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2018-01-13 01:16俞欣妙
法制与社会 2017年36期
关键词:网络舆论舆论监督

摘 要 人大监督制度是人大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监督体系中人大监督起着重要作用,是具备最高法律权威的监督方式。因此,健全人大监督,发挥人大监督实效,对于完善整个监督体系具有积极作用。目前网络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中心,社会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要发挥舆论监督正面引导作用,确保自身的合法、有效性,需要有一定的力量对其进行监督和引导,必须做好引导和调控工作,发挥舆论监督和人大监督的合力性作用。

关键词 人大监督 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

作者简介:俞欣妙,宁波大学法学硕士,中共宁海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法学与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2.303

一、人大监督制度与舆论监督概述

人大监督制度是全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防止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滥用,通过法定程序,代表人民意志,对各级人大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以及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 而舆论监督是指群众广泛参与,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对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违反公共道德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引起人民的关注,形成社会普遍性看法,借助舆论压力使上述不良不法行为得以及时纠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最具人民监督的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第一,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两者监督权实施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是监督的主体;舆论监督的主体也是广大的网民即人民群众。第二,监督的客体主要是各级各类权力的行使者,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对任何违纪违法特别是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第三,都不直接处理问题,两者都只反映和披露问题,有特定的职能机关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第四,两者都属于外在监督。人大监督代表人民的利益,对“一府两院” 权力的范畴以及如何行使权力进行监督,相对于内在监督而言是一种外在监督;舆论监督不管是从监督主体和还是监督客体而言,都是外在的监督。因此,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两者互动式结合具备共通性的基础。

二、舆论监督的特性

舆论监督突破了传统媒介监督的范式,营造了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网络舆论传播环境,从而使监督主体更加公众化,舆论多元化,同时议题更接近民生热点。

(一)主体公众化,民意表达更宽泛

在信息广泛被传播的大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置身于开放、自由的网络传播中,突破了传统的舆论监督范式,实现了监督主体最大可能的“公众化”,网络媒体的低准入条件,使普通受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声音都有了传播的可能。从而使舆论监督扩展了监督的议题范围。舆论监督的真正实施主体实际上是社会参与度和自主性较强的网民即公众,这批人引导了大众的舆论导向,甚至把握了舆论发展的整体过程,从产生、发展直至消亡。

(二)舆论多元化,交互中趋同化

产生公众舆论的政治文化的复杂性和人们受教育程度、心理因素、价值观念、利益多样性的差异,决定了意见的倾向是多元的。网络具有匿名特质,人们在网络上可以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身对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和个体性观点,民众的各种观点可以不受限制地相互交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言论区域。与此同时,个体性观点得到充分表达的同时,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群体之间会产生交互性的影响、说服甚至模仿,从而使个体性观点在交流互动中逐渐显示趋同化。

(三)议题贴近生活,探讨浅显泛化

网络的自由性、匿名性以及网民素质层次的广泛性等原因造成了网络舆论监督语言的口语化、非逻辑化、情绪化的整体风格,讨论者思维的发散性、放松性使得讨论处于较为表面的层次而不能深入下去。讨论者的思想观点往往带有较多的感性色彩,是一種表层的、外显的、直观的、简单零乱的意识,缺乏成熟的、有深度的思考。同时,网络信息流的意见不集中、不确定、非理性等都泛化和分散了舆论监督主体,难以形成共性的价值指向,使主流舆论监督难以形成。

三、两种监督方式发挥互动效能的有效路径

(一)确保人大监督的主导作用,扩大监督工作的开放性

人大监督作为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交互式作用的意义在于增强监督的透明度和力度,进而深化人大监督制度。要建立和健全人大与新闻单位互动的工作机制,人大工作的重要日程中要囊括把人大宣传工作,使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的交互式结合有章可循。首先,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制度。通过明确新闻发布的内容、时间和方式等,建立起人大与新闻单位正式的交流沟通平台。其次,建立和完善新闻宣传例会制度。通过定期召开新闻单位负责人会议,及时沟通相关情况,将相关人大的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要工作安排及时向新闻单位通报,提出宣传报道的指导性意见,同时提供新闻采访线索,定期组织新闻单位集中时间到基层人大采访,提供信息、资料和服务。

(二)规范网络舆论,发挥舆论监督的主渠道作用

1.完善网络舆论监管

(1)健全网络舆论引导队伍。主要是建立了三支队伍:一支是专职网管员队伍,一支是兼职网评员队伍。由全县各街道、乡镇和部门、各重点单位安排专门人员,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宣传工作。我们对网评员尤其是核心网评员在数量、身份上都谨

猜你喜欢
网络舆论舆论监督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大有可为
魏则西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探析
社会化媒体对网络舆论环境的重建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