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

2018-01-11 05:27
关键词:低血糖内科血糖

梁 琪

(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内科,广东 梅州 514021)

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

梁 琪

(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内科,广东 梅州 514021)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变化、低血糖发生率,干预后遵医行为、生活方式变化。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改善,规范服药率、按时复诊率、规范监测血糖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提高,按时进食、合理饮食、禁烟、限酒、适当运动、情绪稳定等生活方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对照组6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干预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2.33%较对照组患者的13.95%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8,P=0.049)。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患者和家属能够全面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积极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纠正不良生活行为,预防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健康教育;糖尿病;老年患者;低血糖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内分泌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严重的低血糖患者容易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低血糖超过6~12h后可造成脑细胞不可逆的损害甚至死亡[1]。中老年患者合并心脏、肝肾功能不全等多种内科疾病,低血糖的发生率更高,并且低血糖的症状不显著易造成医生误诊及护理人员难以判断,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给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2]。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6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实验室、临床、肌电图均确诊为糖尿病,符合WHO 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以及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任何时间静脉血浆葡萄糖含量≥200 mg/dl(11.1 mmol/L)以及空腹时静脉血浆葡萄糖≥140 mg/dl(7.8 mmol/L)[3],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干预组患者男28例,女15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9.08±12.9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12±0.92)年,文化程度:文盲1例,小学6例,初中12例,高中或中专18例,大专及以上6例,合并内科疾病:冠心病12例、高血压17例、高脂血9例、肾功能不全5例、脑梗死6例;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17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9.34±12.67)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44±0.87)年,文化程度:文盲1例,小学5例,初中11例,高中或中专21例,大专及以上5例,合并内科疾病:冠心病13例、高血压18例、高脂血7例、肾功能不全3例、脑梗死5例,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宣传册或者刻录成光盘发放给患者,患者的病房中张贴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图谱,使患者充分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告诉患者一旦血糖升高会给心脏、肝肾等脏器造成损伤。告诉患者一旦出现头晕、饥饿、出大汗、反应慢以及烦躁等症状时,可能是低血糖的临床表现,要及时告知医生,住院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效果差的患者和家属对其进一步强化教育,并适当调整教育计划;(2)胰岛素知识的健康教育:首先告诉患者胰岛素的保存条件非常严格,胰岛素打开后要规范保存,对于冷藏保存的胰岛素,取出冷藏柜后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有效防止胰岛素温度过低注射后引起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注射剂量和时间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注射方法参照说明书规范操作,对不同的部位进行注射,避免因长期在同一位置注射药物进入血管或者肌层,若大量运动后要等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胰岛素注射;(3)饮食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尤为重要,嘱咐家属要给患者提供快速调节血糖的食物,清晨、夜间若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要及时补充蛋白和糖分,若大量运动后要及时给予食物补充能量;(4)运动健康教育:患者在治疗期间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尤其是在进食后要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但是切记患者一旦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时要立刻停止运动,运动量加大后要减少胰岛素的注射,并且要等到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注射[4]。

1.3观察指标 患者6个月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变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后生活方式(按时进餐、饮食合理、禁烟、限酒、适当运动、情绪稳定),遵医行为(服药、复诊、规范监测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对照组6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干预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2.33%较对照组患者的13.95%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8,P=0.049)。

2.3两组患者干预后遵医行为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规范服药率、按时复诊率、规范监测血糖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遵医行为比较[n(%)]

2.4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按时进食、合理饮食、禁烟、限酒、适当运动、情绪稳定等生活方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比较

3 讨 论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患者发生低血糖后在较短的时间即会诱发脑功能紊乱,当血糖低于2.8 mmol/L时,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全身乏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一系列休克的症状,当血糖低于1.67 mmol/L时,可对其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的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内容之一[5]。

低血糖的发病机制为患者的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兴奋交感神经,进而出现出汗、心悸、烦躁等临床症状,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现有低血糖相关症状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其低血糖的症状[6]。而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下降,经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多种内科疾病,因此大部分老年患者低血糖症状不明显,极易被忽略,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损伤患者的脑组织且该损害是不可逆的。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1)未遵医嘱,降糖药物使用不恰当;(2)自主神经出现障碍;(3)降糖药物的剂量未完全按照医嘱;因此,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监测血糖波动,同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也是必要的。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疾病知识教育、胰岛素知识教育、运动和饮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掌握疾病知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以往临床研究[7]发现,经过健康教育干预的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知识能够充分掌握,患者自我管理的效能提高,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的患者血糖控制更优,低血糖的发生率仅为2.33%,规范服药率、按时复诊率、规范监测血糖率均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到显著改善,并且能够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患者的按时进食、合理饮食、禁烟、限酒、适当运动、情绪稳定等生活方式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心理状况等实施的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规范胰岛素注射剂量和注射方法,降低不良反应,家属在照顾患者过程中规范监测血糖,遇到低血糖的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因为低血糖而引发的各类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8]。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患者和家属能够全面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积极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纠正不良生活行为,预防低血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 莫贤伦,张锋.100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内科,2015,10(3):422-423,426.

[2] 黄伟英.饮食干预和强化健康教育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效果分析[J].内科,2016,11(3):499-420.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 .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16-817.

[4] 舒靖兰.强化健康教育在护理糖尿病病人中的重要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6(22):108-109.

[5] 张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801.

[6] 李菊珍.强化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率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4(5):81-82.

[7] 谭瑞珠.梁艳娉黄水英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2(20):24-26.

[8] 高少琴,谢金梅,卢少英,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7):1097.

梁琪(1984—),女,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工作。

R473.5

B

1004-7115(2018)01-0097-03

10.3969/j.issn.1004-7115.2018.01.037

2017-10-21)

猜你喜欢
低血糖内科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