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8-01-11 05:27王玲玲黎润仪许锦冰郑广恩
关键词:双相高尿酸血症

李 彬 王玲玲 黎润仪 许锦冰 郑广恩

(1.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2.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李 彬1王玲玲2黎润仪1许锦冰1郑广恩1

(1.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2.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究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的9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选择同时期、同年龄段的9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BD和对照组患者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以及BD患者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和混合发作等不同状态下UA水平的差异。结果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前,不同发作状态患者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比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三种状态下患者的UA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抑郁发作患者的UA水平明显低于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患者;抑郁发作患者高尿酸血症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UA水平较高,治疗后可出现明显下降;UA水平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一个潜在指标。

双相情感障碍;尿酸;躁狂发作;抑郁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表现为既存在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存在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呈发作性,表现为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交替往复或不规则等多样形式出现,其症状并不十分典型,就诊率较低;而由于目前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尚缺乏较为简便、高效地辅助检查诊断方法,存在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1]。尿酸(uric acid,UA)是常用的代谢相关指标,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UA水平与双相障碍存在一定联系[2]。为此,我院对9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查,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于我院就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诊断和状态分型依据《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2版)》[3],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ICD-10)及其配套的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定量表(SCAN)进行评估。共纳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92例,并选择同时期、同年龄段的9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双相障碍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检查方法 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于清晨采集静脉血,离心后使用AU680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及相应试剂进行测定。高尿酸血症定义为男性血清尿酸水平≥420 μmol/L,女性≥360 μmol/L。

2 结 果

2.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双相障碍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和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不同发作状态患者治疗前后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前,不同发作状态患者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不同发作状态下患者的UA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抑郁发作患者的UA水平明显低于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患者;抑郁发作患者高尿酸血症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详见表2。

表1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

表2 不同发作状态患者治疗前后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比例间的对比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抑郁发作比较,P<0.05。

3 讨 论

双相障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双相障碍的主要病因,环境因素也有重要作用。致病因素影响中枢神经信息传递,导致躁狂和抑郁等心境症状发生的同时,还可能对机体的代谢产生一些影响,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4]。

本研究通过纳入一般资料间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体检人群与双相障碍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对就诊时不同发作状态患者治疗前后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发现在治疗前,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三种不同发作状态下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三种状态下患者的UA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抑郁发作患者的UA水平明显低于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患者;此外,抑郁发作患者高尿酸血症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8.89% vs 24.44%,P<0.05)。其可能的原因为,抑郁发作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疲乏和思维行为迟滞[5];且抑郁发作时患者多表现为贪食、运动过少,睡眠障碍,这些都是引起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也可能干扰了尿酸的代谢,而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得到改善,尿酸代谢明显好转。

杨志强等[6]认为,甲状腺机能减退与双相障碍患者发病状态高度有关,大约20%以上的抑郁发作患者存在明显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而抗甲状腺抗体水平也与发作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对于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其与UA水平的关系上不十分明确,有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患者存在的丘脑-垂体-生长素轴功能失调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

综上所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UA水平较高,在治疗后可出现明显下降;UA水平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一个潜在指标。

[1] Ronald CK, 郭万军, 曾卓谦, 等. 世界精神卫生调查行动及其对中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的提示[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36(7):385-388.

[2] Albert U, De Cori D, Aguglia A, et al. Increased uric acid levels in bipolar disorder subjects during different phases of illness[J]. J Affect Disord, 2015,173:170-5.

[3] 汪作为, 马燕桃, 陈俊, 等.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基于循证的选择[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7,50(2):96-100.

[4] 许明智,杨程甲. 2015年AHA关于重度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加速青年动脉粥样硬化和早期心血管病的科学声明[J]. 中国循环杂志, 2016,31(2):148-155.

[5] 周淑新, 李雯. 双相情感障碍:综述[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16(6):473-477.

[6] 杨志强, 王锐, 任剑羽. 甲状腺激素与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34(8):2046-2047.

[7] 徐英祥, 胡茂荣, 罗娴, 等.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发病期及恢复期血清尿酸水平研究[J]. 实用临床医学, 2016,17(11):18-20.

佛山市卫生和计生局医学科研课题(20180135)。

李彬(1978—),男,广西贵港人,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精神心理卫生工作,擅长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治疗。

R749.3

B

1004-7115(2018)01-0067-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8.01.023

2017-10-09)

猜你喜欢
双相高尿酸血症
一类具有奇异位势函数的双相问题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新型双相酶水解体系制备宝藿苷I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DP600冷轧双相钢的激光焊接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