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效果评价*

2018-01-11 05:27李双印
关键词:个体化关节镜交叉

高 骥 李双印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效果评价*

高 骥 李双印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个体化组,均在术后早期实施常规康复治疗,个体化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体化康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康复优良率,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个体化组和常规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个体化组评分远高于常规组,本组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间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组康复效果分布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优良率高达93.33%,后者仅为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远低于常规组的16.67%(P<0.05)。结论 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治疗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保证前交叉韧带结构和功能的快速康复,还可维持膝关节的运动功能[1]。近年来研究显示[2],若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易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还可造成关节疼痛、切口肿胀或切口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鉴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个体化康复治疗的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6年12月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共60例,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且均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有严重感染者,既往膝关节损伤或手术史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或者内科疾病者,拒绝签署同意书者。将所有对象编号后按照随机数表分为个体化组和常规组。个体化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8~60岁,平均(34.5±10.1)岁;常规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8~63岁,平均(33.7±10.5)岁。常规组与个体化组临床资料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包括预防并发症、饮食和运动指导、稳定生命体征指标等。

个体化组在上述疗法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康复治疗,主要内容包括:(1)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除了给予常规的饮食指导外还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个体化支持治疗,如患者营养状况良好,则只需要禁食刺激性食物即可;若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胃肠道功能较弱,则需要鼓励患者多食用营养含量高、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酸奶、蒸鸡蛋等;若营养状态极差,则需要给予蛋白粉或者肠内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整体的营养状态。(2)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患者术后根据综合状况尽早将引流管拔出,并给予患侧被动疗法,需要注意避免运动幅度过大导致伤口渗血、流脓等,待整体状况允许后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在卧床休养期间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健侧肢体,指导家属经常按摩、揉搓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待恢复稳定后首先被动活动患侧肢体,30 min/次,2次/d,能够下床后在支具的帮助下鼓励患者在平地上多进行康复训练,运动强度和时间以微汗但不感觉极度疲累为宜,逐渐增加运动量。(3)个体化心理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其实施个体化疗法,如移情于景、暗示鼓励等;侧面了解患者的个人爱好,护理人员可通过和患者聊其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并利用既往治疗成功的病例经历鼓励患者增强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康复优良率,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进行量化评定,理论得分范围为0~100分,评分升高表示膝关节功能改善;康复效果分为优、良、可和差共4个等级,其中Lysholm评分改善≥95%者记为优;Lysholm评分改善≥75%且<95%者记为良;Lysholm评分改善≥35%且<75%者记为可;Lysholm评分改善<35%者记为差,统计优良率;所有受试者术后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统计并对比总并发症发生率。

2 结 果

2.1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 治疗后个体化组与常规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远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个体化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远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分)

2.2康复效果 个体化组与常规组康复效果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组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康复效果对比[n(%)]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个体化组有1例发生切口肿胀,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常规组有1例发生关节疼痛,3例切口肿胀,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5,P=0.039)。

3 讨 论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仍需要接受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才能保证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常规疗法仅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但是由于每位患者的营养状态、整体素质、心理和情绪状态差别较大,而常规疗法只能统一对待,很难满足患者关于个体化康复治疗的需求[3]。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积极探讨高效可行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法才能保证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和整体康复效果,也才能显著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法是根据每一位患者各方面的不同情况制定的一种具有针对性和个体化性质的康复治疗方案,共分为营养支持、运动疗法和心理治疗3个方面,其中营养支持治疗能够保证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整体的营养状态,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保障;个体化运动疗法能够保证每位患者均得到符合自身整体状况的运动康复治疗,符合快速康复理念,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能够为其提供高素质的医疗服务;个体化心理治疗是保证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医生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够加快康复进程[4]。由此可知,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康复治疗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研究中,个体化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远高于本组内治疗前和常规组治疗后,说明个体化康复治疗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个体化组康复优良率远高于常规组,表明个体化康复治疗对此类患者具有理想的效果;个体化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常规组,提示个体化康复治疗对并发症的发生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综上,建议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改善膝关节功能和康复效果,还可减少并发症情况,值得推广。

[1] 刘勇,蒋从斌,杨万波,等.武警某部官兵经关节镜膝前交叉韧带重建56例疗效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 2015, 43(1):27-29.

[2] 赵蓬,包学智,刘培来.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激进康复对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J].山东医药, 2016, 56(42):67-69.

[3] 金伟.激进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36):121-124.

[4] 杨自权,冯军宇,张晨,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期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 2016, 29(4):311-315.

高骥(1979—),男,河南郑州人,本科,住院医师,主要从事运动损伤与关节镜临床研究工作。

R686.5

B

1004-7115(2018)01-0082-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8.01.030

2017-10-17)

猜你喜欢
个体化关节镜交叉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连数
连一连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