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8-01-10 05:36孟祥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心脑血管复发率

孟祥军

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卫生院内科,山东济南 250303

对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孟祥军

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卫生院内科,山东济南 250303

目的分析对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诊治71例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的资料,分对照组(35例),研究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及功能训练疗法,研究组行中医疗法,分析2组疗效及复发状况的比较。结果研究组整体疗效是97.22%(35/36)比对照组71.42%(25/35)高(P<0.05);研究组在总复发率中为 5.56%(2/36)比对照组 25.71%(9/35)低(P<0.05)。结论对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整体疗效,减少复发。

心脑血管;康复期;中医;效果

心脑血管疾病为危险疾病,是由于血液供应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脑部及心脏疾病总称。其发病率高,死亡率也相对较高。有研究[1]认为,对心脑血管有关疾病主要与患者颅内出现血肿情况有关,因此该院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在康复期患者使用中医疗法,实际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1例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的资料,分为对照组(35例),研究组(36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5~80岁,平均(69.23±2.54)岁;疾病类型:心血管 16 例,脑血管19例。研究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54~81岁,平均(69.36±3.01)岁;疾病类型:心血管15例,脑血管 21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药物及功能训练疗法,药物服用:丹参片,口服,3次/d,4 片/次;丹参清脂颗粒,口服,以开水冲服,2次/次,10g/次。同时进行功能训练:治疗前3 d实施床上训练以及上肢锻炼等;治疗3~7 d期间,实施屈膝及身体弯曲等训练,待病情状态稳定,可增加患者在床下的行走训练;治疗1周后,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训练,恢复较好的患者,可训练其自行进食、穿衣等行为。

研究组行中医疗法,由院内中药房,自制中药汤剂,汤剂成分有:地龙 10 g,钩藤15 g,当归 15 g,仙灵脾 10 g,仙茅 10 g,巴戟天 10 g,知母 5 g,黄柏 5 g。 水煎,取汤汁服用,1剂/d,早晚各服用1次。对患者的足三里穴、委中穴、尺泽穴、极泉穴、三阴交穴、内关穴等穴位实施针灸,2 d/次,同时加以推拿按摩等辅助治疗,以促进患者的肌力尽快恢复。两组疗程皆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析2组疗效及复发状况的比较。随访1年,记录患者在4、8个月及12个月的复发情况及例数。疗效:症状消失且能够自理为显效;症状好转且自理能力部分恢复为好转;症状未好转,无法自理且并发症较重情况下则为无效。总疗效=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达,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整体疗效比较情况

研究组显效及好转例数多于对照组,研究组整体疗效是 97.22%(35/36)比对照组 71.42%(25/35)高(P<0.05),见表 1。

2.2 两组病情的复发率情况对比

研究组8、12个月的复发例数比对照组少,且在总复发率中研究组为5.56%(2/36)比对照组25.71%(9/35)低(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病情的复发率情况对比[n(%)]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突然性、意外性,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有研究[2]显示,在患者心脑血管出现疾病的治疗康复期,实施有效的、及时的治疗,能够提升总体治疗效果,且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因此,在临床实施有效及时的治疗措施有重要作用[3]。而康复期通常是指在急性期进行治疗后7 d,此阶段的治疗最为关键,对患者病情的稳定,及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该院对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在康复期患者使用中医疗法,治疗依据为患者的内外协调为主,对发病的每个环节皆实施有效的、全面的治疗措施,且通过中医疗法,对患者血肿情况有所改善,可以促使患者颅内的血肿加快消除,对患者心肌及脑血管有保护作用,对患者的大脑及心脏等相关的循环组织有保护效果,从而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情况[4]。院内研究组使用的中医疗法中的中药汤剂,成分中的当归有补血和血功效,黄柏、知母可以清热润燥,钩藤有舒筋通络、促进患者机体内血液循环效果等。将汤中成分合用,有清热泻火、温阳补肾的作用[5]。且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病症,辩证加减中药成分:对高血压性的心脑血管相关疾病患者,加以罗布麻叶、丹参治疗,对阴虚者加入玄参、白芍、玉竹等;对脑血管的急症中风的患者加入红花、桃仁、川穹等,有助于活血化瘀;对并发高血脂症的患者加以银杏叶、蒲黄、泽泻、黄连、决明子、黄芩等治疗。据研究分析,研究组整体疗效是97.22%(36/36)比对照组高,与谢祖艺[6]研究结果类似。且在总复发率中研究组为5.56%(2/36)比对照组低,与赵彩霞[7]报道类似。分析原因应该为:中医疗法中的汤剂服用与针灸推拿共同治疗的情况下,对患者的穴位刺激有助于疏通脉络,推拿按摩等可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从而加快患者体内的新陈代谢,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况,使毛细血管充分扩张,有助于提升康复期的总体治疗效果[8]。但关于两组长期疗效,待临床进一步认证。

综上所述,对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整体疗效,减少复发。

[1]李建会,韩群英,赵敏,等.探析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症的中医治未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8)∶56-57.

[2]王云峰.分析中医药在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16,8(8)∶120-121.

[3]吴进平,龙春.浅谈中医药在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4)∶335-336.

[4]陈刚,孙晓婧.探讨心脑血管类疾病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11)∶64-65.

[5]杨男.中医辨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6)∶41.

[6]谢祖艺.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的中医药循证治疗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4)∶73-74.

[7]赵彩霞.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357-358.

[8]王严军.心脑血管疾病88例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6)∶2257-2258.

R493

A

1004-6569(2017)06(b)-0172-02

2017-05-27)

孟祥军(1974-),男,山东济南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脑血管疾病。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心脑血管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