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粘虫板对葡萄蓟马诱杀效果

2018-01-08 03:46时晓芳白先进谢太理曹雄军刘金标韩佳宇周咏梅郭荣荣
西南农业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粘虫蓟马间距

时晓芳,白先进,谢太理,曹雄军,刘金标,林 玲,韩佳宇,周咏梅,郭荣荣,成 果,张 瑛*

(1.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3.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7)

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粘虫板对葡萄蓟马诱杀效果

时晓芳1,白先进2,谢太理1,曹雄军1,刘金标1,林 玲1,韩佳宇1,周咏梅1,郭荣荣3,成 果1,张 瑛1*

(1.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3.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7)

【目的】了解广西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及其田间发生规律,为葡萄蓟马达到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桂葡3号’葡萄的两个生长季中,悬挂不同种类(蓝色、黄色、黄色信息素)、不同间距(3、4 和5 m)、不同高度(1、1.5 和2 m)的粘虫板,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调查粘虫板上蓟马的虫口数来评价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集效果。【结果】在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蓝色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作用好于黄色、黄色信息素粘虫板;蓝色粘虫板间距为4 m时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好于蓝色粘虫板间距为3 和5 m;悬挂高度为2 m的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较好;蓝色粘虫板的防治效果达到45.8 %~49.6 %。葡萄花期蓟马迅速增加,在幼果期前后达到最高峰,果实膨大期后葡萄蓟马虫口数逐渐减少。【结论】在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第2个生长季蓟马虫口数要高于第1个生长季,葡萄花期蓟马迅速增加,在幼果期前后达到最高峰,果实膨大期葡萄蓟马虫口数逐渐减少。通过悬挂蓝色粘虫板高度为2m,间距为4m来诱杀葡萄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49.6 %。

葡萄;一年两收;蓟马;粘虫板

【研究意义】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ra),我国有记载的蓟马种类约400余种[1],葡萄蓟马又叫烟蓟马(ThripstabaciLinderman)[2],葡萄蓟马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使各种作物受害严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3]。近年来,随着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的推广,广西葡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广西主栽的高效经济树种之一[4],白先进等[5]研究结果也表明葡萄蓟马对广西葡萄产业造成的损失也在加大,产量损失的同时葡萄果实的商品性也受到影响,蓟马对葡萄尤其是二茬果葡萄的生产的危害越来越大,严重时会导致二茬果颗粒无收。防控葡萄蓟马,对促进广西葡萄一年两收栽培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蓟马对颜色粘虫板有明显的趋向性,并且粘虫板是一种无公害、易操作的防治害虫的物理方法[6],是对现代市场的果品安全的一种适应性措施。色板诱杀是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而开发的一种害虫防治手段,是目前对蓟马等微小害虫种群动态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最为简单的方法之一[7-8]。但是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蓟马种类,蓟马的对颜色的趋向性也不同。周金花[6]在利用颜色板对田间葡萄主要害虫发生动态规律进行检测发现,蓟马类对紫色颜色版呈现非常强的偏好性。于法辉[9]在对橘园蓟马的诱捕试验中表明,深蓝色和蓝色粘虫板对橘园蓟马的引诱效果最好。【本研究切入点】近年来,随着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的推广,广西种植葡萄的面积在迅速增加,葡萄蓟马危害仍是葡萄园最主要的虫害,但随着国家的“农药化肥双减”政策的推广,有机、绿色的葡萄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悬挂粘虫板达到对葡萄蓟马的防控是农药减少的一个重要途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桂葡3号’葡萄一年两收的栽培模式下,探讨不同种类、不同高度、不同间距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情况的影响,以及粘虫板对蓟马的防控效果,探索有效的色板防控技术及葡萄蓟马的田间发生规律,为广西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葡萄蓟马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明阳双季葡萄示范基地进行,‘桂葡3号’葡萄为3年生植株,树势健壮,株行距3.3 m×4 m,采用水平棚架栽培,一字型修剪方式,常规田间管理。粘虫板有:蓝色、黄色,黄色信息素(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规格为25 cm×20 cm。

1.2 试验方法

不同粘虫板诱杀蓟马处理:蓝色、黄色、黄色信息素,间距为4 m,高度为1.8 m,每行为1个小区,3次重复;不同高度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处理:粘虫板距地表1、1.5 和2 m,间距为4 m,每行为1个小区,3次重复;不同间距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处理:粘虫板间距分别为3、4 和5 m,高度为1.8 m,每行为1个小区,3次重复。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试验均从每季新梢萌发3~4片开始调查,每2周调查1次,每行每次记载3张粘虫板总残虫量,3行分别记载,调查后更换新粘虫板,直到当季果采收后。防治效果计算公式:防治效果( %)=(对照组虫口数-试验组虫口数)/对照组虫口数×100。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不同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

在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对葡萄蓟马进行蓝色,黄色,黄色信息素粘虫板的趋向性研究,发现葡萄蓟马各种粘虫板的趋向性均不同(表1~2)。随着葡萄生长季的开始,葡萄蓟马虫口数增多,葡萄花期迅速增加,2个生长季均在幼果期前后5月9日与10月16日达到最高峰,每张板有114.4~148.8、130.4~160.2头,蓝色粘虫板在4月25日,5月9日,6月6月,10月16日,11月15日的对葡萄蓟马的诱杀作用均与黄色、黄色信息素板都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下同),果实膨大期之后葡萄蓟马虫口数开始减少。

表1 不同粘虫板在葡萄第1生长季对蓟马的诱杀效果

注:同一列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Note: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represen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same as below.

表2 不同粘虫板在葡萄第2生长季对蓟马的诱杀效果

表3 不同间距蓝色粘虫板在葡萄第1生长季对蓟马的诱杀效果

表4 不同间距蓝色粘虫板在葡萄第2生长季对蓟马的诱杀效果

2.2 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不同间距蓝色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

在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通过悬挂不同间距蓝色粘虫板调查葡萄蓟马趋向性,不同的悬挂间距对葡萄蓟马的诱杀作用不同(表3~4)。葡萄蓟马虫口数2个生长季均在幼果期前后即5月9日与10月16日达到最高峰,每张板有133.0~192.0、160.2~191.2头;间距4 m的蓝色粘虫板在4月25日,5月9日,5月23日,6月20日,9月30日,10月16日,11月1日,11月15日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均显著高于间距为3和5 m的蓝色粘虫板。

2.3 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不同高度蓝色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

从表5~6可知,在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通过悬挂不同高度蓝色粘虫板调查葡萄蓟马趋向性,不同的悬挂高度对葡萄蓟马的诱杀作用不同。葡萄蓟马虫口数2个生长季均在幼果期前后即5月9日与10月16日达到最高峰,每张板有130.4~162.2头、143.2~173.4头;悬挂高度为2米的粘虫板在3月28日,4月11日,4月25日,5月9日,6月6日,9月3日,10月16日,11月15日,11月29日与悬挂高度为1 m的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均达到显著性差异。

2.4 蓝色粘虫板的诱杀效果

蓝色粘虫板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组悬挂蓝色粘虫板高度为2 m,间距为4 m,每行为1个小区,3次重复;对照组选择同样环境下的3行葡萄树,不悬挂蓝色粘虫板;每行选择树势一致的3株树,每株随机取15张嫩绿叶片记录蓟马总残虫量,3行分别记载。从表7可知,在葡萄坐果前每隔2周调查1次,悬挂蓝色粘虫板区域与无悬挂蓝色粘虫板的区域调查出蓟马总残虫量均达到极显著性差异水平,蓝色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防治效果达到45.8 %~49.6 %。

表5 不同高度蓝色粘虫板在葡萄第1生长季对蓟马的诱杀效果

表6 不同高度蓝色粘虫板在葡萄第2生长季对蓟马的诱杀效果

表7 蓝色粘虫板对葡萄蓟马的诱杀效果

注:**表示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Note:**represent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

3 讨 论

一年两收栽培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葡萄生产方式,使广西等南方地区成为栽培葡萄的特别地区,有效提高了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随着一年两收栽培模式的推广,葡萄蓟马对葡萄产业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宋雅琴[10]调查得出葡萄蓟马在葡萄第1生长季危害较轻,在第2生长季危害严重。蓟马主要危害花序、嫩叶、幼果等,蓟马吸食汁液,造成果面木质化花纹,严重影响葡萄果实的商品性。本研究也认为在葡萄的第2个生长季蓟马虫口数较多,2个生长季中均是在花期迅速增加,幼果期前后达到最高峰,所以这段时间是防治蓟马的关键时期。白先进[5]通过4种杀虫剂来防治葡萄蓟马认为吡虫啉的药效最好,但是化学药剂过多使用,不仅使葡萄蓟马产生抗药性也会导致葡萄中有农药残留。

随着消费者对绿色、有机果蔬的强烈需求,生产中减少化学类农药的使用势在必行,通过在葡萄园悬挂颜色板来诱杀蓟马是防治蓟马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在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通过颜色板的设定来有效防控葡萄蓟马的研究尚未发现。本研究通过不同种类、不同间距、不同高度粘虫板调查其对葡萄蓟马的诱集作用,蓝色粘虫板对蓟马的诱集作用显著高于黄色粘虫板,黄色信息素板对蓟马也有较强的诱集作用,但是不稳定。杜玉宁等[9,11-14]在其他植物上的研究也认为蓝色粘虫板最吸引蓟马;杨挺[15]等认为黄色信息素板的诱杀效果虽不稳定,但总体优于普通蓝色粘虫板;孙猛[16]等则认为不同颜色粘虫板对不同颜色的切花月季上西花蓟马成虫的诱集效果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悬挂不同间距的蓝色粘虫板调查对葡萄蓟马的诱集作用发现,蓝板的间距为4 m时诱集作用最大,在多次调查中都优于蓝板间距为3或5 m时的诱集作用,达到显著性差异。这与于发辉[9]关于柑橘园八节蓟马的研究相一致。欧善生[12]通过不同高度粘虫板对丽花蓟马的防治效果研究认为,高于花蕾顶端10~30 cm的蓝色粘虫板诱杀丽花蓟马数量较多,本研究中粘虫板不同高度试验也表明高于葡萄顶端的粘虫板(2 m)诱杀效果最好,蓟马对粘虫板的趋向性不同的原因可能是蓟马的种类、粘虫板的形状、试验的果树物种及品种、试验地的气候、管理水平等不同而导致的。

4 结 论

在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第2个生长季蓟马虫口数要高于第1个生长季,均是在葡萄花期蓟马迅速增加,在葡萄幼果期前后达到最高峰,果实膨大期葡萄蓟马虫口数逐渐减少。建议通过悬挂蓝色粘虫板高度为2 m,间距为4 m来诱杀葡萄蓟马,防治可达49.6 %。

[1] 韩运发.中国经济昆虫志(缨翅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尚洪亮,王福莲,王文凯,等.我国蔬菜蓟马种类初步名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2):113-117.

[3]王健立,郑长英.8种杀虫剂对葡萄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4):300-302.

[4]林 玲,张 瑛,谢太理,等.葡萄新品种桂葡4号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5):617-621.

[5]白先进,宋雅琴,李红艳.4种杀虫剂防治葡萄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J].南方园艺,2010,21(6):29-32.

[6]周金花.10种色板对葡萄蚜虫和蓟马的诱捕效果[J].河北果树,2014(3):9-11.

[7]刘 平,张鹏宇,冯兴龙,等.昆虫的趋色性在虫害预测和防治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新疆阿克苏:2007:369-371.

[8]傅建炜,徐敦明,吴 玮,等.不同蔬菜害虫对色彩的趋性差异[J].昆虫知识,2005,42(5):532-533.

[9]于发辉.柑橘八节黄蓟马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7-30.

[10]宋雅琴,娄兵海,白先进,等.广西葡萄一年两收避雨模式下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J].南方园艺,2016,27(6):28-32.

[11]杜玉宁,黄慧玲,王晓菁,等.粘虫板在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对温室蓟马诱杀作用[J].北方园艺,2015(12):100-102.

[12]欧善生,简 峰,苏桂花,等.丽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及田间诱杀效果研究[J].植物保护,2012,38(6):174-177.

[13]刘 凌,陈 斌,李正跃,等.不同设置模式粘虫板对石榴园蓟马的诱杀效果研究[A].云南省昆虫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昆明:科学出版社,2009:231-237.

[14]余 玲,周曼青,林兆里,等.甘蔗蓟马发生特点及色板诱杀的初步研究[J].武夷科学,2011,12(27):89-94.

[15]杨 挺,巫 维,张 飒,等.不同粘虫板防治葡萄蓟马试验初报[J].植物保护,2016(2):38-42.

[16]孙 猛,郅军锐,姚加加,等.不同颜色粘虫板对切花月季上西花蓟马诱集效果[J].北方园艺,2010(10):186-188.

ExperimentalStudyonTotalCatchofGrapeThripsbyStickyCardsunderTwo-crop-a-yearGrapeCultivationSystem

SHI Xiao-fang1,BAI Xian-jin2,XIE Tai-li1,CAO Xiong-jun1,LIU Jin-biao1,LIN Ling1, HAN Jia-yu1,ZHOU Yong-mei1,GUO Rong-rong3,CHENG Guo1,ZHANG Ying1*

(1.Viticulture and Win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xi Nanning 530007, China; 2.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Guangxi Nanning 530007, China; 3.Guangxi Key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Biotechnology Labortory, Guangxi Academy of Agicultural Sciences, Guangxi Nanning 530007, China)

【Objective】 The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field sticky card on the grape thrips trapping and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under two-crop-a-year grape cultivation system in Guangxi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grape thrips.【Method】During the two growing seasons of Guangxi grapes, the grape thrips trapp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by different kinds(blue,yellow and yellow pheromones), spacing(3, 4, 5 m)and heights (1, 1.5, 2 m)of sticky card for ‘Guipu No.3’ grapes. 【Result】Under two-crop-a-year grape cultivation system,the trapping effect of blue sticky card was better than the yellow and yellow pheromones sticky card; blue sticky card spacing in 4 m showed better grape thrips trapping effect than those in 3 and 5 m; The suspension height of 2 m presented the best trapping effect of grape thrips; The trapping effect of blue sticky card could reach 45.8 %-49.6 %. The grape thrips increased rapidly during the period of flowering, and reached the peak in the young fruit stage, then the grape thrips larvae decreased gradually after fruit enlargement period. 【Conclusion】Under two-crop-a-year grape cultivation system, the grape thrips of the second growing seas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first growing season. The grape thrips increased rapidly during the period of flowering, and reached the peak in the young fruit stage, then the grape thrips larvae decreased gradually after fruit enlargement period. the control effect of grape thrips trapping could reach 49.6 % by hanging blue sticky card of 2 m height and 4 m spacing.

Grape; Two-crop-a-year; Thrips; Sticky card

1001-4829(2017)12-2654-05

10.16213/j.cnki.scjas.2017.12.007

2017-06-02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桂农科2016YM19);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CARS-29-2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建设项目(Nycytxgxcxtd-04-19-3);广西农业科学院团队建设项目(2015YT84)

时晓芳(1986-),女,河南项城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葡萄传育种及葡萄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工作,E-mail:shixiaofang518@163.com,*为通讯作者,张 瑛,E-mail:zhy1974@163.com。

S436.634.2+2

A

(责任编辑汪羽宁)

猜你喜欢
粘虫蓟马间距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非施药植物上蓟马种群动态及优势种的生态位分析
太原植保站:开展查治二代粘虫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辣椒蓟马防治技术
云南省烟田蓟马种类和分布调查
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