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研究现状分析

2018-01-02 10:40张睦龄
戏剧之家 2018年32期
关键词:布莱希特

张睦龄

【摘 要】布莱希特的名字首次出现在中国学术界是在1929年由《北新》第三卷第13期杂志刊登的一篇名为《最近的德国的剧坛》的文章上,原文作者不详。此后布莱希特的作品在国内偶有提及,但反响不大。布莱希特真正开始走进中国学者的视野,受到中国学界的关注,是在建国之后。

【关键词】布莱希特;中国学术界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2-0025-01

1962年4月黄佐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漫谈戏剧观》。它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观和戏剧理论,详细探讨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和破除生活幻觉的“第四堵墙”。作者明确指出布莱希特的戏剧是“一种主张使演员和角色之间,观众和演员之间,角色和演员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戏剧学派”,“间离效果”是“反对演员、角色、观众合二为一的技巧”。

自黄佐临之后,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不断被译介,不断被各时代的学者从各专业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对相关著作和文献的阅读和整理,笔者认为目前关于布莱希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布莱希特戏剧体系“Episches Theatre”中文译名的争议

学术界对布莱希特戏剧体系的中文命名一直意见不一。以黄佐临为代表的“传统派”将其译作“史诗剧”。张黎在1984年出版的《布莱希特研究》中说道:“史诗性的特点重在表现重大历史题材、英雄故事和宏大的叙事性结构。”而德语学者余匡复在1980年发表的《布莱希特建立的是“史诗剧”吗?》一文中对“史诗剧”译法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他首先指出“episches”的词根“episch”在六大德语大辞典中有四部仅存在“叙事的”一种解释;其次,作者指出布莱希特戏剧的分类与题材是否厚重、规模是否壮丽、结构是否宏伟无任何联系,它与传统的主要区别在于戏剧结构上“戏剧性”与“叙述性”的差异,而不是表现内容上的差别。“史诗剧”的译法没有抓住布莱希特戏剧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出发点。此后有学者根据布莱希特晚年作品与理论著作里所蕴含浓烈辩证色彩的特点,认为应将其更名为“辩证戏剧”。

二、对比分析布莱希特戏剧理论核心内容——“间离效果”与中国戏曲程式化表演的关系

中国学界从理论概念、理论溯源、社会意义、理想构建、审美原则等各角度对“间离效果”进行的研究已相当成熟,研究成果也颇丰硕,其中以推崇者居多,因此质疑者的声音就显得格外响亮。如王晓华发表的《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重新评价》一文对“间离”作为艺术手法的可行性提出质疑,认为它反对共鸣的演剧要求与艺术本身的发展逻辑相矛盾,不具有普遍适用意义。中国艺术家对“间离”理论的好感是出于一种政治策略的需要,它极具“艺术功力主义”的色彩。周宪在《布莱希特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一文里写道:“任意使用间离效果削弱了新时期戏剧本身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同时他也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适用性产生怀疑,认为“间离手法”让观众产生思考的本意与戏剧艺术宣传教育的社会功能相背离,它无法实现唤醒受众理性反思与批判的艺术目的。

三、从比较学角度将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与其他戏剧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布莱希特戏剧体系与斯坦尼、梅兰芳戏剧体系之间的对比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热衷探讨的课题。最早将三者进行横向比較的是黄临佐,他在1962年发表的《漫谈戏剧观》中首次提出了“戏剧观”的概念,并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兰芳、布莱希特的戏剧观并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认为斯坦尼的戏剧观是纯写实的,梅兰芳的是写意的,而布莱希特是“写实写意混合的戏剧观”。

到了八十年代,学者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的二元对话上。如丁扬忠发表的《布莱希特的戏剧观与中国戏曲》、《布莱希特为什么崇尚中国戏曲》中从表演方法、戏剧结构、观众与演员的关系等方面介绍了布莱希特对中国戏曲的评述,认为布莱希特“陌生化”的理论主张与中国戏曲表演方法之间有着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王捷的《布莱希特史诗剧对中国戏曲的借鉴》等论文则志在挖掘布莱希特剧本创作中所蕴含的中国戏曲的特征。九十年代之后,斯坦尼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陈世雄教授在2003年出版的学术专著《三角对话:斯坦尼、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中回顾了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三者之间的对话,总结了他们所代表的戏剧观念和美学体系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我国在吸收外国戏剧文化、开展文化交流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四、布莱希特与卢卡契关于现实主义之争引发的讨论

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研究是针对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布莱希特与卢卡契就现实主义理论展开的论战而言的。国内在八十年代前大致分为两派,一派完全否定卢卡契,把他视作“僵化的古典主义”;另一派则认为布莱希特与卢卡契并没有多大区别,他们的观点并非绝对对立,实质上是可以共存的。九十年代后学者更多的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布莱希特和卢卡契的现实主义观,认为他们的观点都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我们无需去批判谁对谁错,只需从中吸取经验,获得有益启迪。

总之,纵观这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大多是从观念出发,将精力集中在对布莱希特戏剧美学、戏剧观及其方法论意义的深度探讨上。然而布莱希特不是一位纯理论家,他的美学思想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他的戏剧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他具体创作的需要,是他创作实践的产物,因此,我们对布莱希特的研究不能脱离了具体作品概而呼之。多年来学术界对其具体戏剧作品研究上的学术成果实数寥寥,偶有提及也未做全面而系统的论述,鲜有扛鼎之作。

猜你喜欢
布莱希特
花园
献给母亲
论“间离效果”理论中演员的共鸣与反共鸣
新时期以来关于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的研究述评
陌生与间离——以孟京辉版话剧《茶馆》为例分析布莱希特的艺术理念
布莱希特为什么要提出“叙述体戏剧”?
布莱希特教育剧对剧场的应用
最精彩的发言
例谈高行健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