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因素分析的地铁老线车站终端设备保养动态修程编制方法研究

2018-01-04 08:15王媛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24期
关键词:修程终端设备客流

王媛媛

[摘 要]随着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的深入发展,AFC终端设备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现行设备保养修程没有考虑到老线设备的特点,缺乏差异化和针对性安排,导致设备保养不到位,影响设备使用。因此,调整保养修程、提高保养效率,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保养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地铁;终端设备;保养;动态修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4.042

[中图分类号]F273;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4-00-02

1 设备保养动态修程编制背景

在地铁运营体系中,作为轨道交通核心组成的自动售检票(AFC)系统是直接面向乘客的服务窗口,也是统计运营收入和客流数据的基础平台。随着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的深入发展,客流节节攀升,一号线北区、南区、二号线等老线目前承载着繁重的旅客运输任务,作为影响乘客服务的第一道设备关卡,AFC终端设备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而南京地铁一、二号线自动检票系统开通运营已近十年,设备使用年限普遍较长,模块老化、失效风险较高。现行设备保养修程贯彻预防与检修相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AFC保修体系主要包括保养和维修兩部分内容。其中,保养可分为:双周检、月检、三月检、半年检、年检与三年检等;维修是指故障的维修,可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根据各车站月度客流数和故障数计算后,将全线设备按照车站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车站为重点车站AFC设备,二级车站为普通车站AFC设备,三级车站为各车站所有关闭的节能设备。按照车站级别的不同,采用不同级别的保养修程,即一个级别内的所有车站采取相同保养策略。现行保养策略的执行没有考虑到老线设备特点,缺乏差异化和针对性安排,仅对车站级别按照客流和故障进行分类,从而导致设备保养不到位,影响设备使用,制约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为改变这一状况,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保修体系,对于AFC的维护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AFC日常保养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分析多种因素,在设备故障风险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老线车站终端设备保养安排,结合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保养工作,提高保养工作效率、降低保养人力需求。

2 设备保养动态修程编制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本文所提出的动态修程编制方法,借鉴了六西格玛理论中的DMAIC方法(如图1所示),结合数据分析技术和质量控制(QC)小组理论,拟探索出在地铁文化背景下切实可行的老线车站终端设备保养动态修程编制方法。通过深入分析老线车站终端设备模块的保养特征,构建科学的分类体系和标准,以获得良好的保养效果、降低保养成本为目标进行老线车站终端设备保养模块的合理分类。

笔者前期充分考虑设备所处车站的地理位置、车站内的设备布局(阵列)、每个阵列及每台设备的使用频率、设备运行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等(如图2所示)。基于车站的类型分为地下站、地面站和高架站,地下站设备运营环境最优,考虑减少保养频次,高架站运营环境最劣,有必要增加设备保养频次。设备按照使用频次的高低,按照阵列来区分,同一线路内使用频次最高的设备阵列,需要增加保养,使用频次相对较低的设备阵列减少保养。对于同一阵列内的设备,也需要考虑设备所处在同一站厅内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通过调查设备布局、模块使用数据,形成了可行性报告,但是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因素有很多,单纯地增加或减少保养频次,会带来保养类别过多、保养人员易混淆等问题。

通过前期一系列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基于多因素分析的老线车站终端设备故障风险的主要因素。在历史维修保养记录、事件文件、交易文件等生产数据基础上,再综合考虑设备保养特征、使用年限、使用位置等内部因素和客流、季节变化等外部多种因素,以老线车站终端设备故障风险主要因素及其影响强度为目标进行故障风险的关联分析,对现有57个站1 879台自动售检票设备的324个保养模块,518项保养内容进行调整。将模块的使用寿命延长至少半年,提高系统可靠性和服务水平。

调整后的保养修程将车站按照车站类型进行区分,分为一级地下车站、二级地下车站、地面站和高架站,并根据车站类设备设计模块保养内容、时间周期等。以一级地下车站的使用量最高的闸机为例,将每两周一检的传感器、电路板,调整为一周一检等(见表1)。

3 设备保养动态修程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历史维修保养记录、事件文件、交易记录等生产数据的分析,结合设备保养特征、使用年限、使用位置等内部因素和客流、季节变化等外部多种因素,以老线车站终端设备故障风险主要因素及其影响强度为目标进行故障风险的关联分析,实现同类型设备不同车站、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差异化保养。笔者跟踪了月度保养规程的执行情况,并将其与此前无差异化的设备保养规程相比,据初步测算,目前的故障数基本持平。原先无差异化全覆盖的保养内容,以TVM(自动售检票系统)硬币识别模块为例,全月需耗时162小时,整后的保养内容,该模块月度保养耗时减少31小时,一方面节省了保养时间,解决保养人手不足的问题,使保养组的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保养工作做细做好;另一方面,合理调整保养规程,差异化区分同类型设备不同使用条件下的保养内容及周期,延长模块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稳定性。

4 结 语

基于多因素分析的老线车站终端设备保养动态修程编制方法的实现,就是为了在设备故障风险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老线车站终端设备保养安排,结合老线设备特点实施差异化、针对性保养,提高保养工作效率、降低保养人力需求。为发挥生产数据价值进行有益探索,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这也是地铁工作人员未来的工作方向。

猜你喜欢
修程终端设备客流
客流增多
16V280ZJA柴油机的修程与解体
视频监视系统新型终端设备接入方案
基于地铁不落轮璇床及洗车机高级修程研究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应用
车站信号系统终端设备整合及解决方案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
基于手持终端设备中软件通信架构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数据分析缺陷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