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让生命灵动起来

2018-01-02 05:50许秋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回归生活初中生物生活化

许秋红

【内容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各科课程标准中的落实,对于生物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涵四个方面: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无一不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活化 回归生活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生物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拓宽知识面,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具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资料,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及规律,使学生形成“课堂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

例如:在讲授初一生物第一单元第一节《生物与生物学》时,我们可以运用大量实例让首次接触生物学的学生明白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生物作为各种技术设计和发明创造的原型,给人类许多启迪。“试管婴儿、生态农业、杂交水稻”等也越来越多地渗入我们的生活。如果再关注些科技的发展,学生不难发现“海稻之父陈日胜”、“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等人的一系列研究都离不开生物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生物学的最新研究发现,增加学生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采用新闻播报、资料分析、微视频等形式创设生活化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如果我们能在课前多着笔墨,多动脑筋,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教学中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成立学习小组,分享生活化经验

近年来,我校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落实“三学生本”课堂教学主张,即以“学生、学习、学习效率”为核心,着力推进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精神得到了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也进一步得到了培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联系生活经验,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任务分工,努力追求“课堂活,学生动,效果显”的课堂目标。例如:在“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糖拌番茄,凉拌黄瓜,话梅萝卜等家常菜肴对植物器官吸水和失水现象进行分析,随后让每组认领实验的材料和用具,决定本组研究的溶液浓度的大小,然后小组成员讨论形成实验方案后,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最后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做实验结果交流,共享实验所得。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拍摄实验照片,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实时呈现实现过程和结果,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是否存在不足,以及如何来完善实验。学生合作学习,科学评价,相互激励,充分凸显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挖掘教材内容,打造生活化课堂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可以在课堂上挖掘的生活化的事例很多: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巴氏灭菌法在牛奶、果汁等食品领域有很大的运用;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至今在医学上仍有广泛应用;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些科学家的故事不仅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生活常识,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优秀品质。再如,从生活中糖拌番茄这一现象来分析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通过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来分析在生活中应该在哪个时间段进行运动锻炼为好;通过学习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制定一日三餐的合理食谱;通过学习现场急救的知识来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很好地应对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事件的发生。通过学习安全用药知识,来教会学生如何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如何判断药物的适用范围,是否在有效期内,从而确保生活中用药安全。总之,生物教材中可供挖掘的生活化的内容很多,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学习兴趣很浓,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实例,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领悟为什么要学、怎么学、如何学得更好,为高中生物教学更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視实践活动,提高生活化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人会认为教学回归生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使用生活中的实例作为教学素材。其实不然,将生活实例作为素材融入教学仅仅是做到知识的引入,而教学回归生活不仅仅要求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更要尽可能地促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这种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将知识迁移运用回生活中,真正体现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例如,结合近期在太仓举办的国际田联世界竞走锦标赛,和学生一起讨论“呼吸作用和现场急救”的相关知识:“为什么人在运动后会导致呼吸频率加快?为什么在赛道中途要设置食物补给站?为什么运动员要时不时往身上浇水?为什么下着雨,比赛还不暂停或延期?运动员在比赛中突发意外怎么处理?……”通过分析,学生一方面了解到呼吸作用的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另一方面也知道阴雨天反而是进行竞走比赛的合适天气;更重要的是能从中了解一般的急救常识,并从运动员身上学习其可贵的品质。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生活的世界是生动、鲜活的,也是受学生欢迎的。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努力做到使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才能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价值所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让每一个生命都灵动而舒展。

(作者单位: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回归生活初中生物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
构建生活课堂 彰显品德本色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