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R模式视角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分析

2018-01-04 01:20谢慧慧章芳芳
武术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内容动作

谢慧慧 章芳芳

摘要:文章基于SMCR信息传播模式,将高校武术教学视作一个信息传播过程。从武术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技术通道、学生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优化高校武术教学的策略,以期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SMCR 武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 2018) 9-0097-02

SMCR模式也叫贝罗模式,是由贝罗基于对社会学、心理学领域相关理论的应用发展而成的一种信息传播模式。这一模式明确了信息的传播效果并不是由传播过程中某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组成传播过程的信息源、信息、通道和接受者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的,传播过程中每一组成部分又受其自身因素的制约。[1]广义上,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非常广泛的传播活动,传播虽不一定都是教学活动,但教学活动却一定是一种传播。

1 加强信源维度建设

“M”意即信源(Source),是信息传播的起点。武术教师作为武术教学活动的传播者和发出方,对于进入传播系统的信息内容与质量,负有评价与审查的责任。武术教师的知识态度、传播技能、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教育传播效果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为确保传播信息的准性,充分发挥信息“把关人”的关键作用。武术教师应由经过武术教育系统培训合格或优异,掌握武术传播理论与方法,长期从事武术专项技能的专项人才担任。在知识技能储备方面,武术教师需不断扩宽自身的眼界,加强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吸收国内外经典的技术、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丰富自我的专业知识技能。在教学活动中,武术教师提前深入分析学生需要、动机、兴趣和价值观,将其与教学的知识技能特点相结合,准确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理、心理、认知过程、技能掌握情况等变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武术教师要展現良好的教学风格,既要有个性气质,保持思维逻辑缜密,语言表达清晰流利,又要极富感染力,举止张弛有度,塑造自己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在社会系统支持方面,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逐步提升武术教师在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扩大武术教师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影响力。最后,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武术教师更应不断提升自我的威信,做到心正、言正、行正、身正,从德、智、能、行、等方面,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的赞同与社会的支持。

2 整合优质的信息课程

“M”意即信息(Message),是传播的内容。传播中的信息对应武术教学内容中知识、技术、战术等技能。优质的课程内容是武术教学建设的核心,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原动力。教学内容的成分、结构、符号、编码处理影响武术教学传播效果的因素。武术教学教学内容在成分上,要在调查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武术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改革适当地引入一些如健身气功、传统武术、武术搏击操等项目,以丰富现有教学内容。武术教师要精心选择每一个教学内容,精炼地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在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学生实战应用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参与武术运动的习惯。在保证武术课程内容构成精致化的同时,武术教师要注意各教学内容成分之间的关联性,使之形成一个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武术教学内容的结构,不仅要包括武术基本知识、武术技术,也要加强学生武术实战应用能力,强调学生团队合作与战术配合,培养学生的武术审美、武术哲学等文化素养,让学生体会武术教学环境中所蕴含的文化与艺术魅力。武术教学内容也可把单一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趣味体育活动,以游戏的方式促使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武术教学内容要用简单的语言、精炼的文字、风趣幽默言谈表达出来,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在武术动作教学中,采用的动感音乐伴奏代替枯燥的武术口令,利用悦耳优美的乐曲,将音乐节奏与武术动作节奏的相融合,进一步提高武术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3 选择适切的通道建设

“C”意即信道(Channel),传播信息的各种工具,如听觉通道、视觉通道、触觉通道等。信息的内容、符号及处理,必须选择适切的感觉器官通道载送。不同的感觉通道,在传播过程中有不同的传播优势。要明确感觉通道作用原理,根据每一个具体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选择适宜的通道形式表达,更为有效地刺激学习者。比如武术动作采用教师示范、视屏展播的形式,通过更形象、具体、连续性的视觉通道,更有利于让学生理解与记忆。同时,在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适宜选择不同的传播通道。在初期学习阶段,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通过视觉通道正确直观的示范表现,帮助学生掌握动作。在中期学习阶段,学生容易受到如有外人参观或比赛等新异刺激,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会重新出现,教师选用触觉通道,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纠正学生在动作中错误。在后期学习阶段,学生的动作基本巩固,教师选择简练言语的听觉通道,促进学生动作技术达到自动化程度。再者,不同学生对于传播通道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应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如有些学生喜欢视觉模仿学习,通过观看教师、视频资料以引起内心的联系与思考。有些学生倾向听觉与触觉模仿学习,通过语言、感触以加深记忆。其次,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教师可利用学生示范、团队教学比赛等不同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各种感觉通道积极参与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最后、武术教学环境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受到自身以及外界感觉通道之间的冲突与干扰。教师要注意各感觉通道之间有序、协调与配合向大脑的传播信息,避免多个通道同时利用时,容易存在通道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4 促进信宿的主动汲取

“R”意即信宿(Receiver),是信息的接受方。学生作为信宿,是传播过程的终端,是否主动参与接受信息内容的传播,是最终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所在。武术教学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第一,要重视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要关注学生爱表现自我性格特点,利用个人功夫秀、团队武术操、功夫舞台剧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投入武术教学的热情。武术来源于实战应用,客观上迎合了大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武术教学要充分发挥武术攻防技击的运动属性,加强武术实战对抗演练、格斗对抗,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让大学生在武术实践中去印证,实现心中自小而成的“功夫梦”。第二,要有意识地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使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利用优质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将教学内容做成短视频等形式公布于网上。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自学、自练,老师更多的责任是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合理地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自我的动作拍摄下来,彼此相互指导、及时发现自我动作中存在问题。同时,学生也可将教师的动作完整拍摄下来,以提供对比参考素材,利于课后复习巩固动作技能。第三,要加强武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时为学生提供解决途径与方法。借助校武术队、武术协会等学校体育组织,营造校园武术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内容动作
中华武术
动作描写要具体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武术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