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1-10 05:36张红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升阳氟桂利嗪活血

张红新

苏州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江苏苏州 215600

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红新

苏州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江苏苏州 215600

目的探讨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佛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西医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临床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少。

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通常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均因脑动脉产生粥样硬化造成后循环系统供血被阻滞,并出现供血区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而引起眩晕或者头痛等异常情况。临床上西医治疗此症时多选择Ca2+拮抗剂类药物,对患者血管进行扩张而疏通血流,但单纯以西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欠佳。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所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实验,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所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13;年龄最小者46岁、最大者80岁,平均年龄为(58.42±10.75)岁;病程最短者 2 年、最长者 8 年,平均病程为(5.70±2.14)年。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最小者48岁、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为(57.94±10.32)岁;病程最短者 3年、最长者 11年,平均病程为(6.84±1.5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该组用西医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10930003;规格:5 mg×20 粒/盒])治疗,让患者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用法用量为:10 mg/次、1次/d,晚上服用;以此连续为患者治疗30 d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方法 该组用中西医结合(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所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其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升阳活血汤药方为:葛根30 g、威灵仙 20 g、当归 12 g、牛膝 12 g、地龙 12 g、姜黄 12 g、川芎 12 g、菊花 12 g、白芍 12 g、红花 10 g、天麻10 g,如果患者存在气虚症状,则于药方中加入黄芪10 g;如果患者存在痰湿盛症状,则于药方中加入半夏10 g、石菖蒲10 g;如果患者存在头痛、重症状,则于药方中加入细辛10 g、元胡10 g;如果患者存在热重症状,则于药方中加入黄芩10 g;将诸药以水煎至300 mL,1剂/d、1剂分早晚2次服用,以此连续为患者治疗30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将所获不良反应发生率作对比分析。

1.4 效果判定标准

此次实验中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依(头晕、目眩、头身困重)症状严重程度计分,评估标准为:痊愈表示患者经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程度超过90%以上;显效表示患者经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证候积分减少程度超过60%以上;有效表示患者经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稍有改善,证候积分减少程度超过30%以上;无效表示患者经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显著改善/病情加重,证候积分减少程度未超过3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头晕 目眩 头身困重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 P 2.71±0.15 0.59±0.02 2.69±0.25 1.37±0.19 1.810 4<0.05 2.47±0.86 0.74±0.21 2.43±0.16 1.58±0.30 8.643 7<0.05 2.83±0.47 0.46±0.09 2.68±0.35 1.85±0.47 2.519 4<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2。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约20%为后循环缺血。临床上认为后循环缺血为人体后循环前循环发生短暂性脑缺血以及脑梗死的异常情况。中医论症将眩晕归为风眩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眩晕与机体情志不畅、病后体虚、饮食不节、淤血内阻所致,该症气源于头窍部,病变位置于肝、脾、肾,中医药治疗眩晕时强调活血化瘀、升阳固本、通络止痛[1]。

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所选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医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其中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主要成分为氟桂利嗪,此物质为桂利嗪的二氟化衍生物,为Ca2+拮抗剂的一种,可高选择性的抑制过多Ca2+与血管平滑肌中细胞结合[2],使得机体血管得以扩张,并有效控制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Ca2+超荷,对脑组织进行有效的保护;所选中草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升阳止泻、通络固本的功效[3],可有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实验结果显示: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后的效果优于单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效果,患者头晕评分于(0.59±0.02)分、目眩(0.74±0.21)分、头身困重(0.46±0.09)分,可见患者经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并仅有5.0%的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少。

[1]申珊.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6,44(3)∶99-101.

[2]郭京娟,魏祥玲.自拟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12)∶65-67.

[3]姚献文.肉桂颗粒对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5,32(6)∶50-53.

R255.3

A

1004-6569(2017)06(b)-0170-02

张红新(1981-),女,吉林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治疗失眠。

2017-04-05)

猜你喜欢
升阳氟桂利嗪活血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疏风升阳治失眠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
金杰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经验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