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宜都市温州蜜柑减产原因及应对措施

2018-01-15 15:31黄兴红蔡永喜张卜芬王运凤高波廖贵新来武新易青余昌清
浙江柑橘 2018年3期
关键词:宜都市橘园中熟

黄兴红蔡永喜张卜芬王运凤高波廖贵新来武新易 青余昌清

(1.湖北省宜都市聂河镇农技中心 宜昌443300;2.湖北省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3.宜都市农业环保站;4.宜都市耕肥站;5.宜都市农业执法大队;6.宜都市农安局)

柑橘是宜都市农业第一大主导产业,2016年全市柑橘面积2.12×104hm2,产量63.57×104t,面积、产量在湖北省排名第三位和第二位,产值24.5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柑橘一项收入达8651元。为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柑橘主栽品种以特早熟、早熟和中熟温州蜜柑为主、有少量椪柑、蜜柚、脐橙、杂柑等种植,集中分布在长江、清江及渔洋河畔。2017年花期和10月中下旬,笔者对全市柑橘主产区红花套、高坝洲等9个乡镇30个主产村、68个合作社(家庭农场)及115个生产大户进行调查。结论是:2017年宜都市柑橘花量严重偏少、坐果率较高,但总产量减,预计总产量50×104t,比2016年的63.57×104t减产13.57×104t,减产幅度为21.35%。

1 田间调查

1.1 调查点选择

于主产区高坝洲、红花套镇分别调查8个和7个村、16个和13个专业合作社、28个和31个农户;其他五个乡镇产区均调查3个村、五个产区随机分布调查39个专业合作社、56个农户。树龄均为15~30年生,共调查面积2172hm2,占结果面积1.83×104hm2的11.9%。

1.2 调查时间

于2017年4月10~16日调查花量;10月18~25日调查结果量。

1.3 调查取样方式

按多花树,7万朵以上;中等花量树3.5~7万朵、少花树,0.5~3.5万朵;极少或无花树,0.5万朵以下为分类标准,进行调查,主产乡镇农技员和所在村技术员参与调查、分类。产量调查采用实地称重测量。

1.4 调查统计结果

花量调查结果,多花树占5.8%、中等花量树29.4%、少花树46.2%、极少或无花树18.6%。极少或无花树、少花树所占比例较大。上一年挂果多、平埫田、树势弱的橘园尤为明显。这类田无花、少花树的比例达到50%,有的达到70%左右。10月实测结果:所调查2171hm2橘园统计数量为5.89×104t,比2016年的7.52×104t减21.68%。这一数据基本代表宜都市2017年柑橘生产情况。从2017年的产量构成来看,特早熟、早熟蜜柑减少幅度较小,中熟减产较为严重,椪柑、橙类增产,柚类保产。

2 减产原因

2.1 温州蜜柑存在“大小年”结果习性

由于上一年是个特大丰产年,树体营养消耗过量,导致树势衰弱,花量减少。

2.2 灾害性天气影响

2016年7 ~9月较长时间连续干旱,导致树体营养物质吸收受阻,致使营养物质积累不足影响花芽分化。

2.3 立地条件影响

土层较浅、平淌地、水改旱部分橘园落叶严重,2017年春梢抽发过旺,花量少且坐果率低。主要原因是根系分布较浅,根量少,吸收功能的根少,导致地下部与地上部生长不平衡。

2.4 果园定植密度影响

密植成年果园(特早熟品种超过55株/667m2、早熟超过45株/667m2、中熟超过40株/667m2)花量少,坐果率低。

2.5 生产管理因素影响

橘园失管的如施肥时间、方法、种类不当和施肥量不足;修剪不到位等橘园花量少花质差。

3 应对措施

3.1 农科教结合提升技术水平

柑橘生产技术日新月异,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不断提高科技人员、柑农的技术水平。以中国柑橘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等单位为依托,聘请教授、研究员、专家来现场传授技术;派本地技术骨干到外地学经验。充分发挥我市承担国家柑橘体系建设的优势,引进、吸收、创新柑橘生产技术。同时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目前,宜都已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近2000人,他们在组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科学种柑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全市从业人员的科学种柑水平和科技意识,并应用到田间到地头。

3.2 完善橘园基础配套设施

配套电力系统。低压(220V)电线到柑橘园,确保果园生产用电需要。完善水系设施。保证果园施肥施药及灌溉用水充足,做到旱能灌,渍能排,排灌畅通。完善道路设施。根据需要结合果园面积大小设置主干道、支干道和操作道。提高果园抗灾能力和生产效率。

3.3 切实解决栽植密度问题

主要采取间移间伐,特早熟品种保持在667m2栽45~50株,早熟品种40~45株,中熟品种35~40株,柚类35株左右。并应用大枝修剪技术控制树冠高度,早熟品种控制在2.5m、中熟品种3m以内,覆盖率控制在85%左右,形成“一干三枝”自然开心型,保持橘园通风透光。便于机械化开沟、施肥、修剪、病虫防治和运输果实,有效缓解劳力矛盾。

3.4 严格实施配方施肥

进行测土化验,将分析结果以“施肥通知单”的形式发给柑农,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土壤、肥料的综合利用率。并结合配方施肥于“大年”加强修剪平衡树体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有效地控制大小年结果幅度。

3.5 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有效控制病虫害特别是重大病虫害的蔓延和危害。加大对重大病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力度。大实蝇防治应增加药物诱杀和捡拾蛆果的力度,加强对商品化处理企业的监控,长期坚持不松懈。

3.6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的功能,兴建集柑橘洽淡、展示、交易、检测、加工、培训于一体的大市场,把宜都建成鄂西南最大的柑橘初加工销售集散中心,在柑橘产业上有一定的议价权。二是培植土老憨等重点龙头企业,搞好精深加工、精品果高端市场和出口销售,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快转化增值。三是引导清江果业等企业做好产后洗果打蜡初加工处理,扩大丰岛等橘瓣罐头加工企业规模,做好设备更新、技术创新等工作,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四是规范完善一批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和运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五是指导农民建设简易贮藏室,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行情合理调度柑橘销售,最大限度地提高柑农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宜都市橘园中熟
2022年“蒙阴杯”全国早中熟桃鉴评大赛在蒙阴成功举行
怒江:峡谷深处的“智慧橘园”
柑橘产业工人
基于集聚发展路径的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研究
桂林中熟西兰花新品种不同种植期比较试验
湖北宜都市柑橘农业循环经济研究
翔安区中熟花椰菜新品种对比试验
丰收的橘园
宜都市禁养区畜禽规模养殖现状及推进禁养区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建议
宜都市柑橘空间分布的遥感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