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18-01-11 08:42曾沛菁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自主阅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曾沛菁

【摘 要】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兴趣;阅读能力;自主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學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更新观念,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足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因此,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拓宽阅读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 引导学生创意朗读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领会不同,读出来的情感就不同。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角度去体会课文,去感触课文,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读出自己的情感。

2. 适时引导学生想象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课文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此处做出合理的想象,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

3. 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

三、倡导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学习,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书本的学习,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与合作学习,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书籍等加以整理,进行专题阅读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合作阅读,积累内化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了自主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悦,提升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及课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积极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让学生从心底爱上语文,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书本是甜的”。能从小就体味到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终生阅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庆英. 创新教育与教育的创新[M].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6.

[2] 杨映华. 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J]. 甘肃教育,2006(8).

猜你喜欢
自主阅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