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

2018-01-10 05:36李兴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强制性上肢偏瘫

李兴

沭阳协和康复医院康复科,江苏宿迁 223600

探究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

李兴

沭阳协和康复医院康复科,江苏宿迁 223600

目的该次对探究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该院住院或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患侧下肢PT训练;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强制性运动疗法。结果两组患者BI评分和步行速度(MWS)情况在治疗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价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实施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确保患者康复的速度,有利于降低患者家庭负担,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故值得推广。

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偏瘫

在临床上,脑卒中属于十分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十分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瘫痪,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1]。目前,强制性运动属于治疗脑卒中的新方法,其治疗依据是依照患者脑损伤之后上肢功能障碍而制定的,该方法能够使得患者健侧上肢受到限制,同时能够使得该部位的使用形成强迫性,并进行再塑训练等方法以及实施有效的练习,达到上患者康复的目的。因此,该次对于伴有脑卒中偏瘫的患者,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以对临床治疗的效果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住院或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已经给予头颅CT检查,已经得到确诊为脑卒中。该次按照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有18例患者性别为男,有12例患者性别为女,年龄最小为40岁,最大为78岁,中位年龄为(62.34±2.13)岁。其中有4例患者为脑出血,有6例患者为左侧偏瘫,有8例患者为右侧偏瘫,有10例患者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有2例患者为脑干;对照组:有19例患者性别为男,有11例患者性别为女,年龄最小为42岁,最大为78岁,中位年龄为(61.92±2.09)岁。其中有5例患者为脑出血,有7例患者为左侧偏瘫,有9例患者为右侧偏瘫,有8例患者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有1例患者为脑干。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①运动平板方面训练:8.3~16.7 m/min,医护人员帮助计时,让患者训练20 min左右;②康复踏车训练、股四头肌抗阻:医护人员帮助计时,让患者训练30 min左右;③起坐训练:医护人员需要确保患者每次保持起坐大约150~200次,以患者耐受程度作为判断,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帮助椅子的高度进行调整,从50 cm降落至20 cm。在进行上述训练的时候,2套/d,同时在上述基础上,需要让患者进行单腿负重、平衡以及上楼梯和下楼梯的训练,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让患者进行室外运动,步行1 000 m,训练的时间为 40 d,5 d/周。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患侧下肢PT训练,该训练方法主要是以神经发育技术为主的治疗方法,当中包含锻炼患者的平衡能力、进行躯干训练以及进行关节训练。上述训练的时间为2个月,每周训练5 d,共计40 d,4 h/d,2 次/d。

1.3 观察指标

10 m内患者最快的步行速度(MWS):医护人员采用记号进行标注,分别在起点位置、5 m位置以及15 m、终点位置进行标注,测量患者步行所需的时间,进行多次重复测试,以3次为标准,选择其中速度最快的1次,计算单位以 m/min 最为判断标准[2]。Barthel(BI)评判标准:医护人员对患者生活各项指标情况进行判定,如穿衣时间、吃饭时间、如厕时间、小便控制情况、上楼梯时间等多项内容作为评价依据,共计10项,每项10分,一共100分。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在完成相应治疗的前提下,两组患者BI评分和步行速度(MWS)情况在治疗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价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情况对比(±s)

组别 时间BI评分(分) 步行速度(MWS)实验组(n=30)对照组(n=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0.38±6.78 58.79±8.99 35.39±7.91 48.56±9.24 41.35±7.63 61.43±8.86 36.78±7.15 46.14±8.49

3 讨论

在临床上,脑卒中也称之为脑中风,该疾病均因为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而导致。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偏瘫,患者可能伴有语言障碍、听力障碍、智力障碍或者生活无法自理等,对其自身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的同时,也为其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3]。同时由于该疾病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医学界和社会均十分关注,对于怎样才能够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也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该次实验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来探究治疗的效果,强制性运动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患者平时生活和运动功能情况对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实施康复训练的时候,通过强迫患者进行步行训练、负重训练以及平衡训练等方法达到康复的目的。在训练开始时,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小动作,并反复多次的练习,然后在慢慢将运动的种类以及复杂性增加,从而有利于帮助患者的大脑皮质功能完成重组,且积极对健侧上肢运动进行限制,能够增加上肢的被动运动,从而降低上肢出现习惯性废用的效果[4]。同时,对患者患侧上肢给予重复多次、持续性的锻炼和运用,提升其生活中运用的频率,有利于帮助患者对侧大脑半球所对应皮质部位进一步持续扩大,从而促进患者患侧上肢得到良好的康复。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主要目的是帮助患侧上肢的功能进行塑形的训练,在训练时,采用的治疗策略也是让患者进行密集且反复重复的训练。

通过该次研究结果表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其两组患者BI评分和步行速度(MWS)情况在治疗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价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为,对于脑卒中偏瘫的患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使得治疗效果更佳确切,故该方法值得推广。

[1]吕芳,赵雪花,孔岩,等.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8)∶4492-4493.

[2]张朝霞,曾科学,麦王向,等.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15)∶2286-2287.

[3]上官士娜.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5)∶1796-1797.

[4]梁爱萍.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238-239.

R54

A

1004-6569(2017)06(b)-0063-02

李兴(1988-),男,江苏沭阳人,本科,初级康复治疗师,研究方向: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的评定及治疗。

2017-03-23)

猜你喜欢
强制性上肢偏瘫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我国将实施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则
首批强制性气象国家标准发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