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农村环境绿化探究

2018-01-09 10:14陈文韬
农家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新农村绿化环境

陈文韬

摘 要:环境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塑造美丽乡村的必经之途,更是指导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因此本文对新农村环境绿化的原则、思路与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为新农村环境绿化添砖加瓦。

关键词:新农村;环境;绿化

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绿化又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绿化有美景,生活更开心,健康、舒适、优美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绿化必须与农村环境整治规划结合起来,通过选好“绿”、植好“绿”、护好“绿”,才能将“绿”、人、环境塑造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新农村环境绿化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对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研究。

一、新农村环境绿化原则

1.地域特色。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地貌、人文等特征差别很大,农村环境绿化必须尊重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例如岭南沿海地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热冬暖,四季常青,绿化应首选岭南特色的乡土植物。

2.田园风光。农村不同于城镇,绿化应结合乡村环境,尽量保护当地原有绿地,保持田园风光,不宜盲目照搬城市对村庄环境进行大幅度改动。

3.人文精神。农村广袤的土地承载着人们一方水土的精神寄托,这里的人文地脉早已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所以农村绿化应该传承文脉精神,保护地方特色文化。

4.生态健康。农村环境绿化应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通过合理配置植物,逐步完善当地的绿色系统,同时兼顾经济效益,让村庄绿化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途径,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5.广泛参与。农村环境绿化是一种公共行为,在这里生活居住的每一个人都是当地人居环境的承受者,所以农民有权利参与农村绿化的规划和建设,甚至可以说农民的参与意识决定了新农村环境绿化的建设水平。

二、新农村环境绿化思路

基于新农村环境绿化建设原则,可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主导产业等因素的分析,采取合理的建设思路。

1.基于地形地貌。我国农村地形地貌可谓多种多样,有丘陵山区、水网地区、平原地区等不同类型。丘陵山区以庭院、农田、果园景观为主,村庄环境绿化的重点是庭院绿化和道路绿化,适于发展“农家乐”产业,庭院内种植柑橘、香蕉树、枇杷、黄麻等果树,道路两旁可选择木棉、阴香、樟树、石栗、榕树、红桑、黄蝉、朱蕉、含笑、红绒球等乔灌木。水网地区应充分展示水乡特色和水体保护要求,构建水-绿-屋的景观格局,利用河堤、岸坡构造水乡生活空间,形成层次丰富、功能完善的驳岸景观,植物配置宜选择耐水湿、抗性强的乡土树种,例如水榕、垂柳、落羽杉等岸边植物,水中可种植荷花、菖蒲、美人蕉、香蒲、睡莲、芡实等植物。若是在海边可考虑营造红树林,选择白骨壤、无瓣海桑、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拉关木、黄槿、海芒果等树种。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稻香葱郁,阡陌纵横,村庄空间形态主导性强,宜发展林果类、苗木、经济树种等植物,绿化建设重点是农田林网、道路绿化及乡村聚落内部周边的绿化。由于华南沿海多台风,还应注重防护林带建设。

2.基于经济发展水平。村级经济发展水平是新农村绿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村,绿化模式选择范围较宽,可参照城市绿地建设,开展公园绿地建设,如开辟健身广场,设置花坛、假山、雕塑,村民在自家庭院搭建盆景、花架、花镜,乡村绿化效果精致。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农村绿化模式可借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村的环境绿化经验,兼顾经济和景观效果,可选择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如各种果树、经济林木,利用农田林网进行种植。农民可在住宅周边、自留地种植经济林木、瓜果蔬菜,使农家小院洋溢浓郁的乡土气息。

3.基于主导产业。正如前面所述,我国各地农村地域特色、人文景观各异,所以新农村绿化建设应遵循自身特点,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雷同景象。而由农村产业主导绿化建设,則可呈现多种不同的绿化风格,例如工业型农村应通过绿化改善其生态环境,通过绿地分隔生产区与生活区,促进生态与经济平衡发展。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农村可借助乡村旅游业发展特色鲜明种植业,例如花卉之乡应突出乡土性和可识别性,注重道路绿化、园林绿化建设。传统村落型农村绿化建设应将实用性与经济性结合起来,在道路两旁种植单排乔木,并在农田与道路之间点缀野草花卉,营造生机盎然的柔和边界。

三、新农村环境绿化应用

1.庭院绿化。庭院在农村分布最广,并贴近农民生活,在新农村绿化建设中地位非常重要。庭院绿化应从满足生活、休闲需要出发,根据庭院类型与环境条件进行绿化。庭院面积较大时,可将果蔬与景观植物、果树结合起来考虑,种植枇杷、金桔、柚子等果树,但忌种植梅树,因为“梅”谐音“霉”,乡俗认为不吉利,会带来霉运。果树应控制枝下高度,避免影响果蔬采光。庭院狭小时,应见缝插“绿”,采用垂直绿化或屋顶绿化方式。垂直绿化主要是沿墙面种植藤类植物,如爬山虎、常青藤、金银花等。有条件的可搭架绿化,种植紫藤、葫芦、山葡萄等植物。

2.道路绿化。按照交通功能,道路分进村道路、村内道路、村内次级道路等类型。进村道路连接各个村庄及城市干道,处于农村生活区外围,应在道路两旁种植树形优美、生长快、寿命长、耐修剪的高大乔木,乔木之间可种植小乔木或花灌木,为不影响观赏田园风光,灌木应修剪至0.7m以下。村内道路不存在间隔带,绿化应以简洁实用为主,种植高大乡土乔木。为了避免影响交通,修剪树冠较高高度。而在街道两旁应种植灌木、地被。村内次级道路一般路幅较窄,可在两侧种植花灌木,或一边种植花灌木,另一边种植小乔木。路缘种些野生花草,倍增乡野情趣。

3.河岸绿化。村庄外缘水系绿化应以防护为主,种植防护林,同时兼顾景观和经济效益。河道两侧分别种植植物,堤岸上方种植经济林木,河道内侧种植高大乔木,坡面种植灌木和花卉。小河或溪流尽量保持原始状态,并在两侧种植野生花灌木。村庄外围河流可插植幼苗,让其在自然状态下成林。

4.村口绿化。村口是村庄的门户,一般设置牌坊或高大树木。村口绿化应体现地方特色和识别性,植以古树名木,例如孤植香樟树,可指示入村方向。在村口附近列植枫树、苦楝、红豆杉等树种,以指引入村道路。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新的面貌,村庄绿化是创建宜居环境、营造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通过植树造林、养花种草,把乡村环境打造成“春天见花,夏天荫蔽,秋天结果,冬天有绿”的美好景致,村民生活在优美、洁净、清新的环境中,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也为创建和谐社会不断谱写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赵变荣. 新农村绿化建设的意义[J]. 现代园艺,2016(20):146-147.

[2] 曹涤环,刘建武. 构建新农村的绿化美景[J]. 新农村,2017(5):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农村绿化环境
环境清洁工
我爱绿化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沙湖立交绿化
漫观环境
小猴栽树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