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决策研究

2018-01-10 00:03张丽
创新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决策人工智能研究

张丽

[摘 要] 为加快推进郑州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特征与趋势,结合上海、广州、杭州、合肥四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概况,对郑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实际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郑州实际,提出关于发展郑州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决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9-18-5

Abstract: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in Zhengzhou C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in four cities, including Shanghai, Guangzhou, Hangzhou, with Hefei, the actual development statu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in Zhengzhou City is analyzed, and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Zhengzhou,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Zhengzhou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decision-making;research

1 引言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里程碑。7月23日,人工智能產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计划在全国建立30个人工智能产业与示范小镇,并逐步把人工智能产业与示范建设扩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进一步推动郑州市人工智能产业抢抓机遇、快速发展,本文研究了上海、广州、杭州、合肥四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概况,并结合郑州实际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2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概况

2.1 人工智能产业定义

人工智能产业是指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技术等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为核心的,由基础支撑和应用场景组成的,覆盖视觉识别、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相关产品和服务,是集研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集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将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未来竞争的关键领域。

2.2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特征

2016年,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2 970.3亿元,其中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为493.5亿元[1]。国际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在《人工智能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中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将达15.3万亿美元的规模,其中中国预计将获益7万亿美元。除规模巨大、增长快速等特征外,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还具有以下特征:

2.2.1 大公司产业链布局广,创业公司专业性强。基于资源能力,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中大公司的参与布局较广,在基础层、技术层及应用层皆有所布局。其中,计算机视觉领域更是集中了大批的优秀创业公司。

在地域分布上,2016年,42.9%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位于北京,位于上海的有16.7%,15.5%位于深圳,而广州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占比则为7.7%。除北上广深之外,浙江和江苏分别拥有5.4%和3.6%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2.2.2 以企业端(B端)业务为主。商业模式方面,大部分公司的业务主要以企业端解决方案和服务为主。一方面,B端业务注重与行业客户的互动合作,更有利于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落地;另一方面,行业客户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求强烈,C端产品需求挖掘相对不足。

2.2.3 人才成本较大,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技术方面,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算法研究是广泛的基础能力,但目前国内在此领域的人才供应相对紧缺,流通性较弱,因此,也导致了高端研究人才的超高成本;与此同时,有部分公司选择在美国建立研究院或实验室,说明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人工智能产业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

2.2.4 传统行业和技术给予人工智能产业充分的支持。产品方面,目前仍缺乏一定的革命性产品,更多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行业产品的改良。在这个过程中,医疗健康、装备制造、汽车、金融等行业给予了人工智能产业充分的支持,通过合作开发等方式,助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和商业化。

2.3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趋势

2.3.1 “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业态。随着专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合集,“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经济业态已经开始萌芽,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拥抱人工智能,用“人工智能+”助力技术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3.2 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独角兽集中地。人工智能产业集中着非常多的优秀创业公司,优秀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有着成熟的团队配置、先进的技术能力、健康的现金流等,同时受资本方的认可度较高,人工智能作为最具前景的产业,将成为新的独角兽集中地。

2.3.3 人才储备将成为制约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来看,虽然相关机构的研究表明华人的人工智能学术成果占全球一半以上,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在大部分领域仍落后于全球一流水平。虽然中国在数据积累和传统产业基础上有一定的优势,部分细分领域有领先成果,相关研究投入不断加大,但整体上的人才储备落后于美国,在基础研究、产业链等方面存在较大挑战,将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2]。endprint

3 我国部分地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做法

3.1 上海市

3.1.1 总体目标。上海市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力争成为国家人工智能高地新地标。上海提出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完备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建成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形成百亿级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3.1.2 空间布局。上海市重点构筑“一核一极一带”的空间格局。“一核”是徐家汇—枫林创新核。依托复旦、交大、中科院等院校研发优势,打造人工智能源头创新策源地。“一极”是徐汇滨江创新极。从“文化先导”到“科创主导”,重点建设100多万平方米的西岸智慧谷,打造未来上海人工智能国际总部基地。“一带”是漕河泾到紫竹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带。已经正式启动建设近100万平方米的徐汇北杨人工智能小镇。

3.1.3 具体措施。上海市提出,要遵循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律、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着力构建应用驱动、协同创新、产业集聚、生态培育“四位一体”的人工智能发展体系。一是坚持应用驱动,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在城市安全、政务服务、医疗健康、文化创意等领域启动一批示范应用项目;二是推动协同创新,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力争在关键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三是加快产业集聚,围绕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培育引进更多标杆龙头企业,特别是人工智能的“独角兽”企业,形成全产业链和若干个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四是强化生态培育,制定人工智能发展支持政策及专项规划,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营造开放多元的创新生态[3]。

3.2 广州市

3.2.1 发展思路。广州市作为传统制造业之城,提出要借助人工智能破解人口红利衰减、要素成本上升、土地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难题,紧紧围绕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基地、国家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紧密结合的示范引领区、“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支点和开放高地三大发展定位,推动广州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重点打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核心区,重点发展工业控制、智能传感、系统芯片、运动控制等智能制造基础部件,为企业增值,助经济转型。

3.2.2 具體举措。一是设立广州市大数据管理局。率先开放广州作为华南经济中心积累的商贸、金融、交通、海关、商检等领域的海量基础数据,为云计算、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铺路。二是引进、聚集巨头企业。广州已集齐了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大巨头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在部分细分领域,如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涌现出亿航公司、讯飞启明、佳都科技、广州数控、广州启帆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三是加强产学研联盟建设。

2017年,广州市组织召开28位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才参与的“2017年广州人工智能圆桌会议”,成立了“广州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产业高级研究院”,7月又在广州国际媒体港成立了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框架下的人工智能联盟,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交通、教育、社区服务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四是与周边城市群协同发展。发布《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进一步将香港、澳门的国际级科研资源,深圳的科技产业孵化能力以及东莞、佛山、珠海、惠州等地的制造与应用转化基础整合协同,形成新的技术竞争力。

3.3 杭州市

3.3.1 发展概况。早在2014年,杭州就提出以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一号工程”。2015年,杭州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其在智能产品等领域实现规模商用。2016年,《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提出要抢攻人工智能等中高端产业,建设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基地。截至2016年底,杭州以36家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广州的32家,排名全国第四。2017年,规划面积3.43平方公里的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正式开启,包括百度(杭州)创新中心、阿里——浙大前沿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在内的15个平台项目、90个创新项目入驻。

3.3.2 具体举措。一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扶持政策,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取和保持优势提供战略选择。特别是为深入推进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建设,杭州出台《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规定初创型企业最高可获得800万元项目资助,其中研发补助最高达600万元;人工智能领域众创空间三年最高可获得1 500万元的办公用房租金补助;优秀人才最高可获得300万元安家费补助,领军型人才可获得最高1亿元创业资助。人工智能小镇还设立了30亿元专项基金扶持创业者。其中,贷款风险池4亿元,天使梦想基金2亿元,产业引导基金4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20亿元。二是建设创新平台体系,实现人工智能协同技术创新。例如在智能汽车领域建设了车辆云、应用云、语音云、地图云和路况风险云等诸多云端数据平台。三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群错位发展。杭州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主要分布在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大科技园、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三个主要区域,各有偏重。四是集聚国内外资源,搭建国际化平台。既和谷歌、微软、IBM等国际巨头联合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也让本土企业形成“竞争+合作”的关系。五是建设标准体系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化体系,建立并完善基础共性、互联互通、行业应用、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技术标准。

3.4 合肥市

3.4.1 发展目标。2017年8月,《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正式发布,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重点打造“一核两区多点”的产业布局,争取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步入全国第一阵营。其中合肥市作为“一核两区多点”的“一核”,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核心区,集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算法开发、智能传感器研发、开放平台搭建以及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为一体,重点打造产业链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集群。endprint

3.4.2 核心优势。合肥是安徽省重要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展中心,全国范围内仅次于北上广深,处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二梯队。2016年,合肥市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37.7亿元,其中,以机器人为主的人工智能相关硬件产值达到100亿元,以语音开放平台为主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软件产值达到36.2亿元。

合肥市在中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异军突起,主要有以下核心优势。一是聚集顶尖科研实力与人才队伍。以中科大、合工大为核心,合肥市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能力位于全国前列。2017年国家类脑智能及应用工程实验室在合肥成立,其研发的类脑芯片将会是未来人工智能支撑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类脑实验室落户合肥,将为合肥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保障。根据最新的《中国大陆高校人工智能实力TOP60排行榜》数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列第8位,彰显了中科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综合实力。二是拥有科大讯飞等巨头企业。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智能语音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0%。在机器人领域,合肥市机器人企业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例如欣奕华的搬运机器人解决方案、井松的物流机器人解决方案均处于业界领先地位。三是積极争取国家各类支持。近期,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已联合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2016年3月工信部正式发文,认定合肥中国声谷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7年7月中国声谷入围第三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粒子空间”作为人工智能产业众创空间载体,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四是产业链招商。围绕智能语音产业优势,合肥市开展产业链招商,引入近百家企业入驻“中国声谷”,形成了覆盖语音及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研发、基础平台、物联网、智能客服、穿戴式设备等的完整产业链。智能语音已在教育考试、智慧医疗、数字电视、公安技侦、社会管理、车载终端等多个领域示范推广。

4 郑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基础与存在问题

4.1 产业基础

4.1.1 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人才储备。郑州市汇集多所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省工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7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13研究所等高校和院所都在积极组织专门的部门和团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早在2012年就成立研发团队开展深度学习算法研究,经过反复迭代升级,目前技术已趋于成熟。郑州大学计划以超算系统为平台,建设全国最大的人工智能人才培训基地,打造完整的人工智能综合生态。河南工业大学、黄河科技大学已成立相关的人工智能专业研究机构。全市在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领域具备一定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能力。

4.1.2 具有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郑州是国家新增的七个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之一,是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下一代互联网试点城市以及电子商务、信息消费、信息惠民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城市。目前,郑州市已形成3类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一是以汉威电子、新天科技、日立信电子、新开普电子等企业为主的智能传感器和仪器仪表产业链;二是以威科姆科技、信源信息等企业为主的组网技术和通信设备产业链;三是以信大捷安、金惠计算机等企业为主的信息安全产业链。在这三个领域,均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基础和相关产品的批量生产能力,为人工智能发展奠定了网络基础。

4.1.3 具有高效能计算基础设施。2017年2月,河南省最快超级计算机在郑州大学(郑州)超算中心投入使用,该系统由浪潮集团设计构建,峰值计算性能达800万亿次每秒,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新一代融核计算架构,部署最新的人工智能计算框架,将成为郑州市在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

4.1.4 具有大数据应用基础。郑州是国家第二批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之一,数据资源存量与增量丰富,数据价值挖掘潜力巨大,人工智能在仓储物流行业的智能分拣、智能运输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白沙大数据产业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中原云、郑东云运行稳定,大数据应用企业园已入驻相关企业十余家,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4.2 郑州市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来看,北上广深是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安徽、川渝等地近年也在积极布局。2016年市场调研数据显示,42.9%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位于北京,上海则拥有16.7%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15.5%位于深圳,而广州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占比则为7.7%。除北上广深之外,浙江和江苏分别拥有5.4%和3.6%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工智能产业将形成以北京为绝对核心,上海、广州、深圳为重点城市的地理布局,具体情况见表1。

目前国内在人工智能概念板块的上市公司共有28家,28家公司分布在安徽省、北京市、福建省、广东省、河北省、湖南省、江苏省、辽宁省、山东省、上海市、四川省、天津市和浙江省,其中,北京和广东的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最多,各有5家,其次是山东和浙江省,各有3家,上海的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有两家,各省的上市公司分布数量具体如图1所示,河南无智能板块上市公司分布。

综合来看,郑州市人工智能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层、产品层和服务层与北上广深均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宏观环境吸引力不够,顶层设计、体系设计、政策法规、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二是现有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脱节,相关研究优势集中在军工领域,本地产业化效果不明显,缺少人工智能产学研用合作组织和创新服务平台;三是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缺乏,缺少如中科大国家类脑智能实验室、哈工大机器人研究实验室等顶尖机构和领域人才,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四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领域缺乏统筹布局,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少如科大讯飞一样的行业领军企业,在初创企业中缺少能成长为独角兽企业的苗子。

5 郑州市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建议endprint

针对郑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海、广州、杭州、合肥四地的经验做法,特提出以下建议:

5.1 加大政府对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是借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契机,尽快启动全市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体系编制工作;二是建议在科技经费中设立专项资金1亿元,用于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三是设立扶持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包括天使资金、产业引导资金和贷款风险资金,培育未來创新团队。

5.2 规划建设人工智能小镇,发挥产业聚集作用

目前,上海、杭州、广州多地已先后启动人工智能小镇建设,利用产业聚集优势,引入龙头企业,扩大上下游产业链聚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4]。刚刚成立的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提出计划,要在全国建立30个人工智能产业与示范小镇,目前已有10个城市在积极进行对接。建议郑州市抓住国家产业布局契机,抓紧筹建人工智能小镇并积极申报国家示范小镇,强占中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节点,发挥产业聚集和示范作用。

5.3 大力引进培育领军人才和团队

鉴于目前郑州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高端人才缺乏的现状,建议结合“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加大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具体可借鉴杭州做法,给予领军人才高额的创业资助和安家补助,加大对团队研发补助、公共支出补助力度。

5.4 发挥政府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带动力和示范力

建议由政府率先试点部署人工智能应用,以公共财政招投标切入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领域,加大对智慧交通、环境监测、智慧医疗、园区建设、公共安全、共享经济等领域的政府采购,发挥宣传和引导作用,带动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培育壮大市场,以需求引领技术产业化。

5.5 在郑州支柱产业和优势领域抢占人工智能突破点和制高点

郑州市汽车装备制造、智能终端、仓储物流等产业基础良好,信息化程度高,市场份额巨大,可先将这些领域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研发、应用的突破点,以市场应用带动技术突破,形成有郑州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 向阳.2017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与预测[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7-03-20(014).

[2] 蒲松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六大趋势[N].中国电子报,2017-05-12(003).

[3] 邱智丽.上海打造人工智能高地[N].第一财经日报,2017-09-05(A08).

[4] 孙宝平.加速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化发展[N].国际商报,2017-03-29(C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决策人工智能研究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2019:人工智能
决策大数据
人工智能与就业
诸葛亮隆中决策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数读人工智能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