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区湿地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

2018-01-05 06:13訾昌相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5期
关键词:昭阳区山包全区

訾昌相

(昭阳区林业局,云南 昭通 657000)

昭阳区湿地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

訾昌相

(昭阳区林业局,云南 昭通 657000)

以遥感影像为依据进行现地核实,对昭阳区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昭阳区境内湿地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4种类型,共140个斑块,面积4 940.15 hm2;湿地植物类型有6个;湿地野生动物有黑颈鹤、白头鹤、金雕、苍鹰等310余种;分析湿地特点及分布规律。当前昭阳区湿地资源没有统一管理机构,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系统抗干扰能力弱,还未实行生态补偿。藉此提出相应建议。

湿地资源;类型;面积;分布;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生态补偿机制;昭阳区

1 自然地理条件

昭阳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总面积 216 700 hm2。全区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境内由于金沙江、牛栏江、洒渔河、盘河、螺马河等河流的切割,形成高差悬殊的山地和狭窄的河谷交错排列的复杂地形,最高海拔 3 364 m,最低海拔为600 m ,相对高差 2 764 m。区内空气干燥,气温低,降水少,干冷同季、雨热同期,属温带气候类型,具有典型的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年均温11.7℃,最冷月均温2.1℃,绝对最低温-13.3℃,年均降水量650~950 mm, 5—11月为雨季。

昭阳区境内土壤主要是由石灰岩、砂岩、玄武岩、页岩等发育而成的山地红壤、黄壤(黄红壤)、黄棕壤、棕壤,在河谷地区有燥红土,此外还有非地带性的紫色土分布。垂直分布较为明显,从河谷到高海拔依次出现燥红土、红壤(黄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草甸土等。

2 调查内容及方法

2.1 调查范围

调查昭阳区辖区范围内符合湿地定义的各类湿地资源,省级下达的108条线状湿地,45块面状湿地,包括面积为8 hm2(含8 hm2)以上的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 m以上、长度5 km以上的河流湿地。

2.2 调查类型

按照湿地的重要性和调查内容的不同,调查类型分为重点调查和一般调查,重点调查为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上游昭阳区段的湿地,其它湿地为一般调查。

2.3 调查内容

对列入调查范围的湿地调查其湿地型、湿地面积、空间分布、平均海拔、所属流域、水源补给状况、主要优势植被、土地权属、管理和利用现状、受威胁状况等。

2.4 外业调查

以昭阳区湿地调查斑块遥感解译图为依据,按照调查技术要求及内容,现地核实遥感判读结果,采集GPS坐标点、丈量河流平均宽度、拍摄照片、查漏补缺,绘制湿地界线、调查植被类型、优势植物、水源补给状况、土地所有权及保护现状,填写湿地斑块调查表。

2.5 内业处理

分别整理出各湿地斑块所拍摄的照片,对所采集的湿地植物标本或拍照物种进行鉴定;依据现地核实结果,利用ArcGIS 10.0软件对湿地斑块界线进行修正,对重新区划或新增湿地斑块进行矢量化转绘;按要求完成湿地调查表、照片表录入,建立湿地资源数据库。

3 结果与分析

3.1 湿地类型及面积

昭阳区位于金沙江下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的水系。根据湿地调查遥感解译图及现地核实结果,昭阳区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类湿地,7个湿地型(不含水田),共140个斑块,面积 4 940.15 hm2(表1)。

表1 昭阳区湿地资源统计

3.2 重点湿地类型及面积

昭阳区列为重点调查湿地包含大山包湿地区和长江干流湿地区,湿地总面积为 1 900.33 hm2。其中:大山包湿地区湿地面积为 1 753.06 hm2,长江干流湿地区湿地面积为147.27 hm2(表2)。

表2 昭阳区湿地面积统计

3.3 海拔 3 000 m以上的湿地类型及面积

昭阳区分布在海拔 3 000 m以上的湿地面积为 1 472.16 hm2,占全区湿地总面积的29.8%,全部分布在大山包湿地区。其中:河流湿地7.4 hm2,占全区河流湿地的0.48%; 沼泽湿地 1 102.86 hm2,占89.7%;人工湿地361.9 hm2,占16.84%。

3.4 湿地植被主要类型及分布

昭阳区湿地植物类型有6个:辣蓼群落(Form.Polygonumhydropiper) 、狗芽根群落(Form.Cynodondactylon),雀稗群落(Form.Leersia,Paspalum)、水葱群落(Form.Scripuspalustris)、灯心草群落(Form.Juncussp.)和莲子草群落(Form.Alternantherasessilis)。湿地植物共22科54种。

辣蓼群落分布于全区所有的湿地,包括面状湿地和线状湿地;水葱群系主要分于大山包湿地;狗芽根群落、雀稗群落、灯心草群落和莲子草群落主要分布于河流湿地。

3.5 湿地野生动物

昭阳区湿地动物分布主要以大山包重点湿地区为主,经查阅相关资料,全区有兽类、鸟类、两栖类、水生类动物等31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颈鹤(Grusnigricollis)、白头鹤(Grusmonacha)、白尾海雕(Haliaeetusalbicilla)、金雕(Aquilachrysaetos)、白肩雕(Aquilaheliaca)等5种,黑颈鹤(Grusnigricollis)和白尾海雕(Haliaeetusalbicilla)属全球性濒危物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灰鹤(Grusgrus)、苍鹰(Accipitergentilis)、雀鹰(Accipiternisus)、游隼(Falcoperegrinus)、普通鵟(Buteobuteo)、白尾鹞(Circuscyaneus)斑头鸺鹠(Glaucidiumcuculoides)、红腹角雉(Tragopanblythii),鸳鸯(Aixgalericulata)等9种。

3.6 湿地特点与分布规律

3.6.1湿地分布流域

昭阳区内河流由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含输水河)组成,属金沙江流域横江水系上段,主要为6个类型:

金沙江流域:该流域位于昭阳区西部边缘,沿牛栏江起流经昭阳区境内长33 km,直接流入金沙江的径流面积250.23 km2,占总面积的11.55%。

洒渔河流域:属横江水系,金沙江一级支流,河道总长64 km,流域面积635.39 km2,占总面积的29.32%。

盘河流域:盘河下游为大关河,金沙江二级支流,河道长25 km,流域面积153.8 km2,占总流域面积的7.1%。

渔洞流域:属洒渔河干流居乐河流域区,建有渔洞水库,蓄水3.64亿 m3,区境内河道长46.3 km,流域面积419.22 km2,占昭阳区总面积的19.35%。

箐门流域:位于昭阳区东北部,流域面积305.59 km2,占总流域面积的14.1%。

昭鲁河流域:发源于鲁甸县文屏镇,主河道长26 km,区境内流域面积402.77 km2,占总面积的18.58%。

3.6.2湿地特点

全区湿地面积 4 940.15 h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28%。其中:河流湿地面积 1 541.44 hm2,占全区湿地面积的31.2%;湖泊湿地21.16 hm2,占全区湿地面积的0.43%;沼泽湿地 1 229.38 hm2,占全区湿地面积的24.89%;人工湿地 2 148.17 hm2,占全区湿地面积的43.48%。

从湿地类型分布来看,全区河流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湿地较多,湖泊湿地少,这是由昭阳区特有的地形地貌确定的,属滇东北中山山脉原地貌亚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形成大量的沟谷、小溪,所有永久性河流都注入金沙江。人工湿地多是为了解决农业灌溉水源补给所修建的水库、水渠。

3.7 湿地动态变化状况

昭阳区1999年第一次湿地调查时共有108条线状湿地和45块面状湿地,此次调查为94条线状湿地和46块面状湿地,较第一次减少14条线状湿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对水利设施的投入,部分沟渠采用三面光的方式进行修建,平均宽度低于10 m;增加1块面状湿地,为昭阳区望海公园,水体面积超过8 hm2。

4 湿地管理现状

4.1 缺乏湿地统一管理机构

目前,大山包黑颈鹤保护区管理局负责大山包国际湿地的管理,区水务局管水资源,农业局管鱼类,环保管水质,多部门分别管理,缺乏专门的湿地管理机构。

4.2 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幅度较大

由于群众湿地保护意识不强,乱捕滥猎突出,水生动植物种群和数量锐减,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4.3 湿地缺乏系统规划利用

全区湿地资源缺乏系统、详实的专业性调查和分级保护区划。湿地资源被开发利用后,受人为干扰较为明显,湿地动植物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被打破,生长繁衍受到严重威胁;加之,群众没有湿地资源保护意识,利用电击、药毒等乱猎湿地野生动物现象特别严重,许多珍稀的鱼类逐渐减少。

4.4 部分湿地和湿地物种未纳入管理

由于面积不足8 hm2的人工湿地及宽度10 m以下、长度5 km以下的河流湿地未列入调查,下步在湿地管理和湿地生态补偿时难以列入专门的保护范围。除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专门的保护机构外,其它昭阳区特有物种未列入保护,如海竹、钱氏钩虾等。

4.5 湿地生态系统抗干扰力减弱

20世纪50年代,昭阳区拥有广阔的湿地面积,湿地生态环境较好,抗干扰能力强。60年代后,由于人口急增,大面积的湿地被开沟排水后进行农作物种植,导致湿地面积锐减,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近年来,伴随着各项生态工程及相关措施的实施,昭阳区湿地面积得到了初步恢复,但湿地生态环境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各种湿地环境中植被群落较为稀少,连续的大旱、水资源开发、过度放牧、旅游开发等自然或人为因子的存在,使得湿地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依然十分脆弱。

4.6 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

全区除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实施333 hm2的退耕还湿外,其它地区未实施退耕还湿项目和实行生态补偿。

4.7 缺乏湿地专项保护经费

全区除大山包湿地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有专项保护经费外,其它湿地由区林业局野保办管理,没有专项经费。

5 建议

5.1 建立湿地资源管理保护专门机构

建立一个湿地管理部门,落实编制和管理人员,明确与湿地资源保护利用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目前,昭通市已成立湿地管理机构,但昭阳区由于编制原因迟迟未组建湿地保护机构,应尽快落实编制,组建湿地保护办,实现管理体制的规范,同时协调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行动,认真履行好各自与湿地保护有关的工作。

5.2 加大湿地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材料等进行宣传,使社区群众认识湿地、了解湿地、爱护湿地,自觉参与保护湿地;利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规范群众有关湿地方面的社会活动;加强社区的有效监督,逐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程度挖掘,社会义务的最充分体现,社会体系的最广泛介入,最终实现社区共管。

5.3 加强监测体系建设

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监测、监控、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大执法巡护力度,减少非法侵占湿地行为的发生,切实保护湿地资源;建设湿地资源观测实时监控系统,对湿地生物群落、种群、物种类型进行定点、定时、定位监测,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养分循环、水分循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观测,以及高原湿地恢复的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实施严格的资源生态红线制度,严厉打击开垦、排水、填埋等破坏天然湿地的行为,禁止擅自进行不合理利用、改变天然湿地用途的行为。

5.4 进行湿地功能区划

对湿地资源进行总体规划,明确各湿地保护利用部门的责、权、利,要明确规定不容许开发的特殊类型湿地,明确可以开发的湿地资源的类型、最大开发限度等,使开发利用不超过湿地的最大承受力;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技术措施,调整湿地利用的空间组织关系,提高湿地利用效率,优化区域湿地利用结构,实现湿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5.5 实施湿地恢复重建工程

对湿地功能退化的地块,通过湿地保护和恢复重建,以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针对不同湿地类型实施恢复重建工程,如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优化湿地植被组成、调整种养模式、清淤扩库、疏浚河道等工程措施。将昭阳区十三五期间新建设的姣子沟水库、黑石罗水库、边箐水库提前纳入湿地建设规划。

5.6 完善补偿机制

通过“退耕还湿”和湿地生态补偿,不断完善补偿机制,妥善解决好湿地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补偿的标准可以按以下方法估算:以退耕还湿农民的收益损失作为补偿的下限,不低于退耕还林补助标准进行补偿。对于居住在重要湿地核心区的群众采取易地搬迁方式。

5.7 建立湿地保护资金保障制度

1)将湿地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建设;3)建设渔洞水库、大山包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按市场机制运作,在不破坏湿地和有利于保护湿地的基础上,实行多样的经营方式,增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活力,使湿地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使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拯救、恢复和发展。对在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

[1] 昭阳区林业局.昭阳区湿地资源调查报告[R].2013.

[2] 昭阳区林业局. 昭通市湿地资源调查报告[R].2014.

[3] 昭阳区林业局.昭阳区林业志[Z].2006.

[4]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昭阳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R].2016.

[5] 温庆忠,华朝朗.中国湿地资源(云南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5.

[6] 唐小平,黄桂林.中国湿地分类系统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3,16(5):97-101.

[7] 高兴国,李逢梅.大山包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动态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39-42.

[8] 任继周.云南大山包湿地的保护与发展思考[J].水资源研究,2009,30(4): 56-60.

[9] 杨忠兴.云南玉龙县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4,41(2): 51-54.

[10] 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湿地公约履约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Present Status and Protection Suggestions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Zhaoyang District

ZI Changxiang

(Zhaoyang Forestry Bureau, Zhaotong, Yunnan 657000, China)

This paper studied the wetland resources in Zhaoyang District based on the remote-sensing image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 types of wetland, including river, lake, marsh and constructed wetlands, with 140 patches and 4940.15 hm2, were investigated, and 6 species of wetland plants and more than 310 species of wetland animals, includingGrusnigricollis,Grusmonacha,AquilachrysaetosandAccipitergentiliswere discovered in Zhaoyang Distri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rules of wetland, and pointed out some problems on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low biodiversity, week capacity of resisting disturbance and vacant eco-compensation.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wetland resources; types; area; distribution;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 Zhaoyang District

2017-04-05;

2017-05-08.

訾昌相(1971-),男,云南昭阳区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及林业经营管理工作.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5.016

S757.2;S76;Q178.513

A

1671-3168(2017)05-0089-04

猜你喜欢
昭阳区山包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昭阳区苹果园杂草种类及管理方式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昭阳区总工会:举办职工气排球周末联赛初赛
昭阳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途径和方法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感恩大山包
大山包抒怀(组诗)
大山包让美丽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