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与薄荷间作优化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2018-01-08 19:27孙桂琴王见华白伟杨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栽培模式间作甜玉米

孙桂琴+王见华+白伟+杨芳

摘要 甜玉米与薄荷间作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探讨甜玉米与薄荷间作优化栽培模式,进行了4种不同宽窄行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甜玉米与薄荷按2∶3宽窄行种植,玉米种植密度5.7万株/hm2,薄荷种植密度23.979万株/hm2,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关键词 甜玉米;薄荷;间作;栽培模式

中图分类号 S513;S56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2-0004-02

甜玉米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由于种植甜玉米经济效益显著,常年连作已成为大部分地区的主要种植模式。甜玉米在我国南、北方均广泛种植。我国甜玉米生产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的是广东省和长江三角洲的大城市郊区[1],近年来,我国甜玉米的消费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产量从2008年的339.7万t逐年上升,到2013年已达到486.1万t,上升了43%;产量从2008年的12.9 t/hm2上升到2013年的14.4 t/hm2,上升了11.6%[2]。因此,开发生产甜玉米对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市场经济、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均有重大意义[3]。

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植物,由于薄荷具有喜湿润特点,许多地方采用薄荷套种果树等栽培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根据近年来鲜食玉米发展的趋势,鲜食玉米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同时玉米为喜光作物,植株较高,与耐阴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可达到长短效益结合。甜玉米与薄荷间作不但可以涵养水土,而且增加害虫天敌数量,合理的药粮间套作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抑制杂草和抑制病虫害的发生[4],有利于维持农田生态平衡。甜玉米行间间作花生、大豆、甘薯都有报道,但甜玉米与薄荷间作尚无研究报道。因此,从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对甜玉米与薄荷间作模式、栽培技术进行了2年的研究探索,经小面积试种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試验在江西省樟树市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园林基地区进行,地势平坦向阳,土壤肥力中上等,土壤为砂壤土,前作为绿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9.2 g/kg、pH值5.4。甜玉米品种为北京宝丰种子公司所选的高产优质甜玉米金帅。薄荷为二年生越冬根茎的香薄荷。对照采用甜玉米和大豆、花生常规间作。种植面积共1.33 hm2,经过3年合理种植模式,以生产中常规密度为例。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 4种种植模式,小区无间隔,处理A(CK):甜玉米与薄荷按2∶2宽窄行种植,玉米窄行距45 cm,宽行距120 cm,株距为35 cm,玉米种植密度6.615万株/hm2,薄荷分别种在甜玉米宽行距里面,薄荷种植行距30 cm,株距25 cm,每穴栽2株,薄荷种植密度20.064 7万株/hm2;处理B:玉米与薄荷按2∶3宽窄行种植,玉米窄行距45 cm,宽行距140 cm,株距为35 cm,玉米与薄荷间行距均为40 cm,玉米种植密度5.70万株/hm2,薄荷种植密度23.979万株/hm2;处理C:玉米与薄荷按1∶2间作,玉米窄行距为45 cm,宽行距150 cm,玉米与薄荷间距为30 cm,玉米种植密度为4.236万株/hm2,薄荷种植密度25.857万株/hm2;处理D:玉米与薄荷间距按1∶1间作,玉米窄行距45 cm,宽行距120 cm,玉米与薄荷间行距均为45 cm,玉米种植密度4.98万株/hm2,薄荷种植密度19.737万株/hm2。其中处理A(CK)小区长9.55 m、宽6.6 m,处理B小区长11.35 m、宽5.55 m;处理C小区长10.77 m、宽5.85 m;处理D小区长10.00 m、宽6.30 m。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5-7],小区面积63 m2,小区无间隔,四周设保护行。

1.3 试验实施

甜玉米于2016年 3月28日播种,采用穴盘育苗,4月12日移栽定植。定植前施基肥(农家肥)32 t/hm2;五至六叶期追施苗肥(尿素)160 kg/hm2;拔节期追施拔节孕穗肥(尿素)320 kg/hm2。于6月18日左右收获鲜穗,果穗采收后称重,统计产量。薄荷于2015年11月留种地里挖起根茎,选择色白、健壮以及节间较短的新根茎,切成长12 cm左右的小段作为繁殖的材料,然后按株距15 cm栽入沟内,覆细土耙平压实即可。2016年3月20日移栽薄荷苗,当年收获薄荷叶稍微晒干,薄荷叶6月25日第1次收获,10月18日第2次收获,薄荷叶2次总和产量计产,2016年12月收获薄荷根,以鲜重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2.1.1 玉米。从表1可以看出,玉米产量最高的是处理B,为10 822.22 kg/hm2,居试验第1位,其次是处理A(CK),为9 492.06 kg/hm2;第3位是处理D,为8 793.65 kg/hm2,第4位是处理C,为8 488.89 kg/hm2,处理B较处理A(CK)增产14.01%,而处理C和处理D分别较处理A(CK)减产10.57%和7.36%。

2.1.2 薄荷叶。从表2可以看出,产量最高的是处理C,为5 790.48 kg/hm2,居试验第1位,其次是处理B,产量为4 961.90 kg/hm2,占第2位;第3位是处理A(CK),产量为4 707.94 kg/hm2,第4位是处理D,为4 188.89 kg/hm2,处理C较处理A(CK)增产22.99%,处理B较处理A(CK)增产5.51%,而处理D则较处理A(CK)减产11.02%。

2.1.3 薄荷根。从表3可以看出,产量最高的是处理C,为13 609.52 kg/hm2,居试验第1位,其次是处理B,产量为13 134.92 kg/hm2,占第2位;第3位是处理A(CK),产量为12 442.86 kg/hm2,第4位是处理D,为12 141.27 kg/hm2,处理C较处理A(CK)增产9.38%,处理B较处理A(CK)增产5.56%,而处理D则较处理A(CK)减产2.42%。endprint

2.1.4 甜玉米和薄荷叶、根的产量总和。从表4可以看出,甜玉米和薄荷叶及根的产量总和最高的是处理B,达到28 919.05 kg/hm2,居试验第1位,其次是处理C,总产量为27 890.48 kg/hm2;第3位是处理A(CK),为26 641.27 kg/hm2,第4位是处理D,为25 125.40 kg/hm2,处理B较处理A(CK)增产8.55%,而处理C较处理A(CK)增产4.69%,而处理D分别较处理A(CK)减产5.69%。

2.2 不同处理方式对甜玉米、薄荷产量的影响

甜玉米与薄荷间作,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是由甜玉米与薄荷在复合群体生产中相协调发展决定的。处理B种植方式,甜玉米及薄荷密度有所增加,由于甜玉米与薄荷个体与群体布局较为合理,甜玉米种植排列适当集中,薄荷种植在宽行内,形成了大量的边行优势,有稀有密,比较协调,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发挥了大甜玉米、薄荷、群体和个体的增产作用,使甜玉米与薄荷的产量、产值都居试验之首。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处理范围内,单位面积上的总产量,以玉米与薄荷按2∶3宽窄行种植,玉米窄行距45 cm,宽行距140 cm,株距为35 cm,玉米与薄荷间行距均为40 cm,玉米种植密度5.70万株/hm2,薄荷种植密度23.979万株/hm2处理方式为最佳,较对照甜玉米与薄荷按2∶2宽窄行种植,玉米窄行距45 cm,宽行距120 cm,株距为35 cm,玉米种植密度6.615万株/hm2,薄荷分别种在甜玉米宽行距里面,薄荷种植行距30 cm,株距25 cm,每穴栽2株,薄荷种植密度20.064 7万株/hm2增产8.55%。要获得甜玉米、薄荷双高产,搞好品种搭配很关键。根据生产实践,玉米选用中矮秆品种,叶片斜挺的紧凑型或半紧凑型生育期短的品种,薄荷选用生育期长的品种,错开共生期,使甜玉米、薄荷间作获得高产。运用综合措施是确保甜玉米、薄荷双丰收的关键。除采用适合间作方式的密度与良种外,还应搞好田间管理与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环节,确保苗全、苗齐、苗壮。做到合理促控,保持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是夺取甜玉米、薄荷双高产的重要措施[8-9]。

4 参考文献

[1] 滕宏飞,狄广霞.鲜食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489-492.

[2] 罗军,万忠,譚俊,等.2013年广东甜玉米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4(5):42-45.

[3] 黄结龙.超甜玉米高产优质施肥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65.

[4] 巫启新,李育清,赖燕飞.甜玉米—豆角—超级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96.

[5] 张红星.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36(22):78-79.

[6] 王俊花,邵林生,闫建宾,等.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6):61-62.

[7] 王嘉祥.薄荷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4(3):204-205.

[8] 王嘉祥,郭广兰.苹果园间作薄荷栽培[J].中国果树,2003(6):12-13.

[9] 王嘉祥.薄荷幼龄果园间作栽培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4(3):67-68.endprint

猜你喜欢
栽培模式间作甜玉米
无公害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甜玉米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浅谈无公害苹果洋葱栽培技术要点
果园实行间作套种的优势与模式
鲜食甜玉米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