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牵引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循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2018-01-10 01:51朱沛荣黄柳青胡朝耀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根型冲击波电针

朱沛荣,黄柳青,龙 喜,胡朝耀

(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2.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狮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佛山 528200)

电针、牵引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循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朱沛荣1,黄柳青2,龙 喜1,胡朝耀1

(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2.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狮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佛山 528200)

目的:观察电针、牵引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循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电针、牵引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和常规电针、牵引疗法,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0 %,对照组总有效率88.00 %;治疗组痊愈率为56.00 %,对照组则为32.00 %。两组比较,P<0.05。结论:电针、牵引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循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常规电针、牵引疗法为优。

神经根型颈椎病;电针;牵引;发散式冲击波;循经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颈椎病的60 %[1],其临床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颈部及单侧颈肩部局限性痛,或向肩背及前臂乃至手指放射,常见有麻木感。神经根型颈椎病起病缓慢隐匿,常反复发作,发作时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睡眠,是困扰中老年人及青年人的常见病症。神经根性颈椎病常用治疗方法为电针、牵引等,但多是治疗疗程长,经济负担大,患者常难以坚持治疗,导致治疗中断,影响整体治疗效果。特别是一些顽固性的病例,治疗效果不显,或症状治疗时稍缓解,不久又发作反复,常见病情迁延。因此为取得更好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或可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开辟另一条途径。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手段在骨科及疼痛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都已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在临床中运用电针、牵引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循经治疗此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康复科门诊就诊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10 a。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9 a。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2007年我国《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评定。①长期慢性劳损病史者;②颈肩背疼痛,局部有明显压痛点,肩背部及手指麻木或无力,颈项活动可诱发加重疼痛、麻木等症状;③具有较典型的神经根性症状(疼痛、麻木),其范围与颈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一致;④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顶试验(+)、挤压试验(+);⑤X线摄片示:颈椎曲度改变、椎节不稳及骨赘形成,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等异常,CT或MRI检查显示椎间盘内髓核的突出与脱出等。

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颈椎外病变:如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②颈椎骨骼其他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骨折等),排除严重的颈椎畸形、椎体骨折以及椎管发育性狭窄等;③排除合并有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④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颈椎牵引

采用电动机械进行颈椎牵引,患者采用坐位,颈部放松,牵引重量7 kg~12 kg(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而定),持续牵引20 min,1 d 1次,6 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 2 d。

2.1.2 电针治疗

取穴:风池、颈夹脊穴(双)、天宗、肩井、曲池、外关、合谷等。使用G6805电针治疗仪选取4组穴位连接电针,通电治疗,每次30 min,1 d 1次,6 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2 d。

2.1.3 发散式冲击波治疗

循颈肩背部经络走行部位进行冲击波治疗,主要选用经络部位有:足太阳膀胱经(大杼穴至膈俞穴、附分穴至膈关穴),手太阳小肠经(肩中穴至肩贞穴),手少阳三焦经(天髎穴至天井穴),手阳明大肠经(肩髃穴至曲池穴)。根据患者症状选用相关经络部位进行治疗。冲击波治疗强度:1.4 ba,频率:15 Hz,每次治疗击打次数:2 000次。每3 d进行1次治疗,共治疗5次。

2.2 对照组

采用颈椎牵引和电针治疗,具体处理同治疗组。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判定。痊愈:原有各型症状、体征消失,颈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体征有所改善,但未能完全缓解,仍需治疗;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 %(49/50),对照组则为88.00 %(44/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率为56.00 %(28/50),对照组则为32.00 %(16/50),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典型病例

林×,女,52岁,教师,2016年8月就诊。主诉:2个月来感觉右侧颈肩疼痛,伴右前臂尺侧、右手手指麻木。体查:颈部右转角度明显小于左转角度。颈4、5、6、7椎体右侧均见压痛,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性,压顶试验(+)。颈椎X线摄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5~颈7锥体增生,椎间隙变窄。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证属气滞血瘀。予以电针、牵引联合冲击波循经治疗。电针取穴为颈夹脊穴、风池、天宗、肩井、曲池、外关、合谷等,联合颈椎牵引、冲击波循经治疗。冲击波循以下经络部位治疗:足太阳膀胱经(大杼穴至膈俞穴),手太阳小肠经(肩中穴至肩贞穴),手阳明大肠经(肩髃穴至曲池穴)。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明显缓解;再次治疗1个疗程后颈肩疼痛、麻木等症状基本消失。半年后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5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其病因病机复杂,主要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或颈部慢性劳损等原因致颈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或骨质增生、关节及韧带的松动与错位,软组织痉挛、粘连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细胞释放致痛物质等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使神经根在炎症、水肿等诱因的刺激下产生根性症状[5],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症候群。颈椎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引起痉挛、粘连、结疤而导致颈椎内外生物力学平衡失调,是发生颈椎病的关键[6]。发作时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睡眠,临床上治疗常用电针、牵引治疗。电针治疗通过针对病变颈椎局部病变,起到改善脊柱内部环境、促进气血循环、消除炎性水肿的作用。牵引能纠正错位颈椎小关节错位紊乱状态,通过改变关节紊乱状态进而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但临床常会碰到一些病情顽固的患者,总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针灸、牵引对严重的软组织痉挛、粘连、增生、结疤等病变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发散式冲击波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手段在骨科及疼痛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各种肌肉、肌腱疼痛性疾病、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已取得良好的疗效。目前有学者已将经络穴位理论应用于发散式冲击波疗法中取得满意疗效。冲击波独有的空化效应可改善红细胞的氧合功能,加速局部微循环,有效改善治疗区域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软组织间松解,改善软组织粘连。类似于推拿的叩击法,对相应的经筋皮部等经络系统产生治疗作用,补充电针、牵引治疗上的不足,从而有助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电针、牵引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循经治疗可以取得更加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相较于采用电针、牵引治疗的总有效率、痊愈率更高,值得临床借鉴。

[1] 万红棉,杜冬青,马兆勤.近十年针灸相关方法对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概况[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6):44-46.

[2] 李 雷.《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2(14):45-47.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4] 刘 芳,吕 客,宋一平.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5,36(3):233-235.

[5] 周西清.针刀松解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J].四川中医,2005,23(8):103-104.

[6] 张雪兰.小针刀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吉林医学,2007,28(14):1630.

R681.5+5

D

1006-978X(2017)06-0029-02

朱沛荣(1982-),男,2006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本科学历,主治中医师。现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工作。研究方向:外治法治疗痛症。

2017-07-31

2017-08-17

李 昕

猜你喜欢
根型冲击波电针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爆炸冲击波隔离防护装置的试验及研究
防护装置粘接强度对爆炸切割冲击波的影响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半月板撕裂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