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2018-01-05 08:49刘艳石韩立新宋少波何丽媛张宝柱
河北中医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西药钙片高脂血症

刘艳石 韩立新 宋少波 何丽媛 张宝柱

(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糖尿病科,天津 301500)

调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刘艳石 韩立新 宋少波 何丽媛 张宝柱

(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糖尿病科,天津 301500)

目的观察调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4例(后退出2例)予调脂汤口服治疗,西药组44例(后退出1例)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中西药组44例(后退出2例)予调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用药8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中西药组及中药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P<0.01),西药组治疗后乏力、倦怠、肢体沉重、胸闷脘痞、纳呆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P<0.01)。中西药组及中药组治疗后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TC、TG、LDL-C均降低,中西药组、中药组治疗后HDL-C升高(P<0.01);西药组治疗前后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治疗后TC、TG、LDL-C低于中药组,TC低于西药组(P<0.01,P<0.05),中药组治疗后LDL-C高于西药组(P<0.01)。结论调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能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及中医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调脂汤或阿托伐他汀钙片。

调脂汤;阿托伐他汀;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饮食结构的改变,代谢紊乱综合征(dysmetabolic syndrome,DMS)呈高发趋势,其中以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尤为突出。糖尿病患者多存在DMS,有调查显示DMS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高达50%~80%[1],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时出现,尤其是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时,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发病率较高[2-3],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2010-01—2015-01,我们采用调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44例,并与单用调脂汤治疗44例及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4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32例患者均为我院糖尿病科门诊(89例)及住院(43例)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西药组44例,男20例,女24例;年龄39~67岁,平均(50.3±11.2)岁;糖尿病病程4~19年,平均(8.6±3.1)年;高脂血症病程3~15年,平均(9.3±4.4)年。中药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35~68岁,平均(47.2±12.5)岁;糖尿病病程4~18年,平均(6.2±2.1)年;高脂血症病程3~12年,平均(7.2±3.1)年。西药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36~66岁,平均(46.1±10.3)岁;糖尿病病程4~20年,平均(8.1±4.2)年;高脂血症病程3~14年,平均(8.2±3.6)年。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4]:①具有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下降)加随机血糖≥11.1 mmol/L;②空腹血糖≥7.0 mmol/L;③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没有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2)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5]中高脂血症诊断标准:2周内经过2次检测空腹血清均总胆固醇(TC)≥6.22 mmol/L、甘油三酯(TG)≥2.2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4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 mmol/L。

1.2.2 中医辨证标准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关于中医痰瘀阻遏证型的诊断标准,主症:形体肥胖,全身困倦,肢体麻木疼痛;次症:头重如裹,倦怠乏力,肢体沉重,胸闷脘痞,心悸,纳呆呕恶。舌象:口唇舌黯或紫黯、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怒张。脉象:脉弦滑或弦涩。具有主症1项及以上或次症2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2.3 纳入标准 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符合高脂血症诊断标准;③符合中医痰瘀阻遏诊断标准。

1.2.4 排除标准 排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期以上或者眼底大面积新鲜出血,糖尿病足2级以上者;3个月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或酸性酸中毒、严重感染等急性并发症者。

1.3 治疗方法

1.3.1 中药组 予调脂汤口服治疗,药物组成:党参20 g,茯苓15 g,陈皮12 g,半夏12 g,泽泻12 g,决明子12 g,黄连10 g,竹茹12 g,山楂12 g,丹参12 g,红花12 g,炙甘草10 g。日1剂,由我院中药制剂室制备水煎剂,200 mL/袋,早晚各1袋,饭后温服。

1.3.2 西药组 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20 mg,每晚1次口服。

1.3.3 中西药组 予调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服法同上。

1.3.4 疗程及其他 3组均连续用药8周,用药前2周停用其他降脂药物。

1.4 观察指标

1.4.1 中医症状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制定中医症状评分表,症状包括乏力、倦怠、心悸、头重如裹、周身困倦、肢体麻木、肢体疼痛、肢体沉重、胸闷脘痞、纳呆、恶心,各症状按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记0、2、4、6分。

1.4.2 实验室指标 3组治疗前后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4.3 临床风险实验室观察指标 3组治疗前后抽血检验肌酸激酶(CK)及肝、肾功能,如观察期间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严重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出现转氨酶≥正常值的3倍、肾功能不全、CK≥正常值5倍,则退出试验。

2 结 果

2.1 病例完成情况 入组患者132例,实际完成研究者127例。中药组脱落2例,脱落原因为不能坚持服用汤药自动退出;西药组脱落1例,脱落原因为迁往外地生活自动退出;中西药组脱落2例,1例脱落原因为不能坚持服用汤药,1例未能按照试验要求服药剔除出组。

2.2 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西药组比较,△P<0.01

由表1可见,中西药组及中药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西药组治疗后乏力、倦怠、肢体沉重、胸闷脘痞、纳呆评分及总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西药组及中药组治疗后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3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比较 见表2。

中西药组(n=42)治疗前治疗后中药组(n=42)治疗前治疗后西药组(n=43)治疗前治疗后TC6.38±0.835.19±0.47∗6.35±0.795.62±0.48∗△△6.65±0.725.44±0.47∗△TG2.98±1.242.03±0.53∗2.97±1.152.32±0.63∗△△3.08±1.392.19±0.73∗LDL-C4.70±0.733.78±0.25∗4.61±0.434.07±0.23∗△△#4.65±0.363.87±0.26∗HDL-C0.97±0.081.02±0.07∗0.97±0.061.05±0.10∗0.96±0.130.98±0.06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中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1

由表2可见,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TC、TG、LDL-C均降低,中西药组、中药组治疗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治疗前后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治疗后TC、TG、LDL-C低于中药组,TC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中药组治疗后LDL-C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高浓度的TG及游离脂肪酸在动脉壁上沉着,使血管管腔变窄、壁变厚、变硬,造成相应器官供血不足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理改变。鉴于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早期有效防治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至关重要,有助于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选择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

糖尿病、高脂血症与DMS的关系类似于中医学消渴、脂浊与“高梁之疾”的关系。消渴和脂浊都可归属于“高梁之疾”,归其原因不外乎先天脾气不足,后天过食膏粱厚腻之品损伤脾胃而成消渴,正如《素问·奇病论》谈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有研究表明痰瘀互结为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关键病机[7],故我们筛选中医辨证为痰瘀阻遏证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选用临床经验用方调脂汤为中医药治疗方案,方中党参、茯苓、陈皮、半夏健脾燥湿化痰,泽泻、决明子利湿降浊,黄连、竹茹除烦燥湿,山楂、丹参、红花活血化瘀通络,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健脾除湿,活血行滞,标本兼顾,气血双调,共奏消痰祛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降血脂主要是通过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抑制体内脂肪的合成、促进脂肪的转运,以及影响脂肪的代谢等途径来起作用的[8-9];泽泻含三萜类化合物,可减少合成胆固醇原料乙酰辅酶A的生成[10],同时加速内源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解或影响肝脏的合成功能[11];山楂水煎剂可增加肝细胞微粒体及小肠黏膜匀浆中胆固醇生物合成限速酶活性[12];山楂含有的金丝桃苷和熊果酸均有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小鼠血清TC的作用,其降脂作用与其升高HDL-C百分比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关[13];山楂和黄芪可以通过可逆的磷酸化和脱磷酸化,实现对肝细胞微粒体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CHMGR)活力的抑制,起到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14];红花水提物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醇提物可降低TC[15];将丹参酚酸和山楂黄酮按不同比例配伍后均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LDL-C、TC/HDL-C水平,提高HDL-C、SOD水平,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配伍可增强降脂和抗氧化效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16]。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用药8周后,3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中药组和中西药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更大,说明服用调脂汤后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明显,单独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也有改善中医症状作用,但不如中药作用显著。3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中西药组改善最为显著;在治疗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组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西药组无明显变化。说明调脂汤在降脂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后表现出疗效叠加现象。阿托伐他汀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上调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同时还可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降低TC、LDL-C和载脂蛋白-B,有较弱的降低TG和轻度升高HDL-C的作用[17]。

本研究采用调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通过对调脂汤的中药药理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调脂汤的降脂作用具有明确的药理学基础,并且具有多靶点治疗途径,在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应用时,使得患者在TC、TG、LDL-C下降的同时升高了HDL-C,并且调脂汤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明显。综上,本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 Li ZY,Xu GB,Xia TA.Prevalence rate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dyslipidemia in a large professional population in Beijing[J].Atherosclerosis,2006,184(1):188-192.

[2] 杨曦东.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130-131.

[3] 尚玉清,王建华.代谢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28-30.

[4] Alberti KG,Zimmet PZ.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al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Diabet Med,1998,15(7):539-553.

[5]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

[7] 柳红芳,陶飞宝.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中医证候学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3):6-8.

[8] 郑雪君.中药降脂机理及祛脂途径初探[J].江西中医药,1996,27(3):60-61.

[9] 王宇辉,周超凡.中药降脂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3):184-186.

[10] 吴英恺,傅世英.心血管病学进展[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31.

[11] 郁相云,钟建华,张旭.泽泻降血脂药理作用及物质基础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250.

[12] 王树立.山楂、黄芪及刺五加对豚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8):483-484.

[13] 李贵海,孙敬勇,张希林,等.山楂降血脂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2,33(1):50-52.

[14] 楼锦英.中药降脂研究现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5):79-80.

[15] 成龙,梁日欣,杨滨,等.红花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和抗氧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9):25-27.

[16] 朱黎霞,王利胜,张英丰.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组分配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9-12.

[17] 杨宝峰.药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5-268.

10.3969/j.issn.1002-2619.2017.11.020

R587.1;R589.210.58

A

1002-2619(2017)11-1680-04

※ 项目来源: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2013—2014年度课题(编号:13163)

刘艳石(1983—),男,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

2017-05-22)

李珊珊)

猜你喜欢
中西药钙片高脂血症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实力坑娃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心绞痛疗效分析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