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差距及成功创建对策

2018-01-11 05:43
吉林林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全市文明绿色

杨 柳

(通化市自然生态保护站,吉林 通化 134000)

通化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差距及成功创建对策

杨 柳

(通化市自然生态保护站,吉林 通化 134000)

本文以通化市为例,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35项创建考核指标,结合创建工作进展现状,找出通化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存在差距,提出下一步重点攻关目标及对策,旨在为通化市成功创建提供参考。

通化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差距;成功创建对策;重点攻关目标

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人类生产生活和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1]。城市的生态化是人类生态价值取向的结果,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2]。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创建,可视为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阶段,是推进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3]。扎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创建,不仅是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新的新通化的有效载体,而且还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不断改善民生、让百姓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现实需要。

1 区域概况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地理位置125°10′~126°44′E,40°52′~43°03′N之间,全境幅员面积1.56万km2,全市有2/3以上面积为山区,年平均气温5.5 ℃,年平均降水量870 mm左右。全市境内大小河流众多,分归鸭绿江、松花江水系,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 533 m3。全市有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个,森林覆盖率67 %。

2 生态市创建背景

全市辖6个县(市、区),分别是东昌区、二道江区、集安市、辉南县、柳河县、通化县,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县1个(通化县),省级生态县2个(集安市、柳河县)。

2016年,全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基础上,启动全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并列入全市“五城联创”重点工作,同年12月印发实施《通化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一年多来,已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创建的工作氛围。

3 现状与差距分析

参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试行)》标准,全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涉及6大领域,9个方面35项评审指标。截至2017年末,全市35项创建指标中有18项指标已达标,17项指标未达标,见表1。

在生态经济方面,由于受地域限制、历史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市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消费比例较低,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用水效率较低,所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GDP用水量、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3个经济指标与考核指标值存在较大差距。

在生态环境方面,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指数(EI)、污染场地环境监管体系5个约束性指标尚未达标。一是由于空气环境质量影响因素较多,目前全市尚未达到“严重污染天数基本消除”;二是由于全市现状存在劣Ⅴ类水体,距离“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由于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基础性工作今年刚刚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检测等工作难度大,工作面广,尚未全面开展。因此,需要加快步伐,进一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严格管控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加强大气、水、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是保障EI指数逐年增长的有效途径。

在生态生活方面,目前全市部分区域及重点镇未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部分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尚未达到一级A标准,城镇污水处理率只能达到90 %左右,不满足≥95 %要求。此外,今年除通化县外,其他5个县(市、区)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建筑数量有限,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均低于40 %,难以达到指标要求,这主要是由于绿色建筑规范、政策方面支持文件较少,开发商和消费者对使用绿色技术有成本或安全性上的顾虑,社会接受和认可程度不高,绿色建设推广进展整体相对较慢。

在生态制度方面,“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占比≥80 %”这项约束性指标尚未达标。按照创建要求,规划期间,需要辉南县、东昌区、二道江区至少2个获得省级以上环保厅认证,集安市、柳河县至少1个获得国家级生态文明县命名。

4 下一阶段重点攻关目标及成功创建对策

4.1 重点攻关目标

按照通化市“2019年底进行申报,2020年通过国家环保部考核验收,力争实现全省率先”的目标,一是结合自身地域特色、产业发展总体趋势,通过大力实施“重点产业突围、特色产业立足、传统产业转型、现代服务崛起”的发展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推进能源消费方式清洁高效,力争2019年末,各项经济指标全面达标;二是抓好重点工作,扎实推进“蓝天行动”“洁水行动”“洁土行动”三大专项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力争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2019年底前消除严重污染天数、消除劣Ⅴ类水体,2020年底前实现通化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区县全覆盖;三是把乡镇作为市、县两级的创建基础,按照“两个80 %”的建设指标要求(80 %的县、市、区及80 %的乡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考核标准),各县(市、区)力争2019年底辖区内80 %乡镇经省环保厅认定达到国家生态文明乡镇标准,顺利完成申报;四是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公路、农村饮水、污水、垃圾处理、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力争2019年实现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村达到80 %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达到95 %以上。规划期间,严格落实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确保城镇建筑设计阶段100 %达到节能标准,各县(市、区)力争2019年底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40 %。

4.2 成功创建对策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方面,积极推进以东昌区、通化县、辉南县、柳河县为重点区域的医药产业发展集群,构建独具通化特色的“大健康”产业格局;着力打造北部粮牧区、南部特产经济区、城郊围城经济区三个区域经济格局,逐步实现农业发展数量化向质量化转变;稳步推进工业绿色发展,适度推动通钢等企业转型升级;围绕医药、钢铁、人参、绿色食品等产业打造通化市现代物流园区。

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方面,重点加强对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卓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用水量较大企业的节水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制定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积极推进全市城乡天然气管网“一张网”建设,加快水电、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通钢、亚泰水泥等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督促重点用能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同时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确保达标。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水污染防治计划,持续整治燃煤小锅炉、机动车尾气和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抓好冶金、火电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县(市)秸秆综合利用。建设大气复合污染综合监测网络,开展区域空气污染联合治理,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有序推进黑臭水体治理,达到国家验收标准。针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达标现状,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修建完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实现雨污分流。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严格执行《通化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开展生态补偿政策法规研究制定工作,建立及时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和修复的长效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以建设生态文明型机关为推手,塑造绿色文明政府形象,实行绿色GDP评价考核,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逐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在政府绩效考核中的分值比例。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鼓励政府、企业及家庭农户采购使用绿色标识产品,提高节能、节水器具使用率。

[1]崔向红.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

[2]杨敏,和兰娣,闻睿,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差距与策略分析—以五华区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3):175-176.

[3]毛惠萍,何璇,何佳,等.生态示范创建回顾及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4):1177-1182.

Disparity and successful measures of establishing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city in Tonghua

YANG Liu

(Tonghua Natur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Station, Tonghua 134000, China)

Disparity of establishing stepping up model city for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city in Tonghua based on 35 indicators for performance check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city and combined with progress situation by taking Tonghua as example. The further key tasks and measures were raised in sake of supplying reference to establish successfully.

Tonghua city;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city;disparity;successful measures of establishing;key tasks

2017-12-06

杨柳(1986-),女,吉林长春人,生态学硕士,主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

10.16115/j.cnki.issn.1005-7129.2018.01.013

1005-7129(2018)01-0041-04

F290

A

(本篇专家编审:陈建军)

猜你喜欢
全市文明绿色
绿色低碳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