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中的可译与不可译性

2018-01-14 12:35金念念
活力 2018年18期

金念念

【摘要】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模式的产生,标志着翻译研究朝着“文化转向”潮流发展。这股浪潮随着全球化、多元化的大势,把文化因素在翻译研究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文化翻译而言,巴斯内特在其文化翻译观中提到了些许对于可译和不可译的看法。她认为不可译和可译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本文以2012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翻译为例,通过对电影中具体的翻译进行研究,以及结合对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中对于不可译性的分析,探讨该影片是如何将不可译的中国文化翻译给西方观众。本文主要探讨译者在不可译之处进行的处理,以及文化翻译观在电影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文化翻译;影视翻译;可译和不可译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不同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翻泽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作用正在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苏姗-巴斯内特( Susan Bassnett)是文化翻泽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其文化翻译观中,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将成为新的关系建立的基础。这将有助于消除东西方文化的隔阂,使得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成为可能。弘扬东方文化并使之与西方文化得以平等对话,成为当代中国翻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巴斯内特对于翻泽的不可译性采用的是一种辩证法,翻泽既不是完全不可能,也不是完全可能。她认为不可泽性有两种,也就是卡德福德区分的两种类型的不可译性问题: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语言不可译性,主要是指语言结构的缺省,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语,这是由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文化不可译性,是指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原文文本相同的语境特点。总的来说,由于语言的交际性和思维的普世性,译者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不可译性进行弥补。这是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语用和审美层面上寻找最佳答案的过程。因此,翻泽的不可译性问题不是不可泽解决的。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跨地区、跨国度交流的日益频繁,以电影为载体的文化间的交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说电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片名则是电影的点睛之笔;电影阐述文化,片名折射文化。就“金陵十三钗”这一中文电影名而言,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甚至与西方文化形成了极大的冲突,表面上看几乎不可泽,但具体分析下来,这一问题还是得到了解决。

从中文的角度分析, “金陵十三钗”无疑表达出了三层含义:第一,“钗”是中国古代妇女佩戴的一种首饰,因此传达出的是电影的性别属性,即是一部以女性为主体的电影;第二,所谓“金陵”乃是小国历史名城南京最雅致而古老的别称,透露出的是这部电影内容的地理属性,同时也暗含了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第三,从“十三”可以看出这群人的数量属性,一共十三人。而这一数字之所以出现在片名中,与这一数字在影片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分不开的。这一名字同时还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脱不开关系。因为《红楼梦》还有一个别名就叫作《金陵十二钗》。与此同时,“金陵十二钗”也经常被人们提到,用来指代《红楼梦》里十二个最优秀的女子——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李纨、秦可卿。作者以十二个女子这样的拟人手法闸释了周易理论中的十二地支的轮回关系,是《红楼梦》一书的主旨所在。书中描写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婚丧祭祀制度、服装穿戴、饮食药膳、建筑亭阁、舟车行轿等层面,可谓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有了这样一部名著做铺垫,电影名在巧妙借用这一说法的基础上,却在人物数量上增加了一个,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这一数字必将成为他们的重要看点。

从英文角度人手,泽者在翻译时将其处理成“TheFlowers of War”。首先在英语中要找到与“钗”对应的词语很难,而且即使有,其所蕴藏的内在含义也未必与中文里的“钗”完全一致,因此,在这个时候文化翻泽比字面翻译就要重要的多。用某一特殊物品指代女性的这一现象在英语中同样存在,“flower”在英文表达中同样有指代女性的特点,在文化含义上与“钗”有了相似之处。此外,“金陵”如果音泽其实并没有任何的特殊含义,而结合电影的故事情节,电影所呈现的大的时代背景无非是战争时期,能让观众掌握影片的时间背景似乎更能满足西方观众的观影需求。而忽略了第三层的数字属性,则是充分考虑到了西方观众对于“十三”这一数字的忌讳。这一忌讳源于两种传说:其一,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稣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稣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13”是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补充:传说耶稣是被钉死在13号十字架上的);其二,西方人忌讳“13”源于古代神话。北欧神话中,在哈弗拉宴会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闯来了。这第13位来客的闯入,招致天神宠爱的柏尔特送了性命。这类的传说很多、很广,特别是关于《最后的晚餐》的传说,在西方已经深入人心,达-芬奇还画了名画《最后的晚餐》,流传甚广,因此“13”成了西方世界最为忌讳的数字。因为忌讳,西方人千方百计避免和“13”接触。在荷兰,人们很难找到13号楼和13号的门牌。他们用“12A”取代了13号。在英国的剧场,你找不到13排和13座。法国人非常聪明,剧场的12排和14排之间通常是人行通道。此外,人们还忌讳13日出游,更忌讳13人同席就餐,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如此强烈的排斥情绪,在翻译时将十三这一数字隐去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因此,在电影名称的翻译上,泽者充分考虑到西方观众的文化背景,转移和删减了一部分的原文信息,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理解障碍和负面影响,不可译性也就被译者悄悄转移了,充分体现了巴斯内特的观点。这样的翻泽方法是典型的从文化翻泽出发,力求以文化为主。本土文化无法再现的情况下,在译语文化中去寻找答案,同时按照原语文化翻泽的文本还需放置到译语文化中,考察是否存在不妥之处。

不难发现,在电影的台词中会出现许多不可译现象,但是由于其存在于电影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中,即使有些地方达不到完美的翻泽,但传递电影信息比字面翻泽要重要得多,这也就使得不可泽有了向可译转移的可能。本文从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中得到了关于电影翻译的三点启示:

第一,文化翻译是电影翻译的本质。翻译研究已经发生了文化转向,因此,电影翻译的本质就是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而其目的就是将一种文化介绍给另一种文化。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目的语文化的接受程度,避免源语文化在他国“水土不服”。

第二,文化对等和文化转换是文化翻泽和电影翻译的基本原则。文化对等指的是源文化和目标文化之间的功能对等,而文化转换则是指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对等和文化转换主要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寻找文化对等,对于电影翻译来说,是拉近目的语观众和源语言观众的最佳途径。

第三,译者应该完成电影翻译上的文化转向。文化翻译的职责是解决文化之间的碰撞,译者在为电影进行翻译时,应该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问题,尝试多种翻译方法,努力寻找最佳翻译。

中国电影想要参与到国际电影市场的竞争中去,必须经过翻译这一到关卡。总的来说,电影中的字幕的瞬时性,决定了翻译必须抓准要害,一针见血,否则会影响目的语观众的观影感受。同时,在中西方大的文化背景下,以文化翻译为中心,缺失的文化如何弥补,不可译的文化如何转换,这些问题都是泽者在翻译时需要反复考虑的问题。翻译没有一成不变的策略,通过研究巴斯内特的可泽和不可译的观点,应该把握从实际出发这一点,既要摆脱源语言文本的束缚,又要充分发挥目的语的优势,运用恰当的策略,使目的语观众对语篇的感受和理解与源语观众尽可能相近,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和电影交流。

参考文献:

[1]錢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 (1):61-65.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