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情境教学浅析

2018-01-05 11:29徐子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徐子明

【摘要】 初中作为教育阶段的一个关键时期,其教学手段必须反思过去之不足,联系人才核心素养的要求,对于自身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尤其在初中数学方面,此学科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十分关键,然而其不易理解性却加大了教学难度.因而,在许多学校中已经开始结合新型信息技术联合教学的方式进行数学教育,收效不错.

【关键词】 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情境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进步飞速,信息技术化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发展体现在教育领域,表现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尤为关注,因此,学生基础教育如何创新培养方式就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反思传统教育,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答题技巧,以及短时间内培养其毅力、重复性与提高分数上有鲜明作用,然而其弊端在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会令学生对于学习本身产生厌烦.须知道,学习乃是贯彻终身的事,兴趣和想法的差异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影响十分关键.

初中数学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特质,以培养其思维创新性为主要目的,辅之以必要的练习,重点在于学生真正领会数学知识并能加以利用.于是在反思传统教育方式后,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增加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一、创新情境教学,提升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革新逐渐要求教育工作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基于中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必须善于引导他们发现学习的乐趣所在,不然又将陷入枯燥乏味的背题训练中去,与学生素质培养的目的背道而驰.

在初中数学的教育上,学生从启蒙教育接受了数学语言一定的符号化与逻辑性的学科特点,但继续加深的知识层次会使理解难度加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现实的联系,创设情境模式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对于数学的接受度很有帮助.情境问题教学方式也在一些教学体系中有所实践,比如,以故事形式、游戏方式、类比问题、数学典故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1].在课堂上讲述数学名人在发现定理等过程中的逸事来提升抽象知识讲解中的趣味性,或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推动学生思考,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数学课堂脱离乏味,而且积极的问题提出方式可以使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一味被灌输知识点.

增加注意力会使做事效率显著提升,同理于数学情境教学,当学生的关注点不由自主被教授内容吸引时,这比起不断的重复性训练要高效得多.然而,传统的情境教学因其技术落后,其弊端也是不可忽略的.比如,课堂上插入诸多故事性、典故性内容时,不可避免会拖慢教学进程,学生的 学习时间有限,同时课业繁重,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还有其他课业兼重,因此拖慢的课程就会使教师非常头痛.另外,不同于小学教育,中学阶段知识技能上升了一个档次,许多知识点、逻辑体系无法轻易地利用常见方式进行类比、游戏教学,而这样的内容却会随着年级增长而越来越多,最终教师还是无法回避问题,选择了灌输式教学.因此,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而科技进步至今,信息科技的利用大大增强了生活中各项工作的效率,对于教育而言,善用技术也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同于过去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扩展了课堂内容,也化诸多难处为便宜,比如,过去常常占用课堂时间的几何教学教师手动画图理解,然而即使板书其上,学生对于几何问题的理解仍不尽如人意,但教师手动改图以辅助理解却会进一步消耗时间.而这一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同样在游戏、故事性等方面,现代科技也能使其趣味性加强,并能图文并茂,直接调动学生兴趣.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跟上科技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质.

二、善用信息技术,培养核心素养

数学的教育不能强硬地将概念嵌入学生大脑中去,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真正理解其理论,感受到符号化语言背后的实际效用,能徜徉在推理逻辑的海洋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塑造非常必要.而利用新型技术手段对于学生加深数学理解十分有效,以下将结合实际简述信息技术在数学情境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融合信息技术教学,提升空间想象

在利用新型信息技术改善教学质量中,几何画板的利用成效优秀.作为一种动态展示工具,其不拘泥于单纯的绘图形式,多项选择功能轻松应对诸多难解的数学题目,并且其展示方式对于学生理解几何概念效率极高.因其方便的操作模式,在展示时可以快速表达教师的思想,并能跟随学生思考展现不同图形变换,便于理解.不只是在几何教学上,同理于函数等教学方式,应用此种技术也可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增加大量思考时间,使教学内容不过于紧凑.

在教材“旋转”一节中,学生对于图形变换理解不深,也不容易从现实中直接借鉴体现图形变化,常常不易理解,不能展开空间想象.当这一问题遇到几何画板时就能容易地使学生直面观察到[2].

如图所示,在讲解图形旋转中心、旋转角的问题时,利用几何画板可以轻易展示点到点之间的变换.图中△OAB围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OEF,单纯通过平面图形不易理解旋转角和对应点,只要简单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图形动态旋转即可得到结果.

尽管数学的逻辑推理特性十分显著,但其也是一门重视“实验”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在于其实验性依托于思维和理论.但是,不可否认数学的学习需要大量严谨的推演、画图、计算,尤其是初中教学,许多教学内容都需要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来辅助理解.然而,过去的教学方式因技术的落后,只能通过教师苍白的语言描述或平面化的图形来进行想象,加大了理解难度.现在利用信息技術的进步,不只可以延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传达了另一种思维方式,将学生从固化的盲目接受中解脱出来,进入更深层的脑力活动中去,自主解决问题.

(二)发挥技术优势,延展教学内容

教育的期望在于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培养归根结底在于思维方式与能力的塑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期望,说到底是在构建其不断反思自我与寻找优势发展的能力.对应在基础教育上,一是要培植或保护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二是要引导学生在勇于提问的基础上能自主思考问题的解决.体现在数学教育上,情境教学便较好地融合了这两点,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解决.然而,深究其效用根本,其实就是延展了课堂内容,将刻板、条分缕析的教材内容化为学生易懂的、实际接触的、易联想的问题假设.如果加上学生之间的合作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利于学生探索问题、提出问题,同样有助于高效率沟通能力的培养.

但基于传统情境教学的难处,教学方式的创新就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与上述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几何空间想象的方式不同,教师应积极利用并发掘有效的教育资源,利用多重网络教学体系,便捷地进行学生课下复习监督以及课上教学内容延展.

例如,教师积极思考课程的情境创设,并利用技术进行游戏化模拟,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参与式教学的效率高,又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利用新媒体技术时,教师也应时时进行反思,不能只是将板书内容由黑板搬到屏幕上,继续僵化地灌输式教学,或只是增加一些收效甚微的动画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而应该真正地物尽其用,联合教学体系整体地进行教学内容规划,达到教育目的.

三、结束语

核心素质培养是社会进程加速必然重视的问题,中学阶段是学生由孩童迈入成年的关键时期,不能压抑学生个性特质,使其无法挖掘自身潜能而成为考试机器,应当重视学生本身的思维培养与能力构建.初中数学教育同样处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点,教师在重视成绩提升的同时,应尽量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反思过去教学方式的不足,结合现代新型信息技术改善教育质量,便是教育革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问题设计的探讨[J].数理化学习,2011(11):56-57.

[2]张亮.几何画板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J].数学教学研究,2017(36):28-32.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