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治疗

2018-01-10 05:36李乐陈金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胆管外科结石

李乐,陈金明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肝胆外科,内蒙赤峰 024000

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治疗

李乐,陈金明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肝胆外科,内蒙赤峰 024000

目的该次实验将对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治疗进行讨论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方法该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12月在该院就诊的4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治疗,并对比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即对照组的住院平均时间为(16.55±3.84)d,观察组则为(10.21±3.01)d;此外,在并发症上,对照组发生率为8.7%;观察组则为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整体评价中,观察组总评分为(8.31±0.59)分,对照组则为(6.31±0.56)分,即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为满意。结论针对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治疗;并发症

围术期主要是指患者从入院进行各方面检查,以及后续的手术治疗以及康复出院的总体时间。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近年来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其主要是指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减少患者的生理创伤以及引发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实现快速治疗的最终目的[1]。而肝内胆管结石则是我国常见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反复感染的特点,在治疗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预后较差。该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12月在该院就诊的4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不同的治疗方式,提高临床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12月在该院就诊的4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在2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8.4)岁。此外,患者多有合并症,包括胆管炎、肝硬化、单纯肝内胆管结石以及有肝胆手术病史的情况,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即按照程序完成相关的检查,为手术提供数据支持,并在术后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和感染问题;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治疗,即为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后讲解治疗方式,调节不良情绪。此外,需要关注患者体温变化,在术中坚持无菌环境以及规范的使用手术器械。在术后尿管拔出后,静脉补液量需要随着患者进食量的增加做相应的减少。

1.3 评价标准

该次实验的评价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自制的整体评分表进行系统分析,其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即手术方式、护理质量、治疗有效性和治疗费用,得分越高,表现越好。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该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具体而言,对照组的住院平均时间为(16.55±3.84)d,观察组则为(10.21±3.01)d;此外,在并发症上,对照组发生了1例切口感染情况以及1例出血问题,发生率为8.7%;观察组则发生了1例切口感染问题,发生率为4.3%。

与此同时,在整体评价中,观察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为满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整体评分效果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整体评分效果对比分析(±s)

组别 手术方式 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 治疗费用 总评分对照组观察组t P 6.72±1.26 7.81±1.44 5.23<0.05 7.68±0.54 8.98±0.25 13.45<0.05 4.58±0.06 7.99±0.24 42.36<0.05 6.24±0.41 8.56±0.26 24.36<0.05 6.31±0.56 8.31±0.59 3.65<0.05

3 讨论

快速康复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以科学的方法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属于综合护理方法之一,能够减轻患者的病痛和经济压力,优化治疗。在该次实验中,针对肝内胆管结石围术期的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身体恢复速度,对其术后恢复均有所帮助。

快速康复在外科专科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通过理念的更新梳理、主动的预防围手术期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和治疗费用,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与此同时,肝内胆管结石属于常见病症,且多数患者存在合并症,包括反复的胆道感染和相关手术史,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病情特点行胆管切开取石术[2],但是由于手术创伤较大,且患者手术耐受性差,继而导致其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多等问题。

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积极地沟通,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并提醒患者术前6 h禁食禁水,从而有利于避免低血糖和术后胰岛素的抵抗。在传统的手术中,放置胃管进行肠减压是常见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预防患者术中反流误吸,同时,有利于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在术后,可以减少恶心、腹胀、呕吐等不良反应。但是,从现阶段的调查研究中显示,放置胃管的时候会增加其应激反应,影响患者正常的进食和活动。而手术前未放置肠管的患者容易出现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3]。与此同时,对切口感染问题进行了主要的观察,即患者低体温则会增加感染机率,甚至会引起心律失常。据相关资料显示,切口部位感染主要是受到细菌数量、局部破坏因素以及患者自身抵抗力影响的。而持续的低体温则会引起凝血机制异常,因此,在手术中控制室内温度,加强保温工作的相关内容,有利于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防止低体温现象。除此之外,在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控制补液量,并以2 000 mL为宜。在结合改善循环药物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组织水肿,并有利于患者胃肠道的恢复。值得一提的是,在手术过程中保护组织,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提高手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治疗效果更佳。与此同时,对于高龄或者有既往手术史的患者而言,结合快速康复治疗理念,加强沟通、交流,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该方式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1]刘付宝,毛长坤,张志功,等.肝内胆管结石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8(15):154-156.

[2]王晶晶.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和分析[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6(2):69-73.

[3]薛伟佳.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2,8(25):222-225.

R657.4

A

1004-6569(2017)06(b)-0080-02

2017-03-17)

李乐(1985-),男,硕士,研究方向:肝胆外科。

猜你喜欢
胆管外科结石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冰糖葫芦也会引起胃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人工胆管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