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途径研究

2018-01-03 12:29刘洋袁丽伟王韫慧
教师·中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培育途径创业精神高职院校

刘洋 袁丽伟 王韫慧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高职院校不仅是知识的孕育地,更是信息技术最先发展的地方之一,学校的教育体系、教师的教学手段与学生的思想观念都会受到这个时代的影响。加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实际,就高职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创业精神;培育途径

高职院校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培养与向社会输出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是当前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文章分析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具体途径。

一、大学生创业精神教育的界定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创业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思想意识教育,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与从事创业性事业所需要的创新思维、自立自强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高职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黄金阶段,学生有一个怎样创业精神对其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对大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对创业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界定还不够完善,但是大学生创业精神教育至少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大学生进行创业以及生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其人生走向与发展高度。善于思考、勇于探究是创业精准的核心要素。

(2)事业心。我们通过访谈多位成功企业家,发现他们身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进取精神,这是激励人前行、面对困难的精神支柱,也是进行创业的基础要素。

(3)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一个强大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一个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人。观察很多成功企业都是从无数次失败后成长起来的,这也是创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之一。

二、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走向成熟又还不够成熟,心理上有较明显的特征,情绪与情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经常用怀疑、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又極力想摆脱外界的约束与干涉。面对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与就业压力等考验,他们经常迷茫、无所适从,还有自我性、短期性与随意性的心理交织。总体来说,当前涉农大学生创业心理还不够成熟,没有充分认识到创业者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与素养。此外,精神信仰是人们做事与做人的行为标准与精神支柱,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当下社会里,我国高职学院的学生的精神信仰严重缺失,有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精神信仰可言,只是随着自己的喜好或者心情来做事。部分人缺乏有价值的精神信仰,精神世界比较空虚,注重物质的追求,不积极进取,只贪图一时的享乐,不能在校期间形成创业所需要的适应能力、坚强意志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

2.涉农专业没有将理论与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

涉农专业课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的科学,不仅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生活常识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每道问题背后都隐含着极其丰富的知识,其实这些问题就来源于生活,我们的任何知识其实都来自生活实践,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课堂上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际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相关调查可知,93.3%的涉农专业大学生认为创业精神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传授是分开的,此外,专业课教师也很少关心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也就是说当前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也没有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创业实践能力。

3.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有充分分析与探究大学生的特长、爱好以及各性等多方面因素,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心理差异。学生正处于发育的成熟阶段,不正确的管理方法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道德失范,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也会对其学习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就呈现出不同的心理与身体特征,许多教师忽视其主观能动性,很少关注激励客体行为产生的根本区别,无法解决学生学习与创业之间的矛盾,使得一些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也无法行动起来。

三、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路径分析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个性化需求

高职学生正处于一个成长的阶段,生理与心理的变化比较频繁。在当下各国文化相互融合与冲击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观念会受到很多思想潮流的影响。所以应注重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注重将专业技术与农业科技中所蕴含的商业价值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对农业领域的创业兴趣。此外,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学,将教学情境与人文情感相结合,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加强创业心理教育,提升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通过开设创业心理素质课程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自信、坚强、勇于面对困难等创业型人格。意识是一个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正确的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的作用,促进人们的成功,错误的意识则会对人具有阻碍的作用,抑制人们的前行。所以,需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尤其是高职学生,其正在处以成长的阶段,形成健康的心理对学生创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涉农专业课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涉农专业课程应该加强与创业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丰富理论教学内容,保证理论课程体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交叉融合的农业知识与创业知识体系,并且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点,引导学生对人与事都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观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践型人才。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当下社会与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当前只有通过恰当的创业教育来唤醒大学生创业意识,挖掘大学生潜能,培养他们创业精神,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才能培养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鞠剑峰,黄晓梅,曹延明.涉农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应用[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2):40-43.

[2]张俊玲.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案例评述——以20所职业院校典型案例为例[J].职教论坛,2013(3):21-24.

[3]楚琼湘.农业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基地建设策略——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2(22):6-8.

[4]吴衍涛,韩同吉,何 婧.高等农业院校“三步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98-700.

[5]张建军,李 霞,纪 明,等.涉农高职专业与企业人才共育有效机制探索——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涉农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为例[J].成人教育,2014(2):102-105.

猜你喜欢
培育途径创业精神高职院校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徐小平:硅谷创业精神与精英定义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