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烯B4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8-01-04 08:06李健业李军荣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年6期
关键词:大动脉白三烯硬化

李健业 李军荣

白三烯B4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李健业 李军荣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患者血浆白三烯B4(LTB4)水平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住院治疗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25例为病例组,根据血液采集时间进一步分为24 h组和14 d组,另选在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17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免疫法(ELISA)检测血浆LTB4的水平。结果病例组中24 h组及14 d组的血浆LTB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14 d组高于24 h组(F=117.55,P=0.000;t=10.18,P=0.000)。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TB4与脑梗死的发病呈正相关(P=0.000),而HDL与脑梗死的发病呈负相关(P=0.006)。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浆白三烯B4水平增高;白三烯B4可能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脑梗死 白三烯B4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复杂疾病。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病理改变,而炎症机制既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又是脑梗死发生的关键。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经5-脂氧合酶代谢途径的重要产物之一,是一种强大的促炎介质,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2]。目前白三烯被较多应用于气道炎症性疾病、肿瘤、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疾病的相关研究。关于白三烯B4与脑梗死患者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浆白三烯B4水平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住院治疗且初次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住院患者(病例组),入院后均予阿司匹林治疗。其它类型的脑梗死如小动脉闭塞型、心源性脑栓塞、其他原因所致脑梗死及不明原因型脑梗死等均排除在外。另外,既往有脑梗死病史、感染性疾病如哮喘、动脉炎、肿瘤、血压性疾病、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均在排除之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诊断依据神经系统检查、颈部血管彩超、颅脑CT/MR或DSA等检查,按TOAST分型标准进行。对照组为来自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的体检健康者,排除条件同病例组。所有入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采集 收集记录入选对象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等临床资料。

1.2.2 血清LTB4水平测定 采集脑梗死患者在发病24 h和14 d的空腹血液以及体检健康者的空腹血液。经抗凝后在4 ℃温度下,以3000转离心30 min后取上清,分装于-70 ℃冰箱保存。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免疫法)检测血清LTB4水平,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

2 结 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TC、HDL、LDL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病史及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病例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血浆白三烯B4水平分析

脑梗死患者24 h和14 d的血浆LTB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117.55,P=0.000),且阿司匹林治疗14d后脑梗死患者血浆LTB4水平高于发病24 h(t=10.18,P=0.000)(表2~3)。

表2 病例组和对照组LTB4血浆水平比较,pg/mL)

注:病例组中患者发病24 h为24 h组;予阿司匹林治疗14 d后为14 d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24 h组比较,△P<0.01

表3 病例组组间LTB4血浆水平比较,pg/mL)

注:与14 d组比较,*P<0.01

2.3 脑梗死与血浆LTB4及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分析

以组别为因变量,以LTB4及年龄、TG、TC、HDL、LDL等传统脑梗死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TB4与脑梗死的发病呈正相关(P=0.000),而HDL与脑梗死的发病呈负相关(P=0.006)(表4)。

表4 脑梗死与血浆LTB4及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是脂质沉积过程,炎症反应也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花生四烯酸的下游代谢产物如经环氧合酶途径产生的前列腺素及经5-脂氧化酶/白三烯途径产生的白三烯均通过不同炎症通路参与粥样斑块的形成、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破裂等过程[3-4],进而导致脑梗死发生。白三烯B4是白三烯中含量最高、作用最强的一类,其通过触发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激活,参与斑块炎症反应以及促进斑块纤维帽破裂[5]。

目前关于白三烯B4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一项针对汉族人群的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血白三烯B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对5-脂氧合酶基因型分组比较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另外,胡凯凯等[7]通过检测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白三烯水平,未发现2组之间存在差异。本研究只针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通过检测发现脑梗死患者血白三烯B4水平均有增高,且进一步比较阿司匹林治疗两周后其水平变化,发现2周后血白三烯B4水平高于发病初期。本研究推测其原因是,白三烯B4的升高可能与脑梗死后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阿司匹林作为环氧合酶抑制剂,是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来完成的,但其仅能阻断环氧合酶途径,却不能有效抑制5-脂氧化酶/白三烯途径(两条代谢途径遵循代偿机制),从而造成此代谢途径代偿性分流而致白三烯生成增多。因此,通过抑制该代谢途径或许能作为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靶点。目前已有关于白三烯受体抑制剂的实验性研究[8],结果发现通过抑制白三烯受体,降低白三烯B4水平,能够对不稳定斑块起到抑制作用。国内李丽芳等[9]通过研究孟鲁司特对动脉粥样硬化白鼠白三烯影响,亦得出类似结论。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与血白三烯水平呈正相关,而与HDL水平呈负相关,提示白三烯B4有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白三烯B4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白三烯水平在脑梗死发病2周内呈增高趋势。因此,通过药物手段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减少脑卒中后炎症反应,很有可能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治疗。另外,虽然本实验表明白三烯B4水平与脑梗死存在相关性,尚不能明确其是否是脑梗死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进行证实。

[1] Werz O,Steinhilber D.Therapeutic options for 5-lipoxygenase inhibitors[J].Pharmacol Ther,2006,112(3):701-718.

[2] Riccioni G,Back M,Capra V.Leukotrienes and antherosclerosis[J].Curr Drug Target,2010,11(7):882-887.

[3] Cipollone F,Mezzetti A,Fazia ML,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5-lipoxygenase expression and plaque instability in human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5,25(8):1665-1670.

[4] Burleigh ME,Babaev VR,Oates JA,et al.Cyclooxygenase-2 promotes early atherosclerotic lesion formation in LDL receptor-deficient mice[J].Circulation,2002,105(15):1816-1823.

[5] Zhou YJ,Wang JH,Li L,et al.Expanding expression of the 5-lipoxygenase/leukotriene B4 pathway in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of diabetic patients promotes plaque instability[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7,363(1):30-36.

[6] Wang G,Wang Y,Sun H,et al.Variants of the arachidonate 5-lipoxygenase-activating protein (ALOX5AP) gene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in Han Chinese of eastern China[J].J Biomed Res,2011,25(5):319-327.

[7] 胡凯凯,迟丽芬,易兴阳,等.浙江南部地区人群白三烯A4水解酶基因突变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5):368-372.

[8] Riccioni G,Bäck M.Leukotrienes as modifiers of preclinical atherosclerosis?[J].ScientificWorldJournal,2012.doi:10.110/2012/490968.

[9] 李丽芳,姜清茹,李桂忠,等.孟鲁司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白三烯的影响及意义[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5):431-434,封2.

R743.32

A

1007-0478(2017)06-0540-03

10.3969/j.issn.1007-0478.2017.06.016

2111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李健业 李军荣(通信作者)]

(2017-01-16收稿)

猜你喜欢
大动脉白三烯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汽车的大动脉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数字经济+中轴力量,广州未来十年发展大动脉在这!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给排水管防渗漏攻略 管好家居“大动脉”
孟鲁司特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大动脉转位能根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