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伪狂犬病防治体会

2018-01-15 03:10张贻传
猪业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狂犬病病猪日龄

张贻传

(华农恒青实业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13)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感染可造成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哺乳仔猪神经症状、腹泻,高死亡率。断奶后猪群感染PRV表现神经症状比例随日龄增加而降低,呼吸道症状比例随日龄增加而增加。本病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引起奇痒,100%死亡,猪是唯一感染PRV可以存活的动物。

1 病原

PRV属于疱疹病毒科,基因组为双股DNA。PRV对热有一定抵抗力,60℃下可以存活30~60 min,25 ℃可以存活6周。病毒对乙醚等有机溶剂,福尔马林和紫外线敏感,1%的烧碱能迅速将其灭活[1]。

目前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是不同毒株在毒力和生物学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发现个别流行区毒株的毒力有所增强,这表现在以往通常只能致乳猪和幼猪死亡,而现在表现在对成年猪也能引起死亡。近年来我国多个实验室报导分离到基因组发生改变对猪致病性增强的毒株。张明辉(2015)分别用1 mL107TCID50于2012年河南分离到变异株PRV HNX株和鄂A株鼻腔接种各5头50日龄仔猪,接种HNX株仔猪死亡率60%,而接种鄂A株仔猪死亡率为0%[2]。杨文萍等(2014)于2012年在浙江省某猪场分离到的 PRV ZJ01株滴鼻接种106TCID50对 9周龄的仔猪致死率为100%[3]。王春花等(2014)在天津某免疫猪场分离到一株PRV变异株 PRV TJ株,滴鼻接种106TCID50的病毒对6周龄的仔猪致死率为100%;肌肉注射同剂量的病毒对6周龄的仔猪致死率为60%[4]。

2 流行病学

病毒主要从病猪的鼻分泌物、唾液排出,猪感染后2周内,经口、鼻大量排毒。其他猪可能由于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发生感染,与经鼻腔传播相比,经口腔传播需要更多的病毒量。在合适的环境中,病毒也可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5]。妊娠母猪感染本病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导致流产、死胎、木乃伊。配种时通过公猪精液将病毒传染母猪。人员出入、鼠类等动物、运猪车在本病传播起了促进作用。引种时未对引入猪群100%做血清学监测,导致PRV阳性猪混入猪场,可能是近年来PRV阴性猪场转阳的主要原因。

有学者报道了PRV 在猪的三叉神经节中发生潜伏感染,并检测到在猪的其他组织中也具有这种现象[6]。潜伏感染期间,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并不存在,但部分特定病毒基因组仍在活跃转录,形成所谓的潜伏相关因子。潜伏感染的猪一直是保持病毒活化、散毒,并因此导致在易感猪群中传播的危险传染源,因为潜伏感染的病毒可被一些应激因素(如冷、热应激)或某些生物活性化合物(如地塞米松、前列腺素等)所激活,激活后的病毒粒子又沿轴突正向扩散至外周感染位点,导致具有感染性的PRV排出。因此潜伏感染的流行病学意义极其重要,是病毒由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猪传播给处于同一环境内易感动物的重要途径[7]。

3 症状

3.1 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感染PR V最早可见于 2~5日龄,病猪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喜趴卧,而后出现抽搐、痉挛、头颈后仰等神经症状,口吐白沫、发抖、惊跳,排黄色水样腹泻,死亡率可高达100%。母源抗体高的乳猪死亡会比较慢,表现为一窝乳猪陆续死亡;母源抗体低的乳猪会出现整窝乳猪集中死亡。

图1 发病乳猪口吐白沫

图2 发病乳猪神经症状

3.2 断奶小猪

断奶小猪感染PRV症状类似乳猪,但是较乳猪轻。病猪出现神经症状、腹泻、呕吐、呼吸困难、咳嗽、流涎,发病率和死亡率因病毒毒力、日龄和疫苗免疫效果差异而不同。低毒力毒株感染断奶小猪,一般发病率20%~40%,死亡率10%~20%。毒力强的毒株感染断奶小猪,发病率可以达到80%,死亡率50%以上。

3.3 育肥猪

图3 病猪眼结膜炎

图4 病猪呕吐

图5 病猪顶墙

图6 病猪转圈

图7 病猪流涎

育肥猪感染PRV,一般表现为发热、采食下降、咳嗽,较少出现神经症状。近年来笔者在诊治猪伪狂犬病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猪场育肥猪群在感染伪狂犬病毒以后症状会比较严重。感染初期,病猪体温升高到40.5~41.5 ℃,发病栏舍猪群采食量迅速下降,严重时采食量下降至正常的30%。猪群咳嗽增多,腹围凹陷,步履蹒跚,病猪对刺激敏感性增强。部分病猪出现严重眼结膜炎,眼屎将眼睑黏着,2 d后出现体表苍白,有的突然死亡。体重40 kg以下猪有10%左右会出现顶墙、转圈、头颈后仰、四肢划水等典型神经症状,病猪呕吐、流涎,呼吸困难,病程持续10~15 d,出现神经症状猪死亡率60%以上。体重80 kg以上育肥猪,表现为咳嗽、体温升高、眼结膜炎等症状,5~7 d可以康复。

3.4 种猪

妊娠母猪感染PRV以后,会出现流产,分娩舍弱仔、死胎和木乃伊胎数量增加,有的母猪整窝产大小一致的木乃伊胎,母猪返情增加。流产主要发生在妊娠30~100 d母猪,流产前母猪会表现厌食。多数母猪在流产前胎儿已经死亡,流产出变色的胎儿和胎衣,少部分母猪流产出新鲜胎儿。

公猪感染伪狂犬病毒以后,表现为死精,睾丸肿大、萎缩,丧失配种能力。

图8 妊娠母猪流产

4 病理变化

4.1 哺乳仔猪

解剖病死哺乳仔猪,可见肝脏、脾脏有针尖状到芝麻大小灰白色坏死灶;肾皮质有针尖状出血点;肺苍白,偶尔能见出血斑;脑膜充血;全身淋巴结出血、肿大;扁桃体化脓、出血;多数死亡哺乳仔猪全身肌肉苍白。

图9 扁桃体化脓

图10 脾脏灰白色坏死灶

图11 肝脏灰白色坏死灶

4.2 断奶猪和育肥猪

解剖病死猪,可见肺淤血水肿,有时有出血斑,少数肺表面可见白色坏死灶;气管内充满白色泡沫,气管内壁弥漫性出血;肾皮质有针尖状出血点;肝、脾表面偶尔可见白色坏死灶;淋巴结出血、肿大;脑膜充血、血管增粗、有时会有针尖状出血点;扁桃体充血、化脓。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哺乳仔猪出现神经症状、高死亡率,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增加。断奶以后猪群日龄越小表现神经症状越多,日龄越大表现呼吸道症状越多。病理变化:肝脏、脾脏出现白色坏死灶,肾皮质针尖状出血点,脑膜充血,扁桃体出血、化脓。确诊需要做实验室检查。

5.1 家兔接种

本方法适用于送检不便的小型猪场,取典型病料:脑、扁桃体、淋巴结等组织1:10加生理盐水捣碎匀浆,冻融 3次,4 000转 /min离 心 15 min,取上清液5 mL,每毫升加青、链霉素各1 000 IU,接种家兔颈部。3~7 d注射部位会出现奇痒,家兔后肢会将注射部位抓破,而后家兔死亡。

5.2 PCR检测

取典型病料:脑、淋巴结、扁桃体、肺等组织送实验室做PCR检测,能快速诊断出猪伪狂犬病。

5.3 血清学诊断

常用ELISA检测血清gE抗体可以对免疫gE、gI双基因缺失疫苗的猪场做PRV诊断,但是该方法对PRV阳性场和免疫非gE、gI双基因缺失疫苗的猪场没有诊断意义。

6 防控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生物安全和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根本途径。

6.1 生物安全

人员进出生产区淋浴、更衣,人员外出回场淋浴后换上场内衣服再进生活区,外出衣物由专人清洗消毒后再拿进场。饲料车等车辆进场经过消毒池,用戊二醛消毒液对车体、底盘彻底消毒再进场。出猪台设置在距离猪场1 km以外,由场里专用运猪车将猪运送到出猪台出售,外来装猪车彻底清洗消毒以后到出猪台装猪。

除了人员、车辆以外,引种是最大的生物安全风险。选择PRV阴性场引种,选好种猪以后,对照耳号100%采血监测抗体,gE抗体全部阴性才引种。引入本场猪群,隔离驯化8周以上,混群前再次100%采血监测抗体,发现有gE抗体阳性猪马上淘汰。

猪场按两点式生产模式建设,种猪在一个区域,保育、育肥在另一个区域,两个区域间距1 km以上。猪场按周批次生产设计,实行全进全出方式,有利于猪伪狂犬病等疾病防控。

6.2 疫苗接种

目前常见的猪伪狂犬病疫苗种类有:基因缺失弱毒苗,基因缺失灭活苗,最常见的疫苗毒株有Bartha-K61株等。研究表明对PRV变异株的攻击,Bartha-K61株疫苗免疫只能给猪提供部分保护[8]。经过多次免疫PRV疫苗后对猪群的保护有明显增加[9]。

种猪:PRV阳性场一年免疫4次;PRV阴性场一年免疫3次。实践表明,PRV阴性场在转阳期间,对种猪间隔1个月连续两次免疫PRV疫苗,能有效减少妊娠母猪流产并降低死胎、木乃伊胎数量。

生长猪:PRV阳性场哺乳仔猪出生当天,滴鼻免疫1头份PRV疫苗,能有效控制哺乳仔猪感染PRV。猪场发生PRV强毒株感染时,哺乳仔猪滴鼻免疫1头份PRV疫苗,依然会有10%左右哺乳仔猪会出现临床症状并死亡,此时需要将2头份PRV疫苗浓缩在1头份稀释液,给每头哺乳仔猪出生当天滴鼻免疫2头份PRV疫苗,可以使发病率降到0.5%左右。生长猪除了滴鼻免疫PRV疫苗之外40~50日龄和80日龄左右两次肌肉注射免疫PRV疫苗,可以明显减少因PRV感染导致的保育猪和育肥猪呼吸道疾病发生。

6.3 净化

种猪和生长猪分点式饲养方式比种猪和生长猪在一起的一点式饲养方式更有利PRV净化。每季度1次血清学监测,母猪群抽样20%,150日龄育肥猪抽样15头(每栏1~2头),公猪100%抽样;每批后备公猪和后备母猪混群前100%抽样监测PRVgE抗体,淘汰PRVgE抗体阳性猪。种猪每年免疫4次PRV疫苗,后备猪混群前免疫2次PRV疫苗,所有种猪免疫和治疗时做到1猪1针头。如果监测结果表明母猪PRVgE抗体阳性率10%左右,则100%抽样监测母猪PRVgE抗体,一次性淘汰PRVgE抗体阳性母猪,之后每月1次母猪100%抽样监测PRVgE抗体,连续数月,直到连续4次监测母猪PRVgE抗体均为全部阴性时,才算净化成功。

7 小结

猪伪狂犬病是由PRV引起的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之前用疫苗控制效果比较好,2011年以来,我国很多PRV疫苗免疫的规模猪场暴发猪伪狂犬病疫情,经过对流行株基因检测发现其基因较原来流行株变异较大。目前疫苗对PRV变异株保护率有限,在同源性更高的PRV疫苗出来之前,现有疫苗只有经过多次免疫才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假使不久的将来与PRV变异株同源性更高的疫苗得到应用,PRV流行毒株还将继续变异,新的疫苗能给猪群提供多久的保护?因此,做好生物安全,尽早给猪场做PRV净化才是上策。

[1] 甘孟侯,杨汉春.中国猪病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77-182.

[2] 张明辉. 猪伪狂犬病病毒(HNX 株)致病性测定与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5.

[3] 杨文萍,顾真庆,孙海凤,等. 伪狂犬病毒流行毒株的抗原性和血清中和特性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4,46(10):11-13.

[4] 王春花. gI/gE双基因缺失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的构建和免疫效力评价 [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5] 斯特劳(美),等.猪病学[M].9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446-476.

[6] STEVENS J G, COOK M L. Latent Herpes Simplex Virus in Spinal Ganglia of Mice[J]. Science,1971,173:843-845.

[7] KARGER A, SCHMIDT J, METTENLEITER T C. Infectivity of a pseudorabies virus mutant lacking attachment glycoproteins C and D[J].J Virol, 1998, 72: 7341-7348.

[8] 李国新, 童武,郑浩,等.猪伪狂犬病毒变异毒株的特性及其疫苗的研究现状[J].猪业科学,2016,33(1):52-53.

[9] 吴志金, 吴丹,韦政,等,猪伪狂犬病不同疫苗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研究[J].养猪,2016(1):105-107.

猜你喜欢
狂犬病病猪日龄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打败狂犬病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猪链球菌感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Favipiravir(T-705)在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中的有效性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