。

3、刻板印象威胁的减弱

王沛、陈学锋认为刻板印象比较顽固,较少受意识的抑制,这说明较难对刻板印象威胁进行削弱(王沛,陈学峰,2003)。因此笔者将从刻板印象威胁的产生环节着手,逐步提出削弱的方法。

(1)尽量减少容易使个体唤起刻板印象的因素。Bodenhausen和Macrae(1998)认为,消除刻板印象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及时阻止刻板印象的激活,而不是当刻板印象产生后才控制它对行为产生的影响。在个体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时,减少使用带有刻板印象性质的敏感词语,如女生数学成绩不如男生;白人比黑人聪明等等。另外,避免在测试的问卷中提到关于种族或者性别的选项及题目。

(2)修正刻板印象。即使个体的刻板印象已经被激活,也要明确告知个体刻板印象是一种不理性的思维,是一种认知偏差,并引导个体放下对某一群体的成见,多将关注点放在任务的完成上而非刻板印象的结果上。王沛、陈学锋(2003)的研究表明,个体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控制刻板印象产生的威胁。可以通过让个体了解一切都是变化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者印象可以对一个人下定义,从而对负性刻板印象进行削弱。

(3)建立认同安全环境。为个体打造一个安全、公平、轻松的环境以减少刻板印象给他们带来的威胁感和不安全感。Davies,Spencer和Steele(2005)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安全的环境来降低个体印证消极刻板印象的风险,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发挥自我潜能,从而恢复在威胁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四、结论

跨文化接触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让我们自由地驰骋在不同的文化中,享受其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它又对那些在自己认同的领域有污名也即负面刻板印象的个体具有极大的威胁,使其在自己认同的领域没有卓越的表现。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了解了跨文化接触带来的收益及代价之后,我们要利用其产生各种影響的机制规避情境中潜在的威胁因素。对于代价而言,在其应对方法上已证实可以通过提供内群体榜样以及进行非评价性的解释来降低威胁的影响。同时,在山重水复之时也可以变通,转变自己能量投注的方向,说不定会有别样的风景。我们要充分利用其能带来收益的方面,基于杨玲等人的研究结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用多民族混合办学的教育模式,不但可以整合利用教学资源,而且能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帮助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形成各民族独具的特点,培养和促进民族地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Bodenhausen,G. V.,& Macrae,C. N. (1998). Stereotype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In R. S. Wyer Jr.,Advancesin social cognition ,11:1–52.

[2] Davies,P. G.,Spencer,S. J.,& Steele,C. M. (2005). Clearing theair: Identity safety moderates the effects of stereotype threat on women's leadership aspi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8,276–287.

[3] Hong,Y. (2009). A dynamic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ulture: Moving from describing culture to explaining culture. In R. Wyer,C-y. Chiu,& Y. Hong (Eds.),Understanding culture: Theor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p. 3–23).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4] 阮小林,张庆林,杜秀敏,崔茜.(2009).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j]. 心理科学进展.

[5] 王连峰.(2005).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校医,19(5).

[6] 王英春.(2005).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 博士学术论文,北京师范大学.

[7] 王沛,陈学锋.(2003). 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 心理科学,35(3)358–361.

[8] 杨玲,曹莉莉,卢倩,安花花.(2012).西北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地位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8(4).

[9] 杨晓莉,刘力,张笑笑.(2010).双文化个体的文化框架转换: 影响因素与结果[j]. 心理科学进展,18(5).

[10] 滕星,马效义. (2005). 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j]. 民族研究,5.10–18.

[11] 赵志裕,康萤仪. (2010). 文化社会心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鲍秀琴(1991-)女,汉族,贵州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实验员,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跨文化
外语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探析
跨文化传播何以可能与以何致胜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跨文化传播学理与实践的全景展现
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简笔画在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使用策略
跨文化外语教育研究概述
浅议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