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变化造成词义理解上的偏差

2018-01-09 09:54黄磊
科技视界 2018年26期
关键词:时间跨度道德经自然界

黄磊

【摘 要】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特别是时间跨度较长的古文时,会因为不能正确把握词义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很大的改变,所有我们在阅读时看到一些词语不能理所当然去理解,应该对此加以认真分析,这样才有助于正确的理解原文的意思。本文将以《道德经》自然一词为例来说明。

【关键词】词义变化;自然

中图分类号: H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6-019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6.087

The Change of Word Meaning Results in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Word Meaning

——Take the word "Zi Ran" in Daode Jing as an example

HUANG Lei

(Qu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Quzhou Zhejiang 324000,China)

【Abstract】When we read articles,especially ancient articles with a long time,we will have misunderstanding because we can not grasp the meanings of words correctly.The meanings of words will change grea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We can not take the words we read for granted.We should analyze them carefully so as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original meanings correctly.This article will take the word"Zi Ran" in Daode Jing as an example to state this situation.

【Key words】Change of word meaning;Nature

0 引言

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特别是时间跨度较长的古文时,会因为不能正确把握词义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人类语言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语言的变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词义的变化。一些词从产生之日起到现在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变化,在其基本的词义上引申出很多其他词义,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会给我们阅读时间跨度较长的古文时产生障碍,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别。本文将以老子道德经中普遍所提到的自然一词为例,说明这种差别给我们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1 自然一词的意思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多次提到自然一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第二十五章中的最后一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过查询先到汉语词典得知自然有如下几种解释。(1)即“自然界”。广义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狭义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2)天然而非人工的:自然铜|自然力|自然风光|自然资源。(3)自然而然;按事物内部规律发展变化:自然免疫|顺其自然|自然消亡|他自然能想出办法来。(4)自若,不拘束,不呆板:动作自然|表情自然|他表演得很自然。(5)副词。当然:你是他父亲,他自然听你的|你去请他,他自然会来。(6)连词。表示转折: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条件,自然,也不能不讲条件|写文章要注意表达形式,自然,更重要的还是内容。通过查询维基百科得知其对自然的第一段解释如下:自然(NATURE),从广义上说,自然界是自然的、物理的或物质的世界或宇宙。“自然”可以指物理世界的现象,也可以指生命的一般现象。对自然的研究是科学的一大部分,如果不是唯一的话。虽然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类活动通常被理解为与其他自然现象不同的范畴。从上述解释的排列来看自然最重要的解释,也是我们普遍接受的解释就是“自然界”。这是由于这一解释主要来自于西方。西方文化在近现代的发展是一直超过中国文化的,并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大量的引入西方文化。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加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大部分的人在看到自然一词时会将它理解为第一种解释即“自然界”。这一解释最早来自日本,日本来自西方。那时日本在学习西方文化时是走在我国前面的。如果以这种解释去理解《道德经》中的自然一词显然是有偏差的。

2 《道德经》中的自然一词的意思

《道德经》中的自然一词应采用第三种解释。原因如下。从现有文献来看,“自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时期不早于老子的时代。当然史学界对老子其人的时代及《道德经》成书的时代存在分歧。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偏向于的确有个名叫“老聃”的人年长于孔子,但《道德经》一书却成书在后。在早期文献中,“自”与“然”二字经常是分列出现的。因此,要考察“自然”一词,我们得从“自”、“然”二字开始。

《说文》说:“自,鼻也。象鼻形。”除了表示“自己”的意思外,“自”还有如下几个重要的意思:一,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二,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三,原來;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亦有夫。”四,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五,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六,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七,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说文》谓“然,烧也。从火”。除了表示“燃烧”的意思外,“然”还有如下几个重要意思:一,这样;那样。《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二,是的;对的。《齐桓晋文之事》:“王曰:‘然,诚有百姓者。”三,用在形容或副词后,表状态,可译为“……的样子”、“地”,也可不译。《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涕。”四,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后,与前面的动词“如”、“若”、“犹”等呼应,表示“(像)……一样”。《登泰山记》:“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五,然而;但是。《鸿门宴》:“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从“自”与“然”两字的原初义出发,就比较容易理解“自然”一词的含义了,即“自然而然”。“自”、“然”二字合为“自然”一词最早出现于《老道德经》之中,在古籍中这一词已比较常见。如: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

“夫穷高则危,大满则溢,月盈则缺,日中则移。凡此四者,自然之数也。”(《后汉书·李固传》)

“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明用》)

从上述例子看,“自然”都为“自然而然”之意。

在中国古代,“自然”一词的意义,始终只停留于作为状词的“自然而然”而没有出现“自然界”之义。

日本学者池田之久说:“中国的“自然”与西洋的nature是根本由来不同且从无关系的两个词,后者在近代日本虽译作“自然”,可两者意思似乎还是毫无共通之处。”

3 总结

对比之后发现自然一词古今词义差距还是非常大的。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占据了世界文明的中心,西方文化不断被引进中国,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这种情况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词义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西方词义的引进。因为古今义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大家在阅读时,特别是阅读时间跨度比较长的文章时,看到一些词语不能理所当然去理解,应该对此加以认真分析,这样才有助于正确的理解原文的意思。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老子他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2]高文强.老子“自然”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J]. 中州学刊,2008(6).

[3]池田久之.中国恩想史上“自然”之产生[J].民族论坛, 1994(3).

猜你喜欢
时间跨度道德经自然界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如虎
——黄胄画猫贺岁展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浅谈回顾性成就报道的创作思路
传感器网络分簇时间跨度优化聚类算法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