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的文本,有连续性的应对

2018-01-09 13:17李剑林
广东教育·高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连续性陈忠实频道

李剑林

2017年高考非连续性文本的考查与往年相比稍有变化。在考生常见的传记阅读中,非连续性文本选材的组合方式是“主从关系”,而今年的高考选材组合方式变成了“各自独立”。选材组合方式的变化提醒考生,考试的应对方法也应该有所调整。

一、从提炼主题到概括话题

在“主从关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中,考生阅读时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主体性文本,从主体性文本中提炼中心。在大致掌握了主体性文本的主要内容之后,再阅读从属性文本。从属性文本一般为主体性文本的补充。如2016年全国卷Ⅰ的选材,主体性文本《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是陈忠实的传记,从属性文本有两则: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纪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应。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第一则是对于陈忠实代表作《白鹿原》的评论,第二则是对陈忠实创作观的评论。这两则材料围绕“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这一主题对主体材料进行补充,使陈忠实的形象更加丰满。

而选材各自独立的非连续性文本彼此是平行的,各自陈述自己的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共有四则材料构成文本。考生需要分别概括四则材料的主题,然后归纳它们谈论的共同话题。材料一讲央视纪录片频道的诞生和内容编排。材料二讲央视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材料三讲央视纪录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材料四讲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前三则材料是对央视纪录片频道的研究,第四则材料是对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研究,二者形成对照关系。

从复习备考的角度讲,考生需要这种一一概括总结的训练;从考场应试的角度讲,考生还可以从每则材料的出处入手简化概括总结的过程。仍以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为例,四则材料分别出自《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从出处即可得到材料是对纪录片频道的研究这一话题,其中包含了中美的对比。

对于许多考生而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难点在于快速阅读之后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从本质上来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一种研究性的阅读。它通过题目引导考生建立文本之间的关联,进而构建几个文本共同的意义。如果通过几个文本之间的对比整合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来自于各个文本,但它又不单独存在于任何一个文本,那个结论便是研究成果。对每一则材料形成清晰的认识,是解决非连续性文本备考的基础。

二、关注答题指引做出准确回应

非连续性文本设题,无论是题干还是选项,其指引性都变得更强。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第8题,题干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这里的指引性词语有“概括”“分析”“正确”“两项”四个。其中“概括”“分析”两个词语是做题的关键,它们告诉考生,选项将会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对阅读材料的概括总结,也就是筛选、整合的内容,二是命题者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分析、评价。后者基于前者,同时又做出了延伸。如选项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的攀升。”选项中“材料二”仍然是指引性词语。考生就需要回到材料二进行阅读:

“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的攀升。”是对图表的概括。观众随着年龄的增加,集中度的曲线并非始终攀升,而是既有攀升,也有下降。选项E,“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比较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中“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比较健全”是对阅读材料的概括,這一概括没有问题。“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是命题者的分析,这一分析是错误的。因为材料四中并没有相关信息。这一错误的根源来自于材料三对央视频道化运营“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运营模式与央视不同,所以命题者推论“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等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这种移花接木的命题方式需要考生多加留意。

主观题的回答更要以材料为基础。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实用类文本阅读第9题,“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为:

①居民平时要强化垃圾分类意识,坚持垃圾分类存放、投送垃圾。②政府要负起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责任。③居民和政府要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

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个问题,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同时注意题干中“结合材料”一语,切忌凭空随意作答。比如,从材料一所列之表可以看出,虽然知道垃圾应该分类的人很多,但仅了解简单分类的人也不少,由此可知还应加强宣传;从材料二中“有人说”的话语可知,政府要负起责任;由材料二结尾“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等语可知要大家都尽力等等。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实用类文阅读第9题,“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本题的“概括说明”不同于全国卷Ⅱ的“简要概括”。“概括说明”意为“概括性地说明”,重在说明。答案为:

①可以依托博物馆的藏品研究历史、研究文化、进行考古科研等,并获得丰富的科研成果。②博物馆可以针对藏品的研究,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从而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③博物馆可以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④博物馆可以向社会提供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文物巡展或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方面的產品或服务。

要说明的对象是题干中“在科研方面的作用”,这就需要一一结合材料进行筛选。比如,根据“材料一”中“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一句,可归纳出答案第①点;根据“材料一”中“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一句可归纳出答案第②点;根据“材料一”中“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一句可归纳出答案第③点;根据“材料二”中“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依据可归纳出答案第④点。

三、加强读图能力实现图文转换

2017年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一大特点是引入了图表材料。由图表到文字的转换是语言应用能力的突出表现。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图表直观地呈现了民众对垃圾分类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它与文字材料互相补充,增加了信息量。从图表到文字的转换大部分由命题者完成,题目的难度较语言应用题更低。当然,这种图文转换既有从材料图表到题目文字的转换,也有从材料文字到题目图表的转换。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第7题: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从文字到流程图的转换是语言的高度总结,需要考生关注每一个环节。D项对应的材料四中的文字是“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把这部分文字转换成流程图应为:

一个新题型出现以后,我们往往把过多的精力花在了分析它与以往题目的不同点上,进而思考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而实际上,任何一个新题型的出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都存在着高考命题自身的延续性,非连续性文本也是如此。近几年来,高考实用类文本多用“链接”的方式呈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一特点。只是在备考中因其阅读量小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而已。今年,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在各文本之间的阅读量上做了调整,改变了过去“主次分明”的面貌,但是其考查的能力点仍然是“筛选、整合”,本质没有变化。将新题型与旧有知识进行对接,这样才能证明我们备考的意义和价值,面对新题型考生也不再会无所适从。

当然,连续性文本考查的侧重点是“筛选”能力,基本上是能够准确地筛选出答案的表述区间,就可以完成题目的作答。而非连续性文本考查的侧重点是“整合”能力,题目设问就清晰地指向了某则材料或某则材料的某个方面内容,考生想要准确地表述答案,却需要较强的整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这一点看,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难度增加了。明确了变化点,备考中便有了针对性。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连续性陈忠实频道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寒假快乐频道
连续性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3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选自《陈忠实画传》
参考资料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