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的家园共育

2018-01-11 08:42朱夙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社区家庭时代

朱夙

【摘 要】 伴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逐渐重视,人们逐步意识到家、园以及社区合作共育的意义。于是,作者对家、园以及社区合作共育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

幼儿园、社区以及家庭是孩子成长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育、社区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相互协调发展才可以发挥教育的综合作用,推进孩子在成长进程中的全面发展。注重家、園与社区合作共育,是现阶段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实践模式。文章经过分析家、园以及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践,推进家、园以及社区三方的资源科学配置,为孩子的发展寻求全新的途径。

一、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具体措施

(一)掌握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达到家园共育

为了达到家园共育的终极目标,首先我们应该使家长掌握幼儿园的相关教育内容,便于家长进一步配合幼儿园教育。于是,我们实现了“四公布”:第一,在新学期初召开家长会议,对幼儿园工作事例以及学期幼儿培养目标进行公布。第二,在家园联系栏中公布每月的工作目标,家长了解班级的工作核心,并且完成相应的配合。第三,每周对一周的活动安排进行公布,家长知道每周的工作安排。第四,每天经过作业条的方式向家长展示孩子今天的教学内容,家长怎样在家开展配合。

(二)通过家访全面了解孩子,商议教育方案

在开学初期,老师依次进行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以及在家的具体表现,并向家长询问孩子的爱好、个性以及兴趣。这种家访不但能够实现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家庭的目的,而且是孩子亲近老师、避免入园焦虑的策略。其次,每学期老师应该依据幼儿的表现进行家访,和家长一起商讨育儿策略,让教育变得更加具有目的性。

(三)提升幼儿园老师的素质,强化家长意识

一方面提升幼儿老师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强化家长的家园意识。由于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视度不足的问题,首先应该关注幼儿老师的素质问题。全面提升幼师的综合素质,让幼师注重家园合作共育的意义;其次,幼师应该把家园合作共育的意识传达给家长,强化家长对家园合作共育的意识,这样才能激发家长参加家、园共育工作的主动性。

(四)参加社区活动,为孩子创建展示的平台

我们应该进一步利用社区的所有教育资源,主动参加社区安排的文化活动,为孩子搭建展示的物体。比如:在社区开展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文艺汇演”中,我们大中班的幼儿表演的武术操《武韵》,为幼儿们提供了表现的条件和机会,幼儿们的一招一式获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了幼儿主动、轻松的情感与情绪。

二、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家、园以及社区合作共育模式,我们发现三方的合作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第一,有助于强化幼儿园培养高素质老师的目标,提升教育成效;第二,有助于社区与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以及配合,提升幼儿教育的品质,进一步能够深信家、园以及社区合作共育对孩子的教育发展拥有重要的意义,推进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冉璐. 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构建儿童的幸福童年[J]. 科学中国人,2017(9).

[2] 孙海燕. 生态视野中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策略探究[J].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6(12):51-53.

[3] 景洁. 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实践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0):13.

猜你喜欢
社区家庭时代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