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分析

2018-01-09 12:55权广玉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分析技术推广

权广玉

摘 要 随着农业的发展与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应根据水稻种植需求,进一步提升水稻栽培技术,以此推动农业技术的推广,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基于此,针对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分析这一课题进行探究,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技术推广;水稻栽培;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14

目前,水稻栽培技术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能够从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手段方面得到更新与优化,同时对于水稻培育与水稻播种形式也进行了革新,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种植质量与种植产量,造福了民生。本文将针对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予以阐述,希望能够强化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以此推动农业的发展与技术的推广。

1 加强农业技术与水稻栽培技术推广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需要利用农业的经济发展来保障民生,从而满足我国的粮食需求,以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来提升农业种植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所以加强农业技术与水稻栽培技术推广这一行为,从民生角度上来分析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良好途径,能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解放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农业向机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1]。

从农业经济发展角度上来看,技术与产业的结合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能够加快土地流转、提升农业经济;加强农业技术与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则是为了提升农业技术的科技含量,为农业经济建设提供技术基础。另外,普及与推广的过程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要求。因此,要在正确认识农业技术与水稻栽培技术推广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农业技术革新。

2 加強农业技术与水稻栽培技术推广的具体措施

2.1 掌握不同阶段水稻栽培技术的关键点

一般而言,水稻喜欢高温、多湿、短日照的生长环境,其生长阶段可以分为多个时期,分别是秧田期、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而幼苗期与分蘖期属于水稻的营养生长期,长穗期和结实期则属于生殖生长期,利用掌握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水稻的基本生长特征的方式,明确水稻栽培技术的阶段性关键点,以此实现水稻种植技术的有效应用[2]。

在初期,需要对水稻种子进行预处理,在种子的选择上一般选择杂交水稻品种,此类水稻种子更具有抗病能力;另外为了加强对于水稻恶苗病的防治,可以利用施保克乳油3 000倍药液进行浸种,从而提升种子的抗病能力。

随着我国栽培技术的不断优化,在研究中得出了水稻高产的基本途径——在保证获得适宜穗数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结实率与粒重。因此,可以根据水稻的不同时期特点,细化栽培技术的关键点。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完成够苗,加强对于无效分蘖的控制,并且可以通过施用穗肥的方式,协调足穗与结实率提高的内在关系,从而实现对于水肥定量调控[3]。另外,还可以建立动态的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根据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制定栽培技术应用方案,根据精确定量的实际依据,作出技术定量判断,从而提高水稻的质量,并且提升水稻的种植产量。例如,在高峰苗拔节叶龄期最高苗数为穗数的1.2~1.3倍,在此之后分蘖逐渐下降,并且到了抽穗期就能够完成穗数,此时应该制定技术方案,控制群体中存活的无效分蘖控制在5%左右,即可实现水稻增产[4]。

在掌握水稻栽培技术关键点的过程中,需要综合明确技术应用的阶段性与时期性,结合水稻的阶段种植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改善,从而实现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便于人们有效地应用水稻栽培技术。

2.2 注重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水稻栽培过程中,也需要利用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来实现对于水稻栽培成果的保护,如在播种后利用辛硫磷的撒播来避免地下害虫等。但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化与技术的革新,为了增强对于水稻种植环境的保护,并不鼓励使用化学手段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而是需要采取绿色无污染的防治手段,提升防治效果,避免对于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例如,“稻鸭共育”的生物防治方法就是利用鸭子日常的取食活动,来实现对于病虫的控制,降低病虫数量,也能够增强其水稻种植效益;还可以利用放置诱捕装置的方式,扰乱病虫的繁殖体系与繁殖规律,从而降低病虫数量。所以,对于病害的防治,则更偏向于化学治理及物理清除的方式,在技术指导下,合理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而满足水稻的种植需求[5]。

2.3 建立完善的水稻技术推广体系,引入全新的种植技术

水稻种植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种植方式的革新之外,在肥料应用、品种开发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进步。所以需要建立完善的水稻技术推广体系,引入全新的种植技术,充分发挥引导与示范的作用,在造福农民群众的同时实现我国农业的整体综合发展。

以肥料推广为例,在水稻的追肥期间,较多使用以尿素为主要成分的肥料,并且肥料市场价格也不是很低。针对这一现象,在推广水溶肥的过程中应该强调其低成本价格,并且水溶肥的利用率普遍较高,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所以为了推广新型肥料,政府以及农业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规范市场的肥料产品,从而影响农民的用肥习惯[6]。

在栽培技术的革新上,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研制了直播技术,不育苗、不插秧,利用直播技术却能够实现水稻产量的提升。所以在建立推广技术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示范工程建设,只有让农民们能够真正认识到直播水稻的高收益效果,增强示范的影响面积与影响力度,才能深化推广力度;与农村基层各个农业种植合作社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将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落实在基层,促进土地流转与机械化程度提升的同时,也能够带动水稻种植户,投入到全新的水稻栽培技术种植模式中,达到水稻的增产增效的目的。水稻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核心与关键在于示范与指导,只有结合宏观市场经济调控与政策的引导,才能够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促进我国民生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进步。

3 结语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以及水稻栽培技术应用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关部门需要在正确认识农业技术推广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掌握不同阶段水稻栽培技术的关键点、注重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完善的水稻技术推广体系等多种方式,促进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优化与提升,实现水稻的增产与丰产,以此为保障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忠萍,熊伟.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89.

[2]刘似海.关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13):49.

[3]葛其权.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4(7):51.

[4]杨晓英.普洱市水稻栽培现状及绿色高产模式攻关技术探究[J].大科技,2017(22):205-206.

[5]马正洪.水稻品质应用水稻栽培技术措施的影响分析[J].农技服务,2016,33(4):108.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水稻栽培技术分析技术推广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球男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男双决赛技术对比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