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2018-01-02 13:31曾丽林创伟
文教资料 2017年26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曾丽+林创伟

摘 要: 目前,我国已进入“双一流大学”建设阶段,对高校教师的有效激励问题更显突出。针对我国高校师资存在的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本文提出应对不同水平的教师实施分类考核和激励,对新引进的教师实行“临聘+长聘”制度。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校教师 激励机制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决定首批建设双一流高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含自定学科)。

“双一流高校”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布局。党和政府将对“双一流”建设投入大量的经费,对高校提出高标准、高要求,可以说我国高校将迎来一个投入大、竞争激烈、考核严格的新时期。而“双一流”建设,归根到底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预见,为了搞好“双一流”建设,参与“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将掀起一波大力引进高水平教师的浪潮。那么如何激励这些新进的高水平教师,同时又保护好提高存量教师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一、我国高校存在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对高校的发展日益重视。近二三十年,我国高校迎来了爆发式发展的机会,高校的师资质量有了质的提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本科毕业可以在高校中任教;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硕士毕业还是可能在高校争取到教职,而到了现在,博士毕业可以说是本科院校的基本要求,某些名牌大学甚至要求是世界著名高校的海归博士。从上述可见,我国高校师资在短短二十年间就有了质的飞跃,但这也带来一些问题,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上述历史原因造成的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教师处于同一单位,接受同样制度的考核和激励。随着我国“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必将引进大量优秀教职员工,那么如何充分激励他们,使他们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呢?高校在人事体制、职称评聘、工资待遇、学术平台等方面应该做哪些改革以适应他们的要求呢?另外,原有存量的教师为所在高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部分教师限于基础、年龄等多方面的原因,在科研方面很难跟上高校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但是这部分教师往往教学经验丰富,服务社会能力较强,那么如何激励这部分教师,让他们继续发挥长处为高校服务,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

二、应对高校教师实施分类考核和激励

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壮大,可以说是高校百年基业的关键所在。针对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教师处于同一单位的现状,本文认为必须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不同水平的教师实施分类考核和激励。

1.对新招聘的教师,应考虑引入“非升即走”制度。

高校教师从事的是高度专业性的工作,高校教师不需要坐班,他(她)的工作有没有尽力是难以监督的[1]。“非升即走”加“终身教职”制度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教师提高努力程度的方法[2]。这种方法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普遍采取的方法。上海财经大学是国内较早引入这种做法,并取得较好成果的高校。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开始借鉴上海财经大学的做法,引入这种方式激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

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中,我们建议全面推广这一有效做法,就是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新招聘的教师(如果该教师没有正高职称)可以考虑给予两个聘期的考核时间(一个聘期一般为四年)。如果新招聘的年轻教师在两个聘期内未能晋升到高一级职称,就必须离开或者转到行政或者是教辅岗位。在此期间,该教师只是高校的“临聘”人员,该教师的工资福利,职称晋升等和高校的在编在岗教师完全相同,但是档案关系暂不调进,也就是暂不给予事业编制。只有在满足条件(即是在两个聘期内晋升高一级职称)时才给予正式事业编制和调入人事关系,即予以“长聘”。也就是说,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中,可以结合我国高校编制管理的特点,把西方高校的“非升即走”加“终身教职”制度变为“非升即走”加“临聘+长聘”制度。

对已经在编在岗的教师(也就是所谓“老人”),考虑到他们已有的对学校的贡献及学校的稳定,则不在这一群体实施“非升即走”制度。“老人”这一群体的管理是按照目前事业编制员工的管理和考核较为稳妥。当然,对“老人”这一群体必须予以有效的激励,以促使他们更好地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服务。

2.应考虑年纪较大的“老人”的发展,给予出路

近年来,高校教师的素质提高得非常快。现在能够进入高校工作(尤其是纳入“双一流建设”的高校)的往往都是海归博士或者是国内非常优秀的博士毕业生,但是在十几、二十年前,硕士毕业生,甚至是本科生都可以应聘担任高校教师。这部分教师为高校的发展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尤其是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可以说是为学校的发展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但是限于基础和年龄、精力等原因,早年进入高校任教的这部分老师,和近年来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相比,在科研能力上是有差距的。这部分老师往往职称较低,大多还是讲师,目前面临和比他们年轻十几岁、精力更好、科研训练更规范的年轻人的竞争,应该说压力是大的。他们能够竞争过这些年轻人,晋升职称的可能性较低。很容易导致这部分教师放弃努力。目前,这一群体的教师在高校教师中是有一定占比的。因此,高校必须考虑历史因素,为年龄较大的教师考虑职称晋升的出路。本文建议,对评副高职称的教师以45岁为界,评正高的教师50岁为界,分开进行评聘。让年轻人和年轻人竞争,有贡献、有资历的教师和他们情况类似的人竞争。不但有利于激励这一群体教师努力,而且有利于高校的和谐稳定。

3.对已评上职称的“老人”应加强考核,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所长。

已经评上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是高校教师激励中的难点。这点中外皆然,即使高等教育已经发展了几百年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这一问题。不同于年轻教师,有评职称的压力,甚至有“非升即走”的压力,评上职称的教师可以说已经功成名就。对这部分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激励和考核,对高校的事业发展关系重大。

本文建议,对这一部分高校教师的激励和考核,应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分类考核。对勇攀学术高峰的教师,应该为他们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支持他们搞好科研。对某些真正能起到学术带头人作用的教师,应该给他们配备科研助手,协助他们搭建好科研团队;对一些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教师,应鼓励他们多走出去,服务于政府、企业,多做横向课题;对一些教学经验丰富、上课非常好的教师,则应让他们上好课,培养好学生。也就是说,对已评上职称的“老人”,只要他(她)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社会服务方面能够发挥出所长,都是可以的,没必要用一把尺子度量,都要求这些教师去搞科研。对极少数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社会服务都没有任何作为,真的是在混日子的教师则应加强考核,并把考核落到实处。

4.应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人才的使用一样要“物尽其用”。在人才的使用和激励方面,应按照高校的实际情况和人才的发展特点使用和激励。我国高校现有人才结构中,中青年教师占大部分。这部分教师普遍受过更好的科研训练,具有更好的科研潜力。他们普遍有晋升职称的压力,搞好科研的动机很强。如果以后高校实行“非升即走”,这部分教师的科研压力和动力肯定会更大。因此,高校可以学习和借鉴中南大学等高校的做法,年轻教师不上课或者少上课。让年轻教师在最需要做科研,也最能做科研的时候放开手脚做科研。对于已经过了科研高峰期但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年长的教师,则应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教学上下功夫,真正把课上好,鼓励这部分老师多申报精品课程,多申报教学类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寇宗来,周敏.多任務激励与能力筛选:大学如何提供终身教职合同?[J].世界经济,2010(6).

[2]郑文全.剩余收益能够间接分享吗?——基于终身教职制度性质的系统解释[J].管理世界,2014(2).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GWTP-SY-2014-0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学研究项目(GWJY2017029)。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